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化学实验突破
专题 05 物质的制备
(考试时间:5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Br 8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10*6 分)
1.(2021·吉林吉林市·高三二模)表中 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
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选项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SO2 70%的浓 H2SO4 Na2SO3 固体 98%的浓 H2SO4
C NO 稀 HNO3 铜屑 H2O
D NO2 浓 HNO3 铜屑 NaOH 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 因 NH3 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 A 错误;B. Na2SO3 与 70%
的浓硫酸反应生成 SO2,SO2 中混有的 H2O 用 98%的浓 H2SO4 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 B 正确;C. NO 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 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 C 错误;D. NO2 被 NaOH 溶液吸收,收集不
到 NO2,故 D 错误;故选 B。
2.(2020·山西晋中市·高三一模)某实验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氮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 I 中发生的反应为 NaNO2+NH4Cl
加热
NaCl+N2↑+2H2O
B.加热片刻后需要将酒精灯移开,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装置 II 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
D.在装置 III 末端收集纯净干燥的 N2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D
【解析】该实验为 NaNO2 与 NH4Cl 反应制备 N2 的过程,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结合反应物及已知的
产物,可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可使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压强相等,
从而使 NaNO2 溶液顺利滴下。装置 II 中的冰盐起冷凝作用,装置 III 的干燥管用来干燥 N2,A.根据题中已
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装置 I 中发生的反应为 NaNO2+NH4Cl
加热
NaCl+N2
↑+2H2O;A 项正确;B.因移开酒精灯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自身放热,是放热反应,B 项正确;C.据
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物有水蒸气,且反应物为溶液状态,可知反应在产生 N2 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为便于
干燥,先用装置Ⅱ将绝大多数水蒸气冷凝后再用装置Ⅲ进行干燥,故装置 II 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C 项正
确;D.N2 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太小,不适合用排空气法收集。D 项错误;答案选 D。
3.(2020·天津静海区·高三二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
有两套,分别用图 1 和图 2 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发生装置中的药品 干燥和集气装置
A 电石和饱和食盐水 图 2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图 1
C 铜和稀硝酸 图 2
D 氧化钙和浓氨水 图 1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由实验装置可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图 1 收集装置的特点是:气体能用碱石
灰干燥,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 2 收集装置的特点是:气体能用氯化钙干燥,气体可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A.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 C2H2,其密度比空气下,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A 错误;B.大
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和碱石灰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但二氧化碳的密
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B 错误;C.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 NO,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
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C 错误;D.氧化钙和浓氨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碱石灰
不反应,所以可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D 正确;故
选:D。
