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
2021年1月10日
一 二
三 四
目 录
现
代
文
阅
读
古
代
诗
文
阅
读语
言
文
字
应
用
作
文
第
一
章
现
代
文
阅
读
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声音节奏是音调配合、对
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节奏,是情绪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B.呼吸、循环的扰动引起的筋肉的伸缩是生理节奏,注意力的张弛是心理
节奏,不同情绪会引起生理和心理常态节奏的改变。 C.声音节奏引发情绪有其内在的生
理反应机制,是听者接受声音节奏后,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激动某种“动作趋势”的结
果。 D.所有节奏都包含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两个因素,但非声
音节奏更侧重前者,声音节奏更侧重后者。
【解析】
A项,材料一:第1节“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
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一种自然节奏,起于筋肉的伸缩以及注意力的张弛,这是常态的
节奏”,所以声音节奏不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节奏。
C项,材料一:第2节“生理方面(尤其是筋肉系统)的这种动作的准备与倾向在心理学上叫做'动作趋势'”,
“某种节奏激动某种‘动作趋势’,即引起它所常伴着的情绪,但是节奏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情境,所
以不能产生具体的情绪”,所以“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激动某种‘动作趋势’”错,联想与激动“动作
趋势”是两回事。
D项,材料二第2节“与其他节奏一样,在诗歌节奏的这两个因素中,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基本条件,某种对
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是本质特征。就后者而言,不同语言的诗歌节奏,主要就是由不同语言的对立性语音
特征的反复造成”,题干中“侧重”前者或后者错,原文所说声音和非声音节奏的不同不在前者而在后者。
【答案】B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只作为动态的音调的节奏能
够引起人的某种情绪,单独的静态的音调同样能引起人的某种情绪。 B.诗歌除声音之外有
文字意义,需要借助于理智思考,这使得它带给人的感动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 C.有人主
张诗乐一体,其实很难实现,因为诗、乐在节奏产生情绪上有共性,也有不易消除的区别。
D.诗歌语言的高低、顿歇等也可造成节奏,说明汉语诗歌节奏可能并非“音长”或“音重”
节奏。
【解析】
材料一:第1节“作者(音乐家或诗人)的情绪直接地流露于声音节奏,听者依适应与模仿的原则接受
这声音节奏,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于是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唤起那种节奏所常伴的情绪,这两
种过程--表现与接受--都不必假道于理智思考,所以声音感人如通电流,如响应声,是最直接的,最有力
的。”
第3节:“诗于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常由文字意义托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因此,诗所表现的情绪
是有对象的,具体的、有意义内容的”“这种具体情绪的传染浸润,得力于纯粹的声音节奏者少,于文字
意义较多诗与音乐同用节奏,而所用的节奏不同,诗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音乐的节奏是纯形式的,不
带意义的;诗与音乐虽同产生情绪,而所生的情绪性质不同,一是具体的,一是抽象的”。声音是最直接
和有力,说诗歌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与原文无依据。
【答案】B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诗歌节奏的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包含
轻重、长短、高低等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 B.是音调的动态,能够最直接、最有
力地传达情绪 C.能够引起人的欣喜、凄恻、愤怒、嫌恶等等情绪 D.与音乐节奏
不同,受意义支配而非纯形式的节奏
【解析】
材料一:第2节“某种节奏激动某种“动作趋势”,即引起它所常伴着的情绪,
但是节奏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情境,所以不能产生具体的情绪,如日常生活中的
愤怒、畏惧、嫉妒、嫌恶等等,只能引起各种模糊隐约的抽象轮廓,如兴奋、颓唐、
欣喜、凄恻、平息、虔敬、希冀、眷恋等等 ”,不能引起愤怒、嫌恶等具体的情
绪。
【答案】C
4.两则材料论证的重心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解析】
材料一主要观点有:“诸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乃生节奏,节奏是音
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纯粹的声音节奏所唤起的情绪大半无对象,所以没有
很明显固定的内容,它是形式化的情绪”;“诗所表现的情绪是有对象的,具体的、有意义
