资料简介
21.
邹
忌讽齐王纳谏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
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
能够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
能够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
(
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
)
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但魏征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
?”
魏征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我朝开国后即立下‘男子二十岁当兵,六十岁可免’的规定,怎么能随便改变呢
?”
唐太宗非常生气,大声指责道:“你太固执己见
!”
魏征毫不退让,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
!
把河水放光捕鱼,确实能捕到许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
;
把森林烧了打猎,确实会打到许多猎物,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如果把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的男子都去当兵,今后国家的税赋徭役去向谁要呢
?”
唐太宗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历史上的谏臣
封建社会,皇帝权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
伍子胥被赐剑自刎,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相关介绍
《
战国策
》
是一部
国别体
史学著作,又称
《
国策
》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
240
年的历史。分为
12
策,
33
卷,共
497
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字词积累
昳 窥
间
进
期
年
谤 讥
朝
服衣冠 皆
朝
于齐
yì
kuī
jiàn
jī
zhāo
cháo
bàng jī
整体感知
邹忌
讽
齐王纳
谏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规劝国君、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
讽:婉言规劝
谏:直言规劝
邹忌
修
八尺有余,而形貌
昳丽
。
朝
服衣冠
,
窥镜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
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
何能及君也?”
长,这里指身高
早晨穿戴好衣帽
照镜子
光艳美丽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
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
译 文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第二天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
”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与(客)坐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译 文
明日
徐公来,
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
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
美我
者,
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次日,第二天
同“熟
”
,仔细
远远不如
认为我美
偏爱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译 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
左右
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
甚矣。”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没有谁
全国范围内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译 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吏民能
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
,
闻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当面指责
在公众场所议论
这里是“使
……
听到”的意思
齐威王说:“好。”于是下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译 文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
时时
而
间进
;
期年
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
于齐
。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
满一年
常常,不时
偶然进谏
到齐国来朝见
在朝廷上取得胜利。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还不时有人偶然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译 文
细读感悟
1.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
不盲目轻信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
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
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
妻子
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
(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
地位卑微,心中害怕,回答比较敷衍。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
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故而轻缓。
(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
臣子劝谏君主是有一定的进谏艺术的
,
你认为邹忌讽谏齐王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1
)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
2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
,
语言要委婉,方法要得当。
邹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齐威王?
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
1
)邹忌有
三问
:
问妻: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问其妾:
“
吾孰与徐公美?
”
问其客:
“
吾与徐公孰美?
”
(
2
)其妻、妾、客先后有
三答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
3
)邹忌解蔽,当晚有
三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4
)邹忌入朝见威王,有
三
比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5
)齐王纳谏,下令有
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
能上书谏寡人者
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下赏
(
6
)纳谏之后,齐国有
三变
初
门庭若市
数 月
间进
期 年
无可进
文言字词
(
1
)邹忌修八尺
有
余
(
2
)明日徐公来,
孰
视之
【
通假字
】
(通“又”)
(通“熟”,仔细)
(
1
)朝
服
衣冠
(
2
)
朝
服衣冠
(
3
)令初
下
,群臣进谏
(
4
)吾妻之
美
我者,
私
我也
(
5
)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
(
6
)
闻
寡人之耳者
【
词类活用
】
(名词作动词,穿戴)
(名词作状语,早晨)
(名词作动词,下达)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
为美;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名词作状语,当面)
(动词使动用法,使
……
听到)
(
1
)今齐
地
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
(
2
)
明
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
3
)邹忌
讽
齐王纳谏
(古义: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今义:讽刺,侧重揭示、批评或嘲笑)
【
古今异义
】
(
4
)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
(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义:表大致范围,方位词)
(
5
)
窥
镜而自视
(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
6
)能
谤讥
于市朝
(古义:议论;今义:诽谤讥讽)
(
1
)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
者也”表判断)
【
重要句式
】
(
2
)倒装句
A.
