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超级全能生”2021 高考全国卷地区 1 月联考丙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Na 23 Mg 24 Ni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合成氨采用的条件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 雷雨天有利于氮气和氧气反应直接生成 NO2
C. 白砂糖主要成分为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 除去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利用了沉淀的转化和溶解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工业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只
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高温会使平衡逆向移动但能提高反应速率,故这两点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
解释,A 错误;
B. 雷雨天放电有利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NO,NO 与氧气继续反应才能生成 NO2,B 错误;
C. 白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 错误;
D. 除去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先加入碳酸钠使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再加入酸使碳酸钙溶解,该过程利
用了沉淀的转化和溶解原理,D 正确;
答案选 D。
2. 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 mol Fe 在 22.4 L Cl2 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3NA
B. 6.5gNaN3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0.1NA
C. 常温下,0.1 mol 环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9NA
D. 1 L 0.1 mol·L-1 Na2S 溶液中 S2-数目与 HS-数目之和小于 0.1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1 mol Fe 在 22.4 L Cl2(物质的量为 1mol)中完全燃烧时,根据 2Fe+3Cl2
点燃
2FeCl3 反应分析,
铁过量,氯气完全反应,1 mol Fe 在 1molCl2 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2NA,故 A 错误;
B.6.5gNaN3 的物质的量为 6.5g
65g/mol =0.1mol,NaN3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 -
3N ,所以 0.1molNaN3 中含有的
阴离子数目为 0.1NA,故 B 正确;
C.环丙烷的键线式为 ,1mol 环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9mol,所以 0.1 mol 环丙烷中含有的共价
键数为 0.9NA,故 C 正确;
D.Na2S 中硫离子发生水解,硫元素在溶液中存在方式有:S2-、HS-、H2S,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S2-)+
n(HS-)+n(H2S)= 0.1mol,所以 1 L 0.1 mol·L-1 Na2S 溶液中 S2-数目与 HS-数目之和小于 0.1NA,故 D 正确;
故选 A。
3. 某新型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0H10O3 B. 可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C. 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D. 1 mol 该有机物可以和 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正确,A 正确。
B.化合物中有羟基,可以发生取代;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可以发生氧化;有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
B 正确。
C.羟基所连碳原子虽然是四面体构型,但是该侧链上碳原子共平面,剩下的碳原子共平面,所以只要该碳
原子旋转到适宜的角度,所有碳原子就都可以共平面,故 C 错误。
D.结构式显示分子中有 4 个不饱和碳碳双键,可与 4 个氢气分子反应。但是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
分子加成,故 1 mol 该有机物可以与 4 mol 氢气分子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C。
4. 已知 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X、Y 可以形成化合物 XY2,且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的电子
层结构相同。元素 Z、W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Z 与 Y
相邻且 Z、W 能形成一种 WZ2 型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x>ry>rz
B. XY2 是中性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C. XY2 中仅含离子键,WZ2 中仅含共价键
D. Y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 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于 K 最多容纳 2 个电子,L 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可知 a=2,
b=8,则 X 为 Ca 元素;由化学 XY2 可知 Y 的化合价为-1 价,而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离子核外电子数均为 18,则 Y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7,则 Y 为 Cl;元素 Z、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符合条件的元素有 He、C、S,由于 Z 与 Y 相邻且 Z、W 能
形成一种 WZ2 型分子,则 Z 为 S 元素,W 为 C 元素,二者形成的分子为 CS2。
【详解】A.X 为 Ca 元素,Y 为 Cl,Z 为 S 元素,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
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x>rz>ry,故 A 错误;
B. CaCl2 是中性干燥剂,但不可用于干燥氨气,CaCl2 能与氨气反应生成 CaCl2∙6NH3 ,故 B 错误;
C. XY2 和 WZ2 分别为氯化钙和 CS2,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而 CS2 是共价化合物,CaCl2 中仅含离子键,
CS2 中仅含共价键,故 C 正确;
D. Cl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 S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如 HClO 是弱酸,H2SO4 是强酸,
故 D 错误;
故选 C。
5. 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电解氧化法处理废水中的 CN-的装置图,产物为无毒、无害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b 极为电池的负极,铁电极的反应式为 2H++2e-=H2↑
B. 溶液中 CN-向石墨电极移动
C. 电路中转移 6 mol 电子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22.4 L N2
D. 该装置工作时包括了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CN-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无毒、无害物质 CO2 和 N2,故石墨为阳极,铁电极为阴极,b 极为电
池的负极,铁电极的反应式为 2H++2e-=H2↑,A 正确;
B. 电解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 CN-向石墨电极移动,B 正确;
C.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22CN 10e 4H O 2CO N 8H ,电路中转移 10 mol 电子时可生
成 1molN2、即标准状况下 22.4 L N2,C 错误;
D. 铅蓄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该装置工作时包括了电能与化学能的
相互转化,D 正确;
答案选 C。
6. 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 Cl2 模拟工业生产制取
PCl3,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Cl3 遇 O2 会生成 POCl3,POCl3 能溶于 PCl3,且 PCl3 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 H3PO3
和 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 中生成 l mol PCl3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NA
B. 通入 CO2 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 PCl3 被 O2 氧化
C. 实验结束后应该移走 A 处酒精灯,关闭 K1,打开 K2
D. B 中盛装的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 Cl2 模拟工业生产制取 PCl3,装置如图所示,装置 A 中浓盐酸与二
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且 PCl3 遇
水会强烈水解,所以氯气需要干燥,B 装置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利用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黄磷(白磷)自燃,D 装置中氯气与黄磷(白磷)反应制取 PCl3,利用 E 装置冷凝 PCl3 防止其挥发,因尾气中含
有有毒气体,且空气中水蒸气能进入装置,因此用 F 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
气进入 E 装置中与 PCl3 反应。
【详解】A.D 中发生的反应为 2P+3Cl2
Δ 2PCl3,根据反应可知,每生成 2mol PCl3 转移 6mol 电子,则生成
l mol PCl3 转移 3mol 电子,其数目为 3NA,故 A 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通入 CO2 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黄磷(白磷)自燃,故 B 错误;
C.实验结束后,由于反应后的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应该移走 A 处酒精灯,停止制取氯气,关闭 K1,
打开 K2 将多余的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故 C 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PCl3 遇水会强烈水解,则 B 中盛装的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7. 常温下,用 0.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 20 mL 0.01 mol/L 的两种酸 HA、HB,滴定曲线变化趋
势都与如图相似(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通过 a 点 pH 大小判断两种酸的酸性强弱
B. b 点时可能存在 2c(HB)+2c(B-)=c(Na+)
C. 若 HA 为弱酸,c 点时 V(NaO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