内容的”;“这种具体情绪的传染浸润,得力于纯粹的声音节奏者少,于文字意义较多诗与
音乐同用节奏,而所用的节奏不同,诗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音乐的节奏是纯形式的,不
带意义的”“诗与音乐虽同产生情绪,而所生的情绪性质不同,一是具体的,一是抽象的”。
材料二主要观点有:“诗歌节奏一般指诗歌语言的节奏”;“与其他节奏一样,在诗歌
节奏的这两个因素中,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基本条件,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是本质特
征”;“诗歌节奏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论证节奏对情绪的影响,目的在于探求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分别;
②材料二侧重论证诗歌节奏的本质特征,目的是为探索汉语诗歌节奏提供理论基础。
(每点2分,共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解析】
本题考察行文脉络,首先要明确论点,分析论点与材料之间
的关系:抓中心论点、分论定、论据、论证;注意寻找标志性词
语:关联词、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举例词等等;寻找关键
句。(见第4题材料一观点句)
【参考答案】
①首先指出节奏对情绪的影响,并分析其心理机制;
②接着分析节奏影响情绪的生理机制,并强调节奏引起的情绪的特
点;
③最后分析诗歌的文字意义对表现情绪的作用,指出诗歌节奏与音
乐节奏的区别。
(每点2分,共6分)
第
一
章
现
代
文
阅
读
Ⅱ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苏童的散文
• 苏童散文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读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其
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
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
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已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
或幽默谐趣。在淡淡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
陶。
• 由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普遍处于一种漂流状态,作为记录真实感受和
思想的散文也显得轻盈而零乱,又由于这个时代注重个性,人们在散文创作
中纷纷选择自己的服饰、道具和配音设备,而选择放逐自己的人,环顾四周,
已经找不到苏武牧羊的草场和鲁滨孙独居的小岛。
•
——苏童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苏童的美酒观
美酒不问出处
世上所有的美酒都是一首诗可以吟唱
喝酒的最美的状态是——薄醉
苏童的文学观
文学就是用文字酿酒
好的故事就像上等的粮食或葡萄
好的叙事技巧就像精湛的酿造工艺
好的作品不在酒杯中却会在纸上散发醇厚隽永的香气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往事的酒杯》
• 整体阅读,抓住关于酒有哪些往事。
• 第一层(1-3段):儿时看舅舅喝酒,舅舅们享受酒中味。
• 第二层(4段):我第一次喝酒,跟随大同学喝酒,喝下去太平无事,但就
是没有实际意义。
• 第三层(5-6段):第一次醉酒,体会“薄醉”的感觉。
• 第四层(7-9段):工作应酬中的劝酒,使人烂醉如泥、痛楚,如同刑罚。
• 第五层(10-12段):看到陆文夫独自喝酒,感受到安静与享受。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小时候虽然懂得酒香味胜过烟味的常识,却只被大舅家的肉香吸引,说明那时“我”并未真正
懂得喝酒的真谛。
B.“我”第一次喝酒和第一次醉酒都是大学期间和同学一起,虽然记忆深刻,但都只是少年轻狂的举动,
没有实际意义。
C.“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没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这句话表现出“酒文化”的恶俗,表达了作者对
它强烈的反感和批判。
D.作者说“无朋不成席,这是个常识”,是对“无酒不成席”这句俗语的某种程度的否定,厘清了酒席
上人与酒的主次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分析理解的能力。B项,第一次喝酒是盲目跟随,
不是少年轻狂;第一次醉酒找到了薄醉的滋味,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不是没有实际意
义。
【答案】B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行文节奏舒缓,从“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的往事入笔,自然带出自己喝酒的几次经历,最后点
出文章的主题。
B.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如把舅舅的声音比作“天籁”,实并非表现声音动听,而是准确刻画了儿童渴望
吃肉的心理。
C.写“我”在苏北采风一段,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将接待方的“热情”渲染
得淋漓尽致。
D.题目“往事的酒杯”是惯常表达“酒杯里的往事”的倒错运用,构思巧妙,意味深长,且收到了陌生
化”的艺术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艺术手法效果的鉴赏能力。“我”在苏北采风一段,没