忌不自信。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自”做“信”的宾语,宾语前置)
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
C.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介词结构后置)
(
3
)省略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主语、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
4
)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进谏的依据
进谏的内容
进谏的结果
妻“私我也”
妾“畏我也”
客“欲有求于我也”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之臣畏王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面刺寡人之过者
—
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
中赏
谤讥于市朝
—
下赏
初下
—
群臣进谏
数月
—
时时间进
期年
—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
四朝
三问
三答
三比
三赏
三期
本文通过记叙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表现出作者对善于劝谏者和开明君主的肯定和赞赏。说明了作为明君善于纳谏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臣子善于进谏的必要性。
课堂小结
作者的目的是强调游说之士的作用,所以有些地方未必合乎史实,但邹忌的讽谏术值得我们学习。那么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给你什么启示?
随堂练习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A
.朝
(
ch
á
o
)
服衣冠 形貌昳
(
yì
)
丽
B
.窥
(
kuī
)
镜而自视 孰
(
shú
)
视之
C
.王之蔽
(
bì
)
甚矣 期
(
qī
)
年之后
D
.暮寝
(
qǐn
)
而思之 谤
(
páng
)
讥于市朝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
B
【
点拨
】
A
项“朝”应读
zhāo
;
C
项“期”应读
jī
;
D
项“谤”应读
bàng
。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明日徐公来 明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期年之后 期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
•
•
•
•
•
•
•
•
长,这里指身高。
次日,第二天。
土地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指责。
满一年。
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
.吾妻之美我者
B
.闻寡人之耳者
C
.朝服衣冠
D
.其一犬坐于前
3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D
【
点拨
】
D
项和例句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A
项“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
美;
B
项“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
听到;
C
项“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
C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D
.上书谏寡人者 事父母几谏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
【
点拨
】
A
项两个“孰”分别为“谁”“仔细”;
B
项两个“美”分别为“美丽”“认为
……
美”;
C
项两个“朝”分别为“早晨”“朝见”;
D
项两个“谏”都是“规劝”的意思。
D
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③以其无礼于晋 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且贰于楚也 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
.①③⑤
/⑥⑦⑧/②/④ B
.①③⑤⑦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⑤
/④/⑥⑧/⑦ D
.①③⑤⑦
/②⑥⑧/④
5
.对下列句中“于”字的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C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判断句,“
……
者
……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
B
.与坐谈。
(
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
C
.忌不自信。
(
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
)
D
.王之蔽甚矣。
(
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
)
6
.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点拨
】
D
项是被动句,“蔽”是“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的意思。
D
(1)
文中邹忌向齐威王分析自己的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名句默写。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
上联:
邹忌比美谈国事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联:
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示例:
威王下令改过失
示例:
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点。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一、课文研读
•
•
•
•
B
【
点拨
】
蔽:蒙蔽,课文中指所受的蒙蔽。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
.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
.
相与步于中庭
C
.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
•
D
11
.翻译下列句子。
(1)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2)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谁美?”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12
.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
(/)
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
限断
3
处
)
。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
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
选自
《
古文观止
》
)
千古臣谄君蔽
/
兴亡关头
/
以闺房小语破之
/
快哉!
13
.选文
【
乙
】
出自西汉
__________
等人编订的史书
《________________》
。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77
页第
13-18
题。
刘向
战国策
1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
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之曰
B
.
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
.
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D
.
但爱鲈鱼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
•
•
•
•
B
【
点拨
】
A
项两个“闻”分别为“使
……
听到”“听到”;
B
项两个“间”分别为“间或、偶然”“一会儿”;
C
项两个“蔽”分别为“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遮蔽”;
D
项两个“但”都是“只是”的意思。
1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
.欲有求于我也 令所睹于涂者
C
.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D
.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
点拨
】
A
项两个“而”分别为“连词,表修饰,可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
B
项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向”“介词,在”;
C
项两个“者”都是“代词,
……
的人”;
D
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
•
•
•
•
•
•
•
C
16
.翻译下列句子。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
自己
)
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
(
自己
)
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
(
自己
)
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17.
