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数学 / 教学同步 / 浙教版(2012) / 八年级下册 / 第3章 数据分析初步 /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导学课件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3.1  平均数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学知识 筑方法 3.1  平均数 勤反思 知识点一 算术平均数 学知识 3.1  平均数 C 1. 某地今年 2 月份五天的最低气温分别是 ( 单位 :℃)1,2,0,-1,-2, 则这五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是 (    )        A. 1 ℃ B.2 ℃ C.0 ℃ D.-1 ℃ 如果在 n 个数中 , x 1 出现 f 1 次 , x 2 出现 f 2 次 , … , x k 出现 f k 次 ( 这里 f 1 +f 2 + … +f k = n ), 那么这 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              , 这个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 , 其中 f 1 , f 2 , f 3 , … , f k 叫权 .  知识点二 加权平均数 88.6 3.1  平均数 2. 某学生数学科目课堂表现为 90 分、平时作业为 92 分、期末考试为 85 分 , 若这三项成绩分别按 30%,30%,40% 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 则该学生数学科目的总评成绩是 ________ 分 .  类型一 对平均数的理解 筑方法 3.1  平均数 例 1 [ 教材补充例题 ] 在一次捐款活动中 , 某单位共有 13 人参加捐款 , 其中小王的捐款数比 13 人捐款的平均数多 2 元 ,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小王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 B. 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最多 C. 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 , 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十二名 D. 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 , 小王的捐款数一定比第七名多 D 3.1  平均数 【 归纳总结 】 对平均数的理解 (1)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够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 但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 (2) 计算平均数时 , 若没有特别说明 , 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或比原数据多一位 . (3) 在实际问题中 , 平均数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一致 . 例 2 [ 教材例 2 变式 ]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一名广告策划人员 , 对 A,B,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 , 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 类型二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3.1  平均数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 分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 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人选 , 那么谁将被录用 ? (2) 根据实际需要 , 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 4∶3∶1 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 , 此时谁将被录用 ? 3.1  平均数 3.1  平均数 3.1  平均数 【 归纳总结 】 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1) 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 (2) 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 , 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 ; (3)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 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 ; (4)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大致有两类 : 普通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和含有百分比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 其中含有百分比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的各项百分比之和应等于 1. 例 3 [ 教材补充例题 ] 为了了解用电量的大小 , 某家庭在 6 月初连续几天观察电表的度数 , 显示结果如下表 : 类型三 体验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3.1  平均数 日期 1 日 2 日 3 日 4 日 5 日 6 日 7 日 8 日 度数 ( 度 ) 114 117 121 126 132 135 140 142 请你估计这个家庭 6 月份的总用电量 . 3.1  平均数 3.1  平均数 【 归纳总结 】 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步骤 (1) 计算样本的平均数 ;(2) 利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 勤反思 小 结 3.1  平均数 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 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 数据 x 1 ,x 2 ,···,x n 的平均数 =___________ 加权平均数 : 数据 x 1 ,x 2 ,···,x k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f 1 ,f 2 ,···,f k, 则平均数 = 反思 3.1  平均数 × × 谢 谢 观 看!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3.2  中位数和众数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学知识 筑方法 3.2  中位数和众数 勤反思 知识点一 中位数的定义 学知识 3.2  中位数和众数 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 ( 或从大到小 ) 的顺序排列 , 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 (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 ) 或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 )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1.