有反语。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
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句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
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答案】C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8.结尾处“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4分)
【解析】
1.分析句子,抓关键词
在理解某句话蕴含作者的情感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不妨分析句子结构,抓住句子中的关键
词,这样有助于理解句意。
2.关注特色,由表及里
这类句子往往意在言外,内涵丰富,如能看出其中所用的手法,那么句子的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抓住主旨,抽丝剥茧
先要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态度,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更好地理解句意,避免盲人
摸象。
4.联系“两境”,深层把握
只有结合上下文弄清了语言环境,再对语句进行分析,才会弄清楚句子所要表达的真正含意。同时,
还要关注写作背景,只有如此,才能理解那些含蓄句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如今”体现了时间的过渡,可以思考现在和以前的比较有何改变,
“这”是句子的主语,结合语境在前文中找到其指代的内容,应该是指作者“欣慰的发现”酒杯是灵
魂的容器,可以只关乎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快”虽未到来但充满期待。“成常识”大众的接受度越
来越高。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8.结尾处“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欣慰:酒关乎灵魂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体现了社会的
进步;
②遗憾与期待:还有不少人并未懂得饮酒的真谛,常识尚需要花时间
去领悟和发现。(每点 2 分,共 4 分)
补充说明:“酒关乎灵魂”的说法比较晦涩,用通俗的话表述亦可。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9.请根据作者关于喝酒的见闻和经历,简要分析人们喝酒时的不同心态。(6分)
【解析】
审题是精准作答的重要部分,要读懂题干要求,抓住解题重点。本题中的“作者关于喝酒的见闻和经
历”作为关键内容需要解读。
找出作者关于喝酒的见闻先关内容:1-3段儿时看舅舅们喝酒,舅舅们享受酒中之乐;10-12段看陆文
夫独自喝酒,感受到安静与享受。
找出作者关于喝酒经历的相关内容:第4段第一次喝酒,跟随朋友,没有实际意义;5-6段第一次醉酒,
体会“薄醉”的感觉;7-9段工作应酬中的劝酒,使人烂醉如泥、痛楚,如同刑罚;10-12段看到陆文夫
独自喝酒,感受到安静与享受。
找出其中蕴含的人物心态。
【参考答案】
①第一次喝酒,是跟随大同学喝啤酒,反映了从众、虚荣的心态;
②第一次醉酒,是在酒馆寻找薄醉的体验,反映了附庸风雅的心态;
③工作应酬中被劝酒和烂醉如泥,反映了陷于酒文化中的痛楚与无奈;
④儿时两位舅舅喝酒和陆文夫独酌,反映了内心的安静与享受。(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3 分,答
出三点5分,答出四点6分。)
补充说明:5-6段第一次醉酒中作者的相关描述“美好的感觉”,“薄醉是舒服的醉”,“令人欣喜的
是”,“所谓薄醉的滋味,竟无法与之重逢”,可看出作者对“薄醉”是肯定的态度。建议把②改为:
第一次醉酒,是在酒馆寻找薄醉的体验,体会“大地的弹性”,体会薄醉的欣喜。
第
二
章
文
言
文
阅
读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
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
足以师表当世。二公盖相得欢甚,皆
自以为莫及。遂约更相为传,而后死
者则志其墓。故君实为《景仁传》。
轼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今
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
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
其可以辞!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考讳
度,赠开府仪同三司。有子三人,长
曰鎡,终陇城令。次曰锴,终卫尉寺
丞。公其季也。
重点字词
1.师表:做表率;表率。
2.相得: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3.更相:交互,互相。
4.志:写墓志。
5.游:交往。
6.没:同“殁”,死去。
7.其:加强反问语气。
8.季: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
季是最小的。
译文:熙宁、元丰年间,士大夫谈论天下贤能的人,一定会谈到司马光、范景仁。他们的道德和
风度,完全可以作当代人的表率。他们二位相处非常愉快,都自认为不能够比得上对方。于是约
定互相作传记,后死的一个就为对方的坟墓写墓志。所以司马光写了《景仁传》。我有幸能够和
他们二位交往,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比较详尽。如今范景仁的坟墓,他的子孙都认为司马光去世
以后,除了您谁能够写墓志呢?况且您是我们父亲的好朋友,怎么可以推辞呢?
