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情感基调。
2.品析意象与典故,感悟词人复杂的情感及形象魅力。
3.对比阅读,理解唐宋边塞诗的不同。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咱们提起范仲淹,最容易想到《岳阳楼记》,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今天,老师想与大家分享有关他的另一句名言,“腹中自有百
万甲兵”,这句话出自当时与大宋交战的西夏敌军;由此可见,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文人,
更是一位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将军。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他在戍边期间写下的名作《渔家傲·秋思》。
把节奏,感基调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词中字句的字面意思有障碍的可以提出来。
预设:①“燕然未勒”:这是出自于“燕然勒功”的典故,东汉大将窦宪率兵击退匈奴,
且出塞追击三千里,后返回途中,经过燕然山,刻功于石上。而“燕然未勒”即是指功业
未成。
②“衡阳雁”,大雁南归到衡阳的回雁峰即止。
(过度)读诗,首要的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感受情感的基调。
2.男生齐读,请学生点评。
预设:朗读的节奏明显,有感伤、忧愁、悲壮、沉重……
明确:由此可见,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复杂的,我们难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为何如
此复杂呢?词中究竟抒发了哪些情感?咱们一起来品读全词。
品读:赏秋景,悟词情
主问题思考:词中你读到了哪些意象或典故,并感悟到怎样的意境或情感?(学生
品读思考 3 分钟,然后请学生自由分享)
教师示例:在“衡阳雁去无留意”这句诗中,我读到“衡阳雁”这个意象,脑海中似乎
浮现的是这样一个画面:词人立于茫茫荒漠间,抬头仰望所看见的是排排大雁振翅南
飞,而那也是词人家的方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思考提示:
①“无留意”烘托出一种怎样的环境特点?
明确:秋季来临,大雁南飞避寒,本事大自然的规律,可词人却说它“无留意”,毫
无停留、留恋之意,烘托出边地环境的苦寒。大雁不愿停留尚且能南飞,戍边的将士
呢,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板书:边地苦寒)
②“连角起”点明当时一种怎样的状况?
明确:秋风呼啸,羌管悠悠,战马悲鸣,连同着阵阵号角声,点明战火未熄,战事
未停的现实。 (板书:战事未停)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明确:极目远眺,看见的是莽莽群山,无边无际,狼烟直上,落日西沉,何等壮阔
雄浑,正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雄浑壮阔的画面中,却有一座孤城紧闭 ,
雄浑中增添了一份苍凉。
(追问:“孤城闭”暗示当时边塞处于什么状况之下?)
明确:暗示戒备森严,敌众我寡,危机四伏。 (板书:危机四伏)
(小结)虽是边塞,却是异常苦寒,连大雁都不愿意停留;边声四起,却伴有连连
号角声,硝烟弥漫;长河落日的壮阔中,却有一座孤城紧闭,危机四伏,这都构成了
边塞秋季最奇异、独特的风景。
④“浊酒”“燕然未勒”寄寓了哪些情感?
明确:一杯浊酒与相隔万里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联系后句,
“燕然未勒”,读到的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但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硝烟弥漫,危机重重,
这都凝聚成浓浓的悲与忧,也都融化在那一杯浊酒之中。 (板书:思乡念
家、壮志未酬、忧时伤国)
⑤“羌管”有何作用?
明确:边塞特有的乐器,声音悲戚。月色如霜,寒霜满地,是谁吹响了这如泣如诉
的羌管?渲染出浓郁的忧愁与悲伤。
(小结)品到此时,我们从中读到了将士们常年戍边而不得归的思乡,有像窦宪一
样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但怎奈现实残酷,边患未平,家国未安,我们读到的
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是对国家时局的深深忧虑。诸般复杂的情感萦绕心间,又怎能安
然入睡?又怎会不白发丛生、泪流满面?
(过渡)现在咱们一起来欣赏名家诵读。
全班再齐声诵读全词,要读出情感。
比读:知背景,感形象
1.都是边塞诗,王昌龄的边塞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呢?
明确:相同点:都表现战争形势的危急以及抒发了将士们杀敌卫国的壮志。
不同点:王昌龄的《从军行》,所抒发的情感更侧重于表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
定与乐观,弥漫地是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壮志与豪情;范仲淹是更侧重于表达出处
战争状态中将士们最真实的心理与情感。
2.他们所抒发的情感为何有这样的差异呢?
明 确 :通 过 微 视 频 中 背 景 时 代 的 介 绍 ,我 们 可 以 知 道 :宋 朝 积 贫 积 弱 ,
边 患 重 重 , 范 仲 淹 更 是 临 危 受 命 , 镇 守 边 塞 , 身 上 所 扛 起 的 是 保 家 卫 国
的 重 担 ; 现 实 残 酷 , 他 与 将 士 们 同 甘 共 苦 , 深 切 地 知 道 战 争 的 的 残 酷 。
而 唐 代 国 力 强 盛 , 对 士 人 来 说 , 建 立 军 功 是 实 现 人 生 价 值 的 重 要 选 择 ,
以 身 许 国 更 是 彰 显 人 生 意 义 的 高 远 追 求 ; 故 而 他 们 身 处 边 塞 , 往 往 会 淡
化 军 旅 生 活 中 的 艰 辛 , 强 化 主 体 理 想 主 义 色 彩 , 也 就 增 添 了 诗 歌 浪 漫 传
奇 的 魅 力 。
在《渔家傲·秋思》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一位有担当责任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心忧
家国、体恤将士的将军;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古名句。
3.拓展认知:
思考:当你读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一封“家书”,如果请你写一封回信,你想
说点什么呢?
预设:感谢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和平的未来;他们杀敌报国,护
佑祖国山河,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
总结:岁月流转,历史的长河洗刷了他们的躯体,但他们的奉献与付出、品格与精
神必将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4.诵读展示,致敬词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课堂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