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 , 某小组 7 名同学的成绩 ( 单位 : 分 ) 分别是 65,80,70,90,95,100,70, 则这个小组成绩的中位数是 (    ) A. 90 分 B.85 分 C.80 分 D.70 分 C 3.2  中位数和众数 [ 解析 ] 把这 7 个成绩 ( 单位 : 分 )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65,70,70,80,90, 95,100, 处在中间的数据“ 80 分”是中位数 . 一组数据中出现 ____________ 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  知识点二 众数的定义 次数最多 3.2  中位数和众数 2. 某校八年级 (2) 班 6 名女生的体重分别是 ( 单位 : 千克 )36,38,40,42, 42,45, 则这 6 名女生体重的众数为 _________ 千克 .  42 [ 解析 ] 根据众数的定义 ,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 本题中只有 42 千克出现两次 , 出现次数最多 , 因此众数为 42 千克 . 3. 某班 12 名同学练习定点投篮 , 每人各投 10 次 , 进球数统计如下 : 则这 12 名同学进球数的众数是 (    ) A. 3.75 个  B.3 个  C.3.5 个  D.7 个 B 3.2  中位数和众数 进球数 ( 个 ) 1 2 3 4 5 7 人数 1 1 4 2 3 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 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 __________, 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 如平均数容易受 ________ 的影响 ; 众数、中位数不能充分利用 ________ 数据信息 .  知识点三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集中程度 3.2  中位数和众数 极端值 全部 4. 在端午节到来之前 , 学校食堂推荐了 A,B,C 三家粽子专卖店 , 对全校师生爱吃哪家店的粽子做调查 , 以决定最终向哪家店采购 , 下面的统计量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 A. 众数 B. 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以上都可以 A 类型一 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意义 筑方法 3.2  中位数和众数 例 1 [ 教材补充例题 ] 去年端午节 , 某乡镇成立了一支龙舟队 , 共 30 名队员 , 他们的身高情况如下表 : 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 (1) 龙舟队队员身高的众数是 _______, 中位数是 _______;  身高 (cm) 165 166 169 170 172 174 人数 3 2 6 7 8 4 (2) 这 30 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 身高大于平均身高的队员占全队的百分之几 ? 3.2  中位数和众数 3.2  中位数和众数 【 归纳总结 】 求中位数和众数的“两点注意” (1) 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时一定要先将所给数据排序 , 再确定中位数 , 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 , 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 (2) 求众数的时候要注意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 而不是出现的次数 . 例 2 [ 教材例题变式 ] 某公司的 33 名职工的月工资 ( 单位 : 元 ) 如下 : (1) 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 结果精确到 1 元 ); 类型二 在实际问题中选用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3.2  中位数和众数 职务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人数 1 1 2 1 5 3 20 月工资 5500 5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3.2  中位数和众数 (2) 假设副董事长的月工资从 5000 元提升到 20000 元 , 董事长的月工资从 5500 元提升到 30000 元 , 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 ( 结果精确到 1 元 )? (3) 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 ? 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 3.2  中位数和众数 [ 解析 ] (1) 用加权平均数来求平均数比较简单 ; 求中位数时无须重新排列数据 , 因为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已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所以只需看最中间的数据是哪个数即可求出中位数 ; 众数最容易从表中看出 , 因为 1500 元出现 20 次 , 是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据 , 所以众数为 1500 元 . (2) 只要将原数据中的 5500 改为 30000, 将 5000 改为 20000, 仍用加权平均数可求得新平均数 . 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 , 正、副董事长的工资分别提升到 30000 元、 20000 元对原来的中位数、众数没有影响 . (3) 对比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 , 可得出结论 . 3.2  中位数和众数 3.2  中位数和众数 【 归纳总结 】 统计量的选择 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 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 (1)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 , 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 (2)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重复程度的考查 , 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 , 当一组数据中有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 , 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 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多数水平 ; 3.2  中位数和众数 (3) 中位数则仅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 , 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 , 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 , 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 勤反思 小 结 3.2  中位数和众数 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中位数 : 将一组数据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排列 , 位于 __________ 的一个数据 (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 )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 . 中位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 中位数反映这组数据的 _________ 水平 众数:一组数据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那个数据 . 