公姓范,名叫镇,字景仁。他父亲名叫范度,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有三个儿子,长子叫
范鎡,在陇城令任上去世。次子名叫范锴,在卫尉寺丞任上去世。范公是他的小儿子。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
道遇,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公时年
十八,奎与语奇之,曰:“大范恐不寿,
其季廊庙人也。”还朝与公俱。或问奎
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
名于世。”时故相宋庠与弟祁名重一时,
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由是名动场
屋。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故事,殿廷
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
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公不肯自言至
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
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重点字词
1.守:做郡的知州。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不拘地位高低平
等相处的朋友。
3.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引申指
科举考试。
4.抗声:高声;大声。
5.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6.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译文: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奎做蜀地知州,在路上遇到范鎡,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
人,范鎡就把范镇推荐给他。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说:“范老大恐怕不能长
寿,他们家小儿子是朝廷中人。”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有人问薛奎去到蜀地有什么
收获,他说:“得到一个卓越的人,会凭借文章学问在当世扬名。”当时以前的宰相宋庠和他的弟弟宋祁一
时间名气极大,见到范公很是赞赏他,宋祁和他结为平民朋友。因此他的名气震动科举考场,参加进士考试,
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按照惯例,在朝廷宣唱进士及第次序时超过三个人,那么礼部排名第一的人一定要越过
等级高声为自己陈述,于是会提升到第一等级。范公不愿意为自己说话,到第七十九个人才出列拜谢,然后
退回到班列中,没有说一句话,朝廷上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他初为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任期满后,被提
拔为起居舍人。
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
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十
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又请
罢焚瘗锦绣珠玉以纾国用,从之。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
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
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
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
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
狱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
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重点字词
1.越:估计、衡量 2.定制:确定的做法和制度。
3.瘗(yì): 掩埋,埋葬。
4.纾: 解除;使宽裕、宽舒;延缓。文中是“使宽裕”。
5.务:致力,从事。讦:用言论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
的隐私。
6。细故:细小的事情 7.器:人才;才能。8.嬖:宠爱。
9.阴阳不和: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10.滋炽:滋生,势盛。 11.狱犴(àn):牢狱,诉讼。
12.任:担当或承受。13.韪:是,对,认为对。
译文:范公上奏章谈论百姓财力困顿疲惫,请求估算一下开国以来官吏军人的数量,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
为固定的规模。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
外情况。他又请求停止焚烧锦缎丝绸、埋葬珠宝玉器的墓葬行为来缓解国家用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攻击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独范
公只看别人的主要方面,忽略细微的地方。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谈论他学问不高,不具备做宰相的
才能。后来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天地阴阳不调和,
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盛行,官司诉讼到处都是,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罪责。但是家庭内部的私事,
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陈州。陈饥,
公至三日,发库廪三万贯石,以贷不
及奏,监司绳之急,公上书自劾,诏
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陈人至
今思之。年六十三,以本官致仕。
元丰初,公已属疾,乐奏三日而
薨。讣闻,辍视朝一日,赠右金紫光
禄大夫,谥曰忠文。
(节选自苏轼《范景仁墓志铭》,有
删改)
重点字词
1.发:打开。
2.绳:约束;制裁。
3.熟: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大熟:大丰收。
4.致仕:辞去官职。
5.属疾:生病。
译文:范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京担任陈州知州。陈州闹饥荒,范公到来三天,就打开府库
和粮仓拿出三万贯钱三万石粮食,因为贷借给灾民来不及上奏,主管官员急切地要治他的罪,范
公上奏章弹劾自己,皇上下诏原谅了他。这一年粮食大丰收,贷借出去的钱粮全部还清,陈州百
姓到现在都怀念他。年龄六十三岁时,他在这个官位上退休。
元丰初年,范公已经疾病缠身,音乐吹奏了三天后死去。讣告传到朝廷,皇上停止处理朝政
一天,追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叫忠文。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
