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学习目标:
学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
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改革集体过程。20世纪80年代,东欧
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分析赫鲁晓夫改革
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
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
的,是有曲折的。
本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苏联
解体。
学习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阅读教材内容,说说“经互会”成立的原
因是什么。“经互会”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
什么影响?
原因:冷战局面形成后,苏联为了使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同一些国家成立了“经
互会”。
影响:东欧国家通过“经互会”克服了战后经济
困难,但也被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中苏建交,新中国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
毛泽东访问苏联 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赫鲁晓夫推广玉米的种植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主要措施: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
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
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等。
如何评价
赫鲁晓夫的
改革?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
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但没有从根本
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
存在严重偏差。
如何评价勃列
日涅夫实行的
“新政策”?
“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
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
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
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
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
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重工业发展迅速,
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落后。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从1988年6月到1989年
底,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方
面。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
出“人道的”“民主的社
会主义”概念,把社会主
义“多元化”“民主化”
和“公开性”作为三大倡
议。导致思想混乱,无政
府状态蔓延,局势逐步失
控。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经济状况
戈尔巴乔夫改革效果不佳,这是为什么?
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对长期形成的畸形
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期,
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生活水平进一步下
降。
波兰剧变
南斯拉夫解体
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东欧发生剧变的重要原因,是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
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使经济发展缺乏活力,造成经济发展迟
缓,落后于周边的资本的国家,引起人民的不满,失去人民的
信任,严重脱离群众。
东欧剧变也有外部因素。首先是苏联方面,二战后苏联对东
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使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对东欧各国的执政党产生了很大冲击。其次
是西方的影响,“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社
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战略,东欧是一个突破口。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人民生活状况
苏联高级官员发动的政变——“八一九事件”
政变后,政权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加盟共和国分
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
解体的过程
1990年3月,立陶宛首先宣布独立,随后,波罗的海
沿岸另外两个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相继
独立。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
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
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苏联完全
解体的标
志是什么?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最
高领导人职位,至此,存在了约70年之久的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原因: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建立到90年代解体,虽然
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错误。
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
致了苏联解体。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社
会
主
义
的
发
展
与
挫
折
1.赫鲁晓夫改革苏联发展
与改革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
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
2.勃涅日涅夫改革
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
本课学习回顾
1.成立“经互会”
2.中苏建交
本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学习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霸主
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两德形成的过
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约的建立和与华约
的对峙。理解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
现和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学习重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学习难点:
两德形成过程中的对抗。
温故知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世界并没有太平,
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开始,并主宰了此
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什么是冷战政策?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
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一、冷战的发生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地位
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进行冷战?
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2.美国认为他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
界都应该实行和他一样的制度。
3.美国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威胁着美国的
称霸意图。
二战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后的
对峙图
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直接采取
军事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
界第一位,它企图称霸世界,但它又不得不正视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再加上二战刚刚结束,和平成为时
代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
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
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杜
鲁
门
演
说
“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
主义 。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
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
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扩
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
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在历史上的影响: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
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
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
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马歇尔计划:共有16个国家接受
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
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
“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
慨的举动。
一、冷战的发生
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
上的表现,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
要步骤,它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
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二、德国的分裂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
“柏林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质是什么?
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
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
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
通道,至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
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柏林危机的实质
是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
“东德”和“西德”形成后欧洲冷战对
峙局面基本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1949年,“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三、北约和华约对峙
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了“华沙条约组织”
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
么反应?
二战后两
大军事政
治集团对
峙形势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了和平联合
起来,那么世界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某个疯子想挑起战
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的战略意图是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有利影响:1、有利于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维持战后世
界的总体和平局面、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2、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相对稳定的国
际环境。
不利影响:1、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上、相互妥协的
结果,事实上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打上大国强权的烙印;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种下不稳定的祸根;
3、美苏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
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
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美国的冷
战政策
1.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标志着冷战开始。
2.“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1949年,建立北约组织
本课学习回顾
冷
战 德国的分
裂
1.柏林危机
2.东德和西德的形成
北约和
华约对
峙 2.1955年,建立华约组织
本课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
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
的主要原因。了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分析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学习重点:
战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西欧、日本经济迅
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二战后的欧洲城市
一、欧洲的联合
指出下图中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其高速
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B-C段①美国给与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
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
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欧盟旗帜和货币
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对
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欧洲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
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
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
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影响: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
图中的数据表明了什么?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
美国经济有没有持续繁荣下去呢?进入20世纪
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陷入危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冲击了美国
经济,使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
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
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
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日本国民
生产总值
的增长示
意图
图中信息说明了什么?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
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
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演讲的材料中说了些什么?
主观方面:日本注意引进外国技术,重视
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
客观方面:美国的扶植。
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我们
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共同原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都大力引
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
的经济发展政策。
启示: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等。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他谋求政治大国
的欲望日益膨胀,联系国际时事,看看哪些能反映出日本想
圆政治大国之梦的企图?这带来哪些影响?
2012年8月15日,穿着
就日本军服的右翼分子
在靖国神社门外游行
日本自卫队海外驻军
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
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缓和社会矛盾。
怎样 评价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
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
和社会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稳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战
后
资
本
主
义
的
新
变
化
欧洲的
联合
欧共体的成立
欧盟的成立
日本的崛起:战后经济的发展;谋
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美国的发
展和日本
的崛起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
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
美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
障制度
本课学习回顾
本课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学习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及意义;非洲民族独立的进
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理解
殖民体系形成及崩溃原因。
学习重点:
万隆会议;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学习难点:
“万隆精神”的含义;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一、万隆会议
阅读教材,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面临
什么共同问题?
巩固国家独立,发展经济;反对冷战,
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万隆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的是哪些地区的国家?
参加万隆会议的是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
的政府代表团。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
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
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什么是“万隆精神”?
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
相处,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
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
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
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
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19世纪
的非洲
二、“非洲年”
纳塞尔 埃及独立浪潮
埃及独立有什么深远意义?
埃及独立,不仅在本国推翻的殖民统治有了
自己的主权,而且大大鼓舞了非洲国家争取独立
的信心和斗志,由此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促
使殖民体系瓦解。
非洲独
立浪潮
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
非洲民族独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不仅摆脱了帝国主
义的殖民统治,夺回了国家主权,而且改变
了非洲的面貌,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
瓦解。非洲的独立国家也在国际上形成了一
只反帝、反殖民主义的重要力量。
卡斯特罗 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
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建立革命政权。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的胜利有什么影响?
古巴革命的胜利,给美国的殖民主义以沉重
打击,在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巴拿马人民也开展
了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和美国签订条约
亚
非
拉
国
家
的
新
发
展
万
隆
会
议 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
意义: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非
洲
年
非洲:1952年埃及独立
1960年,“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
1959年,古巴独立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本课学习回顾
拉美反
殖民斗
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