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也可能没有 , 众数反映这组数据的 ___________ 水平 从小到大 ( 或从大到小 ) 最中间 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中等 出现次数最多 大多数 反思 3.2  中位数和众数 3.2  中位数和众数 3.2  中位数和众数 谢 谢 观 看!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3.3  方差和标准差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学知识 筑方法 3.3  方差和标准差 勤反思 知识点 方差与标准差的定义 学知识 3.3  方差和标准差 大 不稳定 3.3  方差和标准差 1. 下列各统计量中 ,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是 (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方差 D. 中位数 C 2. 某同学对甲、乙两个市场二月份每天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 , 计算后发现这个月两个市场的白菜价格的平均值相同 , 方差分别为 =8.5,=2.5, 则二月份白菜价格较稳定的是 _________ 市场 .  乙 3.3  方差和标准差 3. 数据 100,99,99,100,102,100 的方差 S 2 =_________ . 1 3.3  方差和标准差 类型一 用方差和标准差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筑方法 3.3  方差和标准差 例 1 [ 教材例题变式 ] 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 ( 单位 : 厘米 ) 如下 : 甲队 :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 :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 将下表填写完整 : 身高 ( 厘米 ) 176 177 178 179 180 甲队人数 3 4 0 乙队人数 2 1 1 (2) 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___________ 厘米 , 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_________ 厘米 ;  (3) 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 ? 简要说明理由 . [ 解析 ] 通过比较方差来说明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 . 3.3  方差和标准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 归纳总结 】 方差的意义 一般来说 ,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 , 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 数据的波动较小 , 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 反之 , 方差越大 , 数据就越不稳定 . 例 2 [ 教材补充例题 ] 一次科技知识竞赛 , 甲、乙两组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 已知甲、乙两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都是 80 分 , 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 , 进一步判断在这次竞赛中哪一组学生的成绩好些 , 并说明理由 . 类型二 利用学过的统计量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3  方差和标准差 成绩 ( 分 )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组 2 5 10 13 14 6 乙组 4 4 16 2 12 12 [ 解析 ] 这是一道有关统计知识的开放性问题 , 题目中没有指明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分析比较 , 似乎难以下手 , 其实题中的“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这句话已暗示我们应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 . 3.3  方差和标准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 归纳总结 】 选用合适的统计量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1) 全方位考虑学过的统计量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 或标准差 ); (2) 结合各统计量的功能组织合理的语言进行分析 . 备选类型 会用方差的简化计算方法求一组数据较大的数组的方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勤反思 小 结 3.3  方差和标准差 稳定性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方差 标准差 一般地,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 方差的计算公式是S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 __________( 即这组数据波动的大小)的统计量 .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 , 方差越 _________ ,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 __________ 一组数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大 稳定 反思 3.3  方差和标准差 3.3  方差和标准差 谢 谢 观 看!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本章总结提升   第 3 章 数据分析初步 知识结构关系 本章总结提升 重点模块总结 章内专题阅读 本章总结提升   知识结构关系 众数 用样本估计总体 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 中位数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平均数(包括加权平均数) 方差、标准差 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本章总结提升   模块 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加权平均数中的“权”表示什么含义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什么特点 ? 重点模块总结 本章总结提升 C 本章总结提升 例 2 如图 3-T-2 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情况 ( 单位 : 千米 / 时 ). (1) 找出该组车速的众数和中位数 ; (2) 计算这些车的平均速度 ( 结果精确到 0.1 千米 / 时 ); (3) 若某车以 50.5 千米 / 时的速度经过该路 口 , 能否说该车的速度要比一半以上车的速 度快 ? 并说明理由 . 图 3 - T - 2 本章总结提升 本章总结提升 本章总结提升 [ 点评 ]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 也考查了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认识 . 此题的最大特点是依据统计图进行计算 , 做出估计 . 统计图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 当我们面对一个统计图时 , 要能迅速地掌握这个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并据此做出判断 . 