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 B.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
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 C.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
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 D.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
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解析】
“出拜”是“出列跪拜”的意思,停顿在“拜”后,排除A、B项。“异之”是对范景仁的
行为感到奇怪,一句话意思已经讲完,在代词“之”后停顿;“释褐”是初次为官,与“新安
主簿”职位成一句,排除D项。
【答案】C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廊庙,廊,指殿下屋;庙,即太庙。古代国事必先在廊庙进行谋划,故后以廊
庙指代朝廷。
•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礼仪规制及学校贡
举之法。
• C.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第,科第,科举考中叫及第,未考中
为落第。
• D.翰林,官名,唐朝开始设置,掌管朝廷和地方有关任免、讨伐等机密文件的起
草发布。
【答案】D
【解析】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
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
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镇才华出众,处事淡然。他考中进士,被礼部列为第一名;在唱第之时按
惯例自陈便可进入上等,而他却不肯这样做。
• B.范镇心怀百姓,直言敢谏。百姓困顿疲惫,他上疏君王按照开国以来人数的
一半核定官吏军队的规模,以减轻百姓负担。
• C.范镇秉持正义,客观公正。他认为陈执中学问不高能力不够,应对当时的混
乱局面担责,但反对借家事对其加以弹劾。
• D.范镇德行高标,名动当世。他是熙宁、元丰年间的士大夫公认的贤者;他去
世后,君王停止处理朝政一天,并厚加追赠。
【解析】
“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酌取其中”是“斟酌
取它们的中间数”,是官吏和军队的最大和最少之间的中间数,不是原来数目的一半的意思。
【答案】B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4分)
【解析】宋代“太守”是知州的别称,《醉翁亭记》中有“太守谓谁?庐陵欧
阳修也”,欧阳修时任滁州知州;“守”做动词,是任知州之意。“道”,在
路上,用作状语。“求士可客者”为定语后置句。“对”为回答之意,直译为
“范鎡用范镇来回应”似乎也可算对。
【参考答案】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鎡,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人,
范鎡就把范镇推荐给他。(每句 1 分,共 4 分)
(2)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4分)
【解析】“十七”是“十分之七”,“非常”,意外的变故。
【答案】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
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情况。(每句 2 分,共 4 分)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14.苏轼为范镇作墓志铭的原因有哪些?(3分)
【解析】
本题为信息筛选概括题,答题区域是文本第一段,有三个信息点:“熙
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
当世。”“轼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
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其可以辞!”用这些语
句提炼语意即可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
①范镇道德风流,为当世师表;
②苏轼与范镇有交往,详知其生平;
③受范镇后人请求(请托)。
(每点 1 分,共 3 分)
第
二
章
古
代
诗
歌
阅
读
题材特征 古人在送别之际,往往设酒饯行,折柳送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②常见意象:
“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
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
内容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
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而有序。
常用手法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
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③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以乐景写
哀情或反衬)。④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
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教材链接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怀人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九年(793),和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当年又中博
学宏词科,官监察御史。永贞年间,参与王叔文革新运
动,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后受裴度推荐,晚
年任太子宾客。故后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诗才卓越,白居易誉其为“诗豪”。内容多反
映时事和民生疾苦,诗文继承前人优秀文学遗产,又吸
取民间文学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刘禹锡在其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
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
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在巴山楚水那
些凄凉的贬所,度过了23年被贬的光阴。本诗是一首写给即将前往蕲州赴任的好友李
播的七言律诗。
知人论世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刘禹锡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
