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超级全能生”2021 高考全国卷地区 1 月联考丙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Na 23 Mg 24 Ni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合成氨采用的条件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 雷雨天有利于氮气和氧气反应直接生成 NO2 C. 白砂糖主要成分为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 除去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利用了沉淀的转化和溶解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工业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只 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高温会使平衡逆向移动但能提高反应速率,故这两点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 解释,A 错误; B. 雷雨天放电有利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NO,NO 与氧气继续反应才能生成 NO2,B 错误; C. 白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 错误; D. 除去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先加入碳酸钠使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再加入酸使碳酸钙溶解,该过程利 用了沉淀的转化和溶解原理,D 正确; 答案选 D。 2. 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 mol Fe 在 22.4 L Cl2 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3NA B. 6.5gNaN3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0.1NA C. 常温下,0.1 mol 环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9NA D. 1 L 0.1 mol·L-1 Na2S 溶液中 S2-数目与 HS-数目之和小于 0.1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1 mol Fe 在 22.4 L Cl2(物质的量为 1mol)中完全燃烧时,根据 2Fe+3Cl2 点燃 2FeCl3 反应分析, 铁过量,氯气完全反应,1 mol Fe 在 1molCl2 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2NA,故 A 错误; B.6.5gNaN3 的物质的量为 6.5g 65g/mol =0.1mol,NaN3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 - 3N ,所以 0.1molNaN3 中含有的 阴离子数目为 0.1NA,故 B 正确; C.环丙烷的键线式为 ,1mol 环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9mol,所以 0.1 mol 环丙烷中含有的共价 键数为 0.9NA,故 C 正确; D.Na2S 中硫离子发生水解,硫元素在溶液中存在方式有:S2-、HS-、H2S,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S2-)+ n(HS-)+n(H2S)= 0.1mol,所以 1 L 0.1 mol·L-1 Na2S 溶液中 S2-数目与 HS-数目之和小于 0.1NA,故 D 正确; 故选 A。 3. 某新型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0H10O3 B. 可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C. 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D. 1 mol 该有机物可以和 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正确,A 正确。 B.化合物中有羟基,可以发生取代;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可以发生氧化;有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 B 正确。 C.羟基所连碳原子虽然是四面体构型,但是该侧链上碳原子共平面,剩下的碳原子共平面,所以只要该碳 原子旋转到适宜的角度,所有碳原子就都可以共平面,故 C 错误。 D.结构式显示分子中有 4 个不饱和碳碳双键,可与 4 个氢气分子反应。但是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 分子加成,故 1 mol 该有机物可以与 4 mol 氢气分子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C。 4. 已知 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X、Y 可以形成化合物 XY2,且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的电子 层结构相同。元素 Z、W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Z 与 Y 相邻且 Z、W 能形成一种 WZ2 型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x>ry>rz B. XY2 是中性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C. XY2 中仅含离子键,WZ2 中仅含共价键 D. Y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 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于 K 最多容纳 2 个电子,L 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可知 a=2, b=8,则 X 为 Ca 元素;由化学 XY2 可知 Y 的化合价为-1 价,而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离子核外电子数均为 18,则 Y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7,则 Y 为 Cl;元素 Z、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符合条件的元素有 He、C、S,由于 Z 与 Y 相邻且 Z、W 能 形成一种 WZ2 型分子,则 Z 为 S 元素,W 为 C 元素,二者形成的分子为 CS2。 【详解】A.X 为 Ca 元素,Y 为 Cl,Z 为 S 元素,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 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x>rz>ry,故 A 错误; B. CaCl2 是中性干燥剂,但不可用于干燥氨气,CaCl2 能与氨气反应生成 CaCl2∙6NH3 ,故 B 错误; C. XY2 和 WZ2 分别为氯化钙和 CS2,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而 CS2 是共价化合物,CaCl2 中仅含离子键, CS2 中仅含共价键,故 C 正确; D. Cl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 S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如 HClO 是弱酸,H2SO4 是强酸, 故 D 错误; 故选 C。 5. 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电解氧化法处理废水中的 CN-的装置图,产物为无毒、无害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b 极为电池的负极,铁电极的反应式为 2H++2e-=H2↑ B. 溶液中 CN-向石墨电极移动 C. 电路中转移 6 mol 电子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22.4 L N2 D. 该装置工作时包括了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CN-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无毒、无害物质 CO2 和 N2,故石墨为阳极,铁电极为阴极,b 极为电 池的负极,铁电极的反应式为 2H++2e-=H2↑,A 正确; B. 电解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 CN-向石墨电极移动,B 正确; C.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22CN 10e 4H O 2CO N 8H         ,电路中转移 10 mol 电子时可生 成 1molN2、即标准状况下 22.4 L N2,C 错误; D. 铅蓄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该装置工作时包括了电能与化学能的 相互转化,D 正确; 答案选 C。 6. 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 Cl2 模拟工业生产制取 PCl3,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Cl3 遇 O2 会生成 POCl3,POCl3 能溶于 PCl3,且 PCl3 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 H3PO3 和 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 中生成 l mol PCl3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NA B. 通入 CO2 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 PCl3 被 O2 氧化 C. 实验结束后应该移走 A 处酒精灯,关闭 K1,打开 K2 D. B 中盛装的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 Cl2 模拟工业生产制取 PCl3,装置如图所示,装置 A 中浓盐酸与二 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且 PCl3 遇 水会强烈水解,所以氯气需要干燥,B 装置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利用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黄磷(白磷)自燃,D 装置中氯气与黄磷(白磷)反应制取 PCl3,利用 E 装置冷凝 PCl3 防止其挥发,因尾气中含 有有毒气体,且空气中水蒸气能进入装置,因此用 F 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 气进入 E 装置中与 PCl3 反应。 【详解】A.D 中发生的反应为 2P+3Cl2 Δ 2PCl3,根据反应可知,每生成 2mol PCl3 转移 6mol 电子,则生成 l mol PCl3 转移 3mol 电子,其数目为 3NA,故 A 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通入 CO2 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黄磷(白磷)自燃,故 B 错误; C.实验结束后,由于反应后的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应该移走 A 处酒精灯,停止制取氯气,关闭 K1, 打开 K2 将多余的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故 C 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PCl3 遇水会强烈水解,则 B 中盛装的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7. 常温下,用 0.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 20 mL 0.01 mol/L 的两种酸 HA、HB,滴定曲线变化趋 势都与如图相似(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通过 a 点 pH 大小判断两种酸的酸性强弱 B. b 点时可能存在 2c(HB)+2c(B-)=c(Na+) C. 若 HA 为弱酸,c 点时 V(NaOH)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