4.(2021·江西高三二模)供氢剂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为提高装置 a 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可用粗锌(含铜)代替纯锌反应
B.酸 R 为浓盐酸,装置 b 中盛装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前,需先检纯氢气
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后再关闭活塞 K
【答案】B
【解析】A.粗锌中含铜会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加快反应速率,A 项正确;B.浓盐酸有挥发性,流程中
未涉及除去 HCl 的装置,所以不能用浓盐酸制取氢气,可用稀硫酸,b 中盛浓硫酸干燥,B 项错误;C.氢
气不纯受热易发生爆炸,且需要用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参与反应,所以点燃酒精灯前,需先
检纯氢气,一是安全,二是纯净的氢气也说明空气被排尽,C 项正确;D.实验结束需先熄灭酒精灯,继续
通入氢气,直至冷却,防止产品高温下氧化变质,D 项正确。答案选 B。
5.(2021·河南信阳市·高三零模)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2 3Al O 、 2 3Fe O ),还含有少量 2FeS )为原料,
生产氧化铝并获得 3 4Fe O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 CaO 可以减少 2SO 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 4CaSO
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2CO 、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 2 3Al O
C.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 2 2 3n FeS : n Fe O 1:5
D.“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 3 4Fe O 分离出来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空气反应可得到硫酸钙,可做建筑材料,A 项正确;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2CO 、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 2 3Al O ,B 项正确;C.FeS2+16 2 3Fe O =11 Fe3O4+2SO2,则反应消耗的
2 2 3n FeS : n Fe O 1:16 ,C 项错误;D. 3 4Fe O 具有铁磁性,故可以用磁铁分离,D 项正确;故选 C。
6.(2020·山东日照市·高三一模)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沸点 213℃)天然存在于桃、菠萝、
红茶中,稍有水果气味,常用于配制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在环己烷中通过反应 制备。已知:环己烷沸点为 80.8℃,可
与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其混合物沸点为 6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最好采用水浴加热,且冷却水应从 b 口流出
B.分水器可及时放出水层,避免水层升高流入烧瓶
C.环己烷的作用是在较低温度下带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右进行
D.实验时应依次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碎瓷片、浓硫酸、苯甲酸、无水乙醇、环己烷
【答案】D
【解析】A.由题干信息,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 65-70℃进行加热回流,最好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冷凝管
的冷凝水应该下进上出,即从 a 口流入,b 口流出,A 选项正确;B.合成反应中,分水器中会出现分层现
象,上层时油状物,下层时水,当油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油层会沿着支管口流回烧瓶,以达到反应物冷
凝回流,提高产率的目的,当下层液面高度超过距分水器支管约 2cm 时,及时放出水层,避免水层升高流
入烧瓶,B 选项正确;C.根据已知信息“环己烷沸点为 80.8℃,可与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其混合物沸点
为 62.1℃”所以环己烷的作用是在较低温度下带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右进行,C 选项正确;D.实
验时应依次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碎瓷片、苯甲酸、无水乙醇、环己烷,搅拌后再加入浓硫酸,D 选项错误;答
案选 D。
7.(2020·山东德州市·高三一模)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乙酸、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
乙酸 正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0
密度/g·cm-3 1.1 0.80 0.8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 C 中忘记加沸石,可打开瓶塞直接加入即可
B.装置 B 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乙酸丁酯,提高产率
C.装置 A 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且冷凝水由 a 口进,b 口出
D.乙酸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答案】D
【解析】A. 液体加热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