从
【
甲
】
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乙
】【
丙
】
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
【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丙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渔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也含有对岸上人的规劝之意
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意见,去除蒙蔽
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
18
.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邹忌采用“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顺理成章地推到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1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胡不见我于王 于舅家见之
(
王安石
《
伤仲永
》
)
B
.今有人于此 所欲有甚于生者
(
《
鱼我所欲也
》
)
C
.舍其文轩 醒能述以文者
(
欧阳修
《
醉翁亭记
》
)
D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复立楚国之社稷
(
司马迁
《
陈涉世家
》
)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78
页第
19-22
题。
•
•
•
•
•
•
•
•
D
20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然胡不已乎
(
这些胡人不会停止进攻
)
B
.
此为何若人
(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
C
.
荆之地方五千里
(
楚国的土地,方圆有五千里
)
D
.
宋无长木
(
宋国没有多余的木材
)
A
21
.选文中,通过“文轩之与敝舆”“①
_______________” “
锦绣之与短褐”对比,墨子得出楚国攻宋是“②
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
粱肉之与糠糟
为与此同类
22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与这一段选文都围绕“劝说”展开,下表对此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项目
人物
劝说
性质
劝说目的
劝说方式
劝说效果
墨子
外交
劝说楚王放弃攻宋
以窃疾设喻
②
邹忌
内政
劝谏齐王广开言路
①
齐王欣然纳谏
以家事设喻
楚王必取宋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A
.朝服衣冠
(cháo)
形貌昳丽
(yì)
B
.窥镜而自视
(kuī)
孰视之
(shú)
C
.王之蔽甚矣
(bì)
期年之后
(qī)
D
.暮寝而思之
(qǐn)
谤讥于市朝
(páng)
1
.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
B
zhāo
jī
bàng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明日徐公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期年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长,这里指身高。
次日,第二天。
土地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指责。
满一年。
•
•
•
•
3
.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 一项是
(
)
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
.
吾妻之美我者
B
.
闻寡人之耳者
C
.
朝服衣冠
D
.
其一犬坐于前
•
•
•
•
•
•
D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
完美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
听到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名词名词用作状语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
C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D
.上书谏寡人者 事父母几谏
D
•
•
•
•
•
•
•
•
“谁”
“仔细”
“美丽”
“早晨”
“认为
……
美”
“朝见”
“规劝
5
.对句中“于”字的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③以其无礼于晋 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且贰于楚也 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
A
.①③⑤
/⑥⑦⑧/②/④ B
.①③⑤⑦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⑤
/④/⑥⑧/⑦ D
.①③⑤⑦
/②⑥⑧/④
对
对
对于
比
对,介词
在
到
在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
B
.与坐谈。
(
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
C
.忌不自信。
(
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
)
D
.王之蔽甚矣。
(
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
)
6
.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
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
7
.名句填空。
(1)
文中邹忌对齐威王分析自己的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
求于王
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回答即可。
8.《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
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联: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王下令改过失
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
一、
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86
页第
9-11
题。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何故至今不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
.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
.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D
.然而王之买马也 辍耕之垄上
•
•
•
•
•
•
•
A
观看
•
相互
好的、强健的
擅长、善于
结构助词‘的’
去,往
10
.
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
限两处
)
然
而
王
不
待
工
而
与
建
信
君。
11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这些都是能趁大王您酒酣耳热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
/
/
向
12
.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赵王在治理国家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
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字词意思的解析,合理分析即可。
二、国学阅读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86
页第
13-16
题
。
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善回人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故中辍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外皆严装已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尝得佳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于、擅长。
•
•
•
•
停止。
完成、结束。
曾经。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
。
有时
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
(
一点
)
不改变,皇上也就收敛威势了。
15
.请用“
/”
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
断三处
)
上 尝 得 佳 鹞 自 臂 之 望 见 征 来 匿 怀 中。
改变
/
/
/
息怒
16
.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
(
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
。
本题考查对选文大意的了解,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依据题干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