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
李郎中:李播。时赴蕲州(在今湖北)刺史。
蕲州:今湖北蕲春。
赊:长,远。“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薤:xiè,多年生草本植物。
簟:diàn,竹席。
松花:茶名。
交亲:亲戚朋友。
引领:伸长脖子。表示殷切期盼。
玄鬓:黑色鬓发。
楚地和蕲州的路并不远,向东望去黄昏
时的云山特别美丽。
室外,植物长得葱翠茂盛,它的光影印在凉席
上面。室内,我和李郎中品尝着刚泡出来的松
花茶。
在楼中酒兴大发,是因为明月当头;在江上诗
兴大发,是因为晚霞满天。
北方的亲戚朋友一直在殷切地期盼(我们),
早日回到京城长安。
读通诗歌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刘禹锡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
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同时表达了对东去赴任的李郎中的劝慰。
B.植物生长葱翠茂盛,松花新茶泛着清香,美景乐事折射恬然之意。
C.虽然是送别,但诗人对朋友没有依依不舍,而是满怀深情地祝福。
D.全诗格律谨严,语言清新自然,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内敛,意味深长。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选项句意,学会比对分析。设误方式为思想情感分析错误。应对措施
找情感词句,关注言行描写,体会人物内心。解题依据是尾联“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无论是诗人还是友人李郎中都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都渴望回到京华。C.“祝福”不对,是对李郎中
赴任蕲州的劝慰。
解读题目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刘禹锡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
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16.诗歌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劝勉李郎中早日返回京城;
②借劝勉朋友,表达自己返回京城的愿望;
③流露出被贬楚地的惆怅。
(每点2分,共6分)
【解析】看尾句参透主旨。本诗尾联既有李郎中,也有诗人。“长”“日”见出诗
人被贬时间之久,家人盼归之殷切。
解读题目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 两句写人置身阿房宫便会迷失
方向,以侧面描写的方式突出了建筑的错综复杂。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
漫主义手法着力描写了蜀道之上险峻而瑰丽的山川,如“ , ”写出了水
流湍急、瀑布飞泻的气势。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
句,以酒遣怀,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
【参考答案】
(1)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第
三
章
语
言
文
字
应
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明晃晃的太阳像 ① 。鹞鹰在平稳地滑翔。“那就弹你的琴弦,”
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记住,得真
正是弹断的才成。”“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
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
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
上。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怎么是一千二,师
父?”“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
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
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山谷中鹞鹰在盘旋。现在让我们回
到开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
匆匆忙忙,像是 ②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
们齐声朗诵:“……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
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D.我嘛……缝
缝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辨析能力。
A 引文的省略;
B 列举的省略;
C 语意未尽;
D 说话断断续续。
【答案】C
19.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请在文中横线处分别补写出恰当的喻
体,每处不超过18字。(4分)
①; ②。
【解析】
①的本体是“明晃晃的太阳”,所以喻体只要是与太阳有相似特点的我们熟
悉的事物即可。
②的本体表面看是两个人(“两顶发了黑的草帽”代指),但要注意这两个
人是在阔大的背景群山下的显得渺小的人,补写时要找到具有这种特点并且
有相似关系的喻体。
【答案示例】
①一面闪光的小镜子;
②两片落叶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每点2分,共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可以改成:“荒草丛中随时会有一对山鸡或者一只野兔、狐
狸以及其它小野兽出现。”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
好?(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分析动词“飞起”“跳出”又生动又传神地表现了山鸡野兽的情态;
再看句式“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句式大体整齐。
【答案】
①较之“出现”,“飞起”“跳出”这些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山鸡野兽等的情态,
富有画面感;
②从句式上看,原文的句式大体整齐,富有节奏感。
(每点2分,共4分)
21.下列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春秋战国以降,在主人迎接客人时,都习惯在路的左边等待,史上称为“左
迎”。②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人习惯靠左行驶,③被迎接者沿着路的另一方向的
左侧缓缓而来,④双方相遇时,刚好分别站在路的两边,⑤中间留出的一块地
方,既方便行礼,又不妨碍其他人通过⑥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靠右行驶
的呢?清末。⑦清朝末年,政府成立巡警部,用洋人做顾问,颁布的交通规章
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⑧可不是就能一下子变得
过习惯来的。⑨变不过来,路上就乱,于是出现交通事故⑩什么叫文化冲突?
