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星星变奏曲
江河
江 河
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
1949
年生,北京人,
1968
年高中毕业。
1980
年他在
《
上海文学
》
发表处女作
《
星星变奏曲
》
。著有诗集
《
从这里开始
》
、
《
太阳和他的反光
》
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
《
纪念碑
》
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
《
太阳和他的反光
》
赢得了社会的瞩目。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食指等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新诗潮运动”的产物。因此类诗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
象征
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而被成为“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1980
年以“青春诗会”的形式集中推出了
17
位青年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定,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
1980
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词语:
静谧
mì
闪烁
shuò
朦胧
m
é
ngl
ó
ng
憧憬
ch
ō
ngj
ĭ
ng
劫
ji
é
难 凝望
níng
颤
chàn
动 覆
fù
盖
朗诵:
http://www.cctv.com/program/dssgsw/20030724/101139.shtml
如果
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
诗
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
蜜蜂
在心头颤动
1
、由“如果”引领这一假设句,构成对黑暗现实强有力的否定
2
、由“谁不愿意”开头的
第一次反问
,诗人借助“诗”和“蜜蜂”这两种象征光明的美好意象,
构成一个富有诗意的理想世界
谁不愿意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
湖
萤火虫
和
星星
在
睡莲
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
春天
,
鸟
落满枝头
像
星星
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
白丁香
朦朦胧胧
第二次反问,构成一个夏夜般柔美的理想世界
第三次反问,构成一个春天般温馨迷人的理想世界
一、诗人对光明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
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
出来,给人以
温柔如梦
的感觉
。
鸟落满枝头
/
像星星落满天空”这句话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这里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
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
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
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
一般的生活境界。
探究
:“闪闪烁烁”是通常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
通感是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例:
A
、
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
移植为
听觉
)
B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
移植为
听觉
)
这是运用
通感
的修辞手法
如果
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
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
颤抖的星星
像
冰雪
覆盖在心头
反面表达,构成对现实的否定
第一次反问,写出现实世界的苦难
谁愿意
,看着
夜晚冻僵
僵硬
得像一片
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
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
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
——
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第二次反问,写出现实世界的寒冷
第三次反问,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二、诗人对黑暗冰冷的严酷现实的否定,
表达为追求光明而 献身的决心。
问题研究
1
、这首诗为什么题为
《
星星变奏曲
》
?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
、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
-----
谁还需要
---
还会
---”
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3
、根据上面句式特点写几句诗
4
、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理想?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又不失坚定的情怀
。
5
、诗歌的主旨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
1
、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2
、象征着眼于全文构思,至少也是文章的层次,是一种表现手法;比喻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是修辞手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