本章总结提升 【 归纳总结 】 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数据 , 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 中位数计算简单 ,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 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本章总结提升 模块 2  方差和标准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方差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 如何用方差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 从方差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 本章总结提升 例 3 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 5 次 , 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 3-T-3 所示 . 图 3 - T - 3 本章总结提升 (1) 请你根据图 3-T-3 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 (2) 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 , 谁的成绩好些 ? 平均数 ( 环 ) 众数 ( 环 ) 方差 ( 环 2 ) 甲 6 乙 6 2 . 8 本章总结提升 [ 点评 ]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波动大小的统计量 , 它们反映的是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 , 方差或者标准差越大 , 数据的波动就越大 , 稳定性就越差 . 本章总结提升 【 归纳总结 】 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统计量 . 方差越大 , 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 , 即波动越大 ; 方差越小 , 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 , 即波动越小 . 本章总结提升 模块 3  合理选择统计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你会应用统计知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吗 ?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 如何合理选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 本章总结提升 例 4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一人参加电脑知识竞赛 , 在相同条件下对他们的电脑知识进行了 10 次测验 , 成绩 ( 单位 : 分 ) 如下表 : 甲的成绩 76 84 90 84 81 87 88 81 85 84 乙的成绩 82 86 87 90 79 81 93 90 74 78 本章总结提升 (1) 请完成下表 : (2) 利用以上信息 , 请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甲、乙两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 . 项目学生     平均 数 ( 分 ) 中位 数 ( 分 ) 众数 ( 分 ) 方差 ( 分 2 ) 85 分 以上 ( 不 含 85 分 ) 的次数所 占 的比例 甲 84 84 14 . 4 30% 乙 84 84 34 本章总结提升 本章总结提升 [ 点评 ]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代表其一般水平 , 众数代表其多数水平 , 中位数代表其中等水平 , 方差、标准差表示其波动大小 , 即稳定性 . 在实际问题中 , 选择用哪个量去说明这组数据的特征 , 要视情况而定 . 本章总结提升 【 归纳总结 】 分析统计数据的一般步骤 (1) 读懂题意或相关图表信息 ;(2) 通过观察或计算得出统计量的值 ;(3) 根据相关统计量的定义分析数据 . 本章总结提升 众数与中位数的应用   众数与中位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 在一组数据中 ,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 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 通常采用观察法 ; 当重复出现的数据较多 , 不便观察时 , 可采用列表法 , 一一比较后确定 . 章内专题阅读 本章总结提升 众数应用于一组数中较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的问题 , 众数也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 如一个班级里人数最多的年龄 , 一个跳远运动员训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成绩 , 一个帽子专卖店冬季里销售最多的帽子的名称及型号等 . 众数是统计工作中人们较为关心的统计量之一 . 例如 , 某生产背心的针织厂负责销量的经理 , 需要经常到市场了解哪种尺码的背心销售量最多 , 如果发现 M 型号背心的销售量远远多于其他尺码的背心 , 则制定下次生产计划时 , 应该多生产 M 型号的背心 . 用众数 本章总结提升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数 , 其优点是计算量小 , 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 缺点是可靠性小 , 局限性大 , 只有在一组数据中有数据重复出现时 , 才适合用众数表示 . 还有一种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状态的数 , 如一次物理竞赛中 ,7 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的排列顺序如下 ( 单位 : 分 ): 54   57   60   65   68   70   85 这时 , 可用最中间的得分 65 分来估计这 7 名同学的得分趋势 . 本章总结提升 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 , 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 ( 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上面从小到大排列的这组数据中有 7 个数 , 最中间的是 65, 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事实上 , 将这 7 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 , 求出的中位数仍是 65. 又如 ,10 名同学为灾区捐款钱数如下 ( 单位 : 元 ): 20   28   33   22   31   24   25   30   29   26 求捐款钱数的中位数 . 本章总结提升 先把 10 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得 20   22   24   25   26   28   29   30   31   33 最中间的两个数据是 26 与 28, 这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27,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27.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 , 只涉及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 . 其优缺点与众数有类似之处 , 即优点是计算量小 , 能排除个别较大或较小数据的影响 ; 缺点是可靠性差 , 局限性大 . 谢 谢 观 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