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 A 错误;B. 装置 B 是水分离器,作用是不断分离出水,
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故 B 错误;C. 装置 A 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由 b 口
进, a 口出,故 C 错误;D. 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吸收正丁醇,除去乙酸,则乙酸
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故 D 正确;故选 D。
8.(2021·浙江宁波市·高三一模)三乙醇胺 N(CH2CH2OH)3]水溶 液可代替 NaOH 吸收石油裂解气中的酸性
尾气。该物质可以看做用乙醇基(-CH2CH2OH)代替了氨分子里的氢而形成。三乙醇胺常压下沸点为 360°C.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三乙醇胺分子间作用力较氨气强
B.三乙醇胺水溶液呈碱性原因为:N(CH2CH2OH)3+H2O [HN(CH2CH2OH)3]++OH-
C.用 N(CH2CH2OH)3 吸收二氧化碳,受热时分解放出气体,可回收循环利用
D.已知工业上可用环氧乙烷和氨水制备 N(CH2CH2OH)3,投料时应提高氨水比例
【答案】D
【解析】A.三乙醇胺与氨气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题干信息已知三乙醇
胺的沸点比氨的沸点高得多,故常温常压下,三乙醇胺分子间作用力较氨气强,A 正确;B.类比于氨气溶
于水呈碱性,NH3+H2O +
4NH +OH-,故三乙醇胺水溶液呈碱性原因为:N(CH2CH2OH)3+H2O [HN(CH2CH2OH)3]
++OH-,B 正确;C.类比于氨水吸收 CO2 生产不稳定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释放 CO2,因三乙醇胺的沸点 360
°C,用 N(CH2CH2OH)3 吸收二氧化碳,故控制温度受热时分解放出气体,可回收循环利用,C 正确;D.已知
工业上可用环氧乙烷和氨水制备 N(CH2CH2OH)3,但投料时若提高氨水比例,会增大副产物-乙醇胺的产率,
所以工业上常常增大环氧乙烷的投料比,使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D 错误;故答案为:D。
9.(2020·河北邯郸市·高三一模)溴乙烷是无色油状液体沸点为 38.4℃,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
剂.以 NaBr 固体、C2H5OH、浓 H2SO4、水为原料,对反应后的混合液微热可在烧杯中得到粗产品(溴乙烷),
反应装置如图(已略去夹持和加热装置),反应原理:①NaBr+H2SO4(浓)=NaHSO4+HBr;②
CH3CH2OH+HBr 硫酸 CH3CH2Br+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瓶中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浓硫酸、水、溴化钠、乙醇
B.可用 装置代替倒置漏斗装置
C.冷凝水从 b 口进 a 口出
D.粗产品经水洗涤、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溴乙烷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应加入水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出去,若烧瓶
中先加浓硫酸后加水,易产生液体飞溅,发生危险,A 错误;B.反应涉及的 HBr 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倒
置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也可用 装置代替,B 正确;C.为达到较好的冷凝效果,冷凝水应 a 口进 b
口出,C 错误;D.溴乙烷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分液即可分离,而蒸发结晶得不到溴乙烷,D 错误。
答案选 B。
10.(2020·广西北海市·高三一模)实验室制备碱式次氯酸镁(简称 BMH,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的一种
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MH 能与部分无机含氧酸发生反应
B.电极 y 端最好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C.BMH 具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
D.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无电子转移
【答案】B
【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再与氯化镁发生反应
2Mg2++ClO-+3OH-+H2O=Mg2ClO(OH)3∙H2O,生成了 BMH。A. BMH 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镁盐和次氯酸,故 A 正确;B.
为使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成分反应制得次氯酸钠,最好用 x 极做阳极,所以电极 x 端最
好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故 B 错误;C. BMH 是次氯酸盐,应与漂白粉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具有杀菌、消
毒和漂白作用,故 C 正确;D. 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2Mg2++ClO-+3OH-+H2O=Mg2ClO(OH)3∙H2O,无化合价的变
化,所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故 D 正确;答案选 B。
二、主观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11.(2020·浙江高三三模)对溴甲苯是合成农药溴螨酯的重要原料。工业用液溴、甲苯与 1-丙醇共热合成
对溴甲苯和 1-溴丙烷,其原子利用率很高。反应原理及装置如下:
已知实验室模拟的合成流程和相关物质沸点、用量或产量如下:
物质 甲苯 液溴 1-丙醇 1-溴丙烷 对溴甲苯 邻溴甲苯
沸点/℃ 110.8 58.8 97.2 71 184.3 181.7
用量或产量/g 46 80 24 40.3 - -
换算成物质的量/ mol 0.5 0.5 0.4 - - -
(1)该实验装置有缺陷,应在冷凝管上连接__________装置;
(2)步骤Ⅰ,判断甲苯的溴代反应判断完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加入水的两个作用分别是:易于控制温
度;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步骤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B 步骤Ⅱ中,微沸 2 小时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 1-丙醇和氢溴酸的利用率
C 操作Ⅰ的名称为分液,下一步洗涤操作不能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D 操作Ⅱ的名称为蒸馏,应收集 71℃左右的馏分
E 操作Ⅲ得到的对溴甲苯中含有的最主要的杂质是邻溴甲苯
(4)分离出的水溶液中含 HBr 、 2 4H SO 和 3Fe 离子,将水溶液稀释定容至1000mL,取 20.00mL ,加
入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
①测定出氢离子总浓度明显低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
②测定过程中使用到移液管,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蒸馏水洗涤→待转移溶液润洗→(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净,放回管架。
a.移液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边吹气边放液
b.放液完毕,停留数秒,取出移液管
c.移液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松开食指放液
d.洗耳球吸溶液至移液管标线以上,食指堵住管口
e.放液至凹液面最低处与移液管标线相切,按紧管口
f.放液完毕,抖动数下,取出移液管
g.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
(5)本实验中 1-溴丙烷的产率为__________(精确到 0.1%)。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3 分)(1)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 分)
(2)冷凝管中回流的液体颜色基本不变(答“烧瓶中溴的颜色基本褪去”也可) 吸收反应产生的 HBr
(3)BDE
(4)①溴(溴化氢)挥发没有参加反应(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 ②d e g c b
(5)81.9%
【解析】甲苯与 1-丙醇共热合成对溴甲苯和 1-溴丙烷,加热搅拌操作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完成 1-丙醇的
取代反应,浓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为提高原料利用(转化)率,加热微沸 2 小时,使之充分反应,然
后用分液漏斗分离,粗对溴甲苯中还含有的最主要杂质为邻溴甲苯,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用加热冷凝
(蒸馏或分馏)的方法分离。
(1)液溴易挥发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因此该实验装置有缺陷,应在冷凝管上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装置;
(2)由于溴蒸汽是红棕色的,则步骤Ⅰ判断甲苯的溴代反应完成的现象是:冷凝管中回流的液体颜色基本不
变(答“烧瓶中溴的颜色基本褪去”也可)。由于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则加入水的两个作用分别是:
易于控制温度;吸收反应产生的 HBr;
(3)A.加热搅拌操作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完成 1-丙醇的取代反应,因此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不是
脱水剂,A 错误;B.步骤Ⅱ中,微沸 2 小时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 1-丙醇和氢溴酸的利用率,B 正确;
C.将水溶液与互不相溶的有机物分离,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操作Ⅰ的名称为分液,但下一步洗涤
操作仍然在分液漏斗中进行,C 错误;D. 粗对溴甲苯中还含有的最主要杂质为邻溴甲苯,可利用物质的沸
点差异,用加热冷凝(蒸馏或分馏)的方法分离,即操作Ⅱ的名称为蒸馏,由于 1-溴丙烷的沸点是 71℃,
则应收集 71℃左右的馏分,D 正确;E.根据反应原理可知操作Ⅲ得到的对溴甲苯中含有的最主要的杂质是
邻溴甲苯,E 正确;答案选 BDE;
(4)①由于溴(溴化氢)挥发没有参加反应(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因此测定出氢离子总浓度明显低于
理论值。
②测定过程中使用到移液管,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蒸馏水洗涤→待转移溶液润洗→洗耳球吸
溶液至移液管标线以上,食指堵住管口→放液至凹液面最低处与移液管标线相切,按紧管口→将移液管垂
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移液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松开食指放液→放液完毕,停留数秒,取出移液管
→洗净,放回管架,即答案为 degcb。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苯的物质的量是 0.5mol,液溴的物质的量是 0.5mol,1-丙醇的物质的量是 0.4mol,
因此理论上生成 1-溴丙烷的物质的量是 0.4mol,质量是,0.4mol×123g/mol=49.2g,因此本实验中 1-
溴丙烷的产率为 40.3
49.2
g
g
×100%=81.9%。