就是双方遵循的规则不一样,导致撞车。
【答案】
①“在主人迎接客人时”修改为“主人在迎接客人时”;
②“究其原因是因为”修改为“究其原因是”;
⑤“中间留出的一块地方”修改为“中间留出一块地方”;
⑧“可不是就能一下子变得过习惯来的”修改为“习惯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变得
过来的”。(每点1分,共4分)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
超过55个字。(5分)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历史
上曾先后建立过捍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等以军事防御
功能为主的重镇。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考古科研人员就对此处遗址进行了持续
发掘研究。2020年考古人员集中对白帝城遗址中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成片发掘,其
中子阳城皇殿台、中间台两个高台遗址发掘清理了一批汉代、六朝、晚唐五代和南
宋建筑遗存,确认了子阳城遗址。东汉始建、六朝沿用、晚唐五代筑台、南宋拓展
的历史演变过程,建立了子阳城遗址的年代序列,为探讨历代白帝城的空间变迁提
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解析】
语段压缩的重点在基础信息,其中,时间、事件的主体及其内容等不可省去,而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持续发掘研究。”属于下
文补充性信息,无须纳入信息归纳范围,最后保证语句表达简洁、流畅、符合字数
要求即可。
【参考答案】
2020年,(1分)考古人员对白帝城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成片发掘,(2分)确认了
子阳城的历史演变过程(1分),建立了遗址的年代序列(1分)。
第
四
章
作
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还见过许多年迈的、辛劳一生的哈萨克妇人,她们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
硕大耀眼的宝石戒指,这些夸张的饰物令她们黯淡的生命充满尊严,闪耀着她们
朴素一生里全部的荣耀与傲慢。——这里毕竟是荒野啊,单调、空旷、沉寂、艰
辛,再微小的装饰物出现在这里,都忍不住用心浓烈、大放光彩。——李娟《冬
牧场》
不同的人总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生命的尊严。对此,你有怎样体验与思考?写
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
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少于800字。
【试题回放】
材料本身的关键信息:
①哈萨克妇人——年迈、辛劳一生;生活的境遇——“单调”、
“空旷”“沉寂”“艰辛”。
②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生命充满尊严”“荣耀”“傲
慢”,这与哈萨克妇人的生活境遇完全相反。这两相对比来看,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无论怎样的而境遇,不可忘却尊严”。
【审题思考】
核心词语“尊严”有多层含义:
①尊贵,庄严。
②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现代汉语词典》1549页)
③尊严折射的是心灵最美丽的光芒,它并不借助其他的事
物而灼灼,其本身就是个发光体。
④人字的大写,人格的独立,人权的维护,人性的高扬。
【审题思考】
结合材料本身的关键信息与词语的多层含义,我们来思考材料
可以写作的角度:
大部分同学都会想到困境、逆境中人对自我的尊重,这是
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生命充满尊严”。那么进一
步思考,“不同的人”会是哪些人呢?这样写作的切入口会不
会更多了一些?那再进一步,“不同的人总以自己的方式”,
又会有哪些方式呢?这样是不是也是一个写作的切入口呢?
【立意角度】
从有无尊严的角度:无生命尊严的……;有生命尊严……
生存的境遇从来都不是根本的决定的原因。
从不同的人角度:是性别还是境遇还是成败……只有自己
敬爱自己,自己珍惜自己,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才能明
白生命的要义,才站稳生命的根基。
从自己方式的角度:跪着的站着的,躺着的,抑或是地铁
上那蹲在一角的装修工人,尊严的维护,只有行动,甚至
于用生命来维护的尊严,才是最珍贵的尊严。
【立意角度】
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
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卢梭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席勒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
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名言警句】
【反弹琵琶】
从材料本身看,对于哈萨克妇人的行为作者极为赞赏,那有没有同学
根据“尊严”的字典义,对哈萨克妇人批判呢?对于这种批判的思考,
我们会有怎样理解与新意呢?
对于维护尊严的不当方式,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批判与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