12.(2020·四川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三一模)保险粉 Na2S2O4 大量用于印染业,并用来漂白纸张、纸浆和陶
土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甲酸法制取保险粉的装置如图所示(加持装置略去)。
已知:保险粉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2Na2S2O4+O2+2H2O=NaHSO3 或 Na2S2O4
+O2+H2O =NaHSO3+NaHSO4。实验时先把甲酸(HCOOH)与溶于甲醇和水混合溶剂的 NaOH 混合,再通入 SO2 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 C 中甲醇不参加反应,甲醇的作用是 ______;生成 Na2S2O4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序号)。
A.可用硝酸和 BaCl2 溶液检验制得的 Na2S2O4 中是否混有 NaHSO4
B.实验中甲酸和 NaOH 最合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C.用 N2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有利于提高 的 Na2S2O4 纯度
D.得到 Na2S2O4 固体后可用甲醇洗涤
(4)测定产品中 Na2S2O4 质量分数,其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 0.5000g 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使其
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甲醛,充分反应,再滴加几滴指示剂,用 0.2000mol·L-1 的标准 I2 溶液滴定,至终点
时,消耗 25.00mL 标准 I2 溶液。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Na2S2O4+2HCHO+H2O =NaHSO3·HCHO+NaHSO2·HCHO;
NaHSO2·HCHO+2I2+2H2O= NaHSO4+HCHO+4HI。该实验加入指示剂是______ ,产品 Na2S2O4 (M=174g·mol-1)的
质量分数为 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5)探究 Na2S2O4 的性质。隔绝空气加热 Na2S2O4 固体完全分解是到固体产物 Na2SO3,Na2S2O3 和 SO2,但该兴趣小
组没有做到完全隔绝空气,得到的固体产物中还含有 Na2SO4。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分解产物中含有 Na2SO4。实
验方案是______。(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 溶液、KMnO4 溶液)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3 分)
(1)恒压滴液漏斗(或恒压分液漏斗)(2 分) 防倒吸 (2 分)
(2)降低 Na2S2O4 的溶解度,有利于其结晶析出 HCOO- +2SO2+3OH- Δ S2O4
2-+CO3
2-+2H2O 或 HCOO-
+2SO2+OH- Δ S2O4
2-+CO2+H2O (2 分)
(3) CD
(4)淀粉溶液(2 分) 87.0
(5)取少量分解产物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 BaCl2 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产
物中含有 Na2SO4,反之则无
【解析】装置 A 反应产生 SO2,进入 C 装置与甲酸、NaOH 等反应生成 Na2S2O4,装置 D 吸收多余的 SO2,防止
污染空气。
(1)容器 a 为带有恒压装置的分液漏斗,故名称为恒压分液漏斗或恒压滴液漏斗;由于 SO2 进入 C 装置反应
可能会产生倒吸,故装置 B 的作用为防倒吸;(2)因为 Na2S2O4 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故甲醇的作用为降低
Na2S2O4 溶解度,有利于其结晶析出;根据题意,HCOOH 与 SO2 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Na2S2O4,HCOOH 滴入后
首先与 NaOH 反应转化为 HCOO-,故初步确定反应为:HCOO- + SO2 + OH- → 2-
2 4S O ,S 元素由+4 被 HCOO-还
原为+3,推测 HCOO- 中 C 元素由+1 被氧化为稳定+4 价 CO2,由于为碱性条件,故此时应该生成 2-
3CO ,结合
元素守恒确定生成物中有 H2O,故配平后方程式为:HCOO- +2SO2+3OH- Δ S2O 2
4
+CO 2
3
+2H2O(或 HCOO-
+2SO2+OH- Δ S2O 2
4
+CO2+H2O);
(3)A.Na2S2O4 具有强还原性,强氧化性 HNO3 能将其氧化为 2-
4SO ,故 A 不合理;B.若甲酸与 NaOH 物质的量
之比为 1:1,则此时恰好反应,若 NaOH 过量,则可以将 CO2 反应生成 2-
3CO ,有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 Na2S2O4
产率,故 B 不合理;C.Na2S2O4 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故排尽空气可防止 Na2S2O4 被氧化,提高
其纯度,C 合理;D.Na2S2O4 不溶于甲醇,故可用甲醇洗涤,D 合理;故答案选 CD。
(4) 涉及 I2 的滴定,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故此处填淀粉溶
液;根据已知方程式确定关系式:Na2S2O4 ~ NaHSO2·HCHO ~ 2I2,得
c(Na2S2O4)= ;W(Na2S2O4)= ,即 Na2S2O4 质量
分数为 87.0%;(5)检验 2-
4SO ,需加入稀盐酸排除 2-
3SO 等离子干扰,再加入 BaCl2 溶液观察现象,不能选用
稀硝酸,因为硝酸会将 Na2SO3、Na2S2O3、SO2 等物质氧化成 2-
4SO 产生干扰,故选用试剂为:稀盐酸和 BaCl2
溶液,具体操作为:取少量分解产物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 BaCl2 溶液,若出
现沉淀则说明产物中含有 Na2SO4,反之则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