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白求恩
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曾任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医师和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 一九三六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1938
年
3
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
1939
年
11
月
12
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
49
岁(课文中“
50
多岁”有误)。
白求恩的故事
1938
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
X
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
520
个伤员,他们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
147
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
69
个小时为
115
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的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的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的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
O
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贪婪的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带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的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受的啊!”但是却不知,伤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占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的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作。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在他病重之时,他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了一封写,这是他最后的话。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
——
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你给布克写一封信
——
地址是加拿大托拉托城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也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并寄上一把日本指挥刀和一把中国大砍刀,报告他我在这边工作的情形。把我所有的相片
……
日记
……
文件和军区故事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布克负责分散。并告诉他有一个电影片子将要完成。
将我永不变更的友爱送给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
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
贺师长也要给一些纪念品
……
给军区卫生部两个箱子,尤副部长八种手术器械,凌医生可以拿十五种,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做纪念品吧。
……
给我的勤务员邵一平和炊事员老张每人一床毯子,并送给邵一平一双日本皮鞋
……
每年要买
250
磅奎宁和
300
磅的铁剂,专为疟疾病患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平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比沪港贵两倍。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的快乐,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
……
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漠不关心:
冷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词语积累: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
派遣:
殉职:
狭隘:
极端:
热忱:
不怕路途遥远。
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极其,特别。
热情。忱,真实的情意。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手
指挟取东西。
纯粹:
不足道:
鄙薄: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注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
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见异思迁:
轻视。
不值得一提。
不搀杂别的成分。
动动手:
根据文章的内容,以“白求恩为什么值得纪念”为内容,就白求恩的优秀品德写一篇文章。
文章四个段落分别写什么?
为什么同学们能清楚的找到文章的关键句子呢?这体现了文章的什么特点?
一、中心明确,结构清晰。
毛泽东同志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概括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此,全文安排了四个段落。
第一段
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必须注意的是国际主义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之中的,这里与共产主义精神并列提出,只是为了突出强调,所以本段的重点是阐述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
是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
是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
是对全文的总结,讲了两层意思:(
1
)叙述往事,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
2
)阐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
所以,纵观全文,结构上采用了
总
——
分
——
总
的形式,而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这三方面又是并列式的,共同构成了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全文的
中心
是: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二、运用对比,增强说理性。
第二、三两段
里面都有
对比
。第二段里的对比明显,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第三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笔法又显得灵活。把批评那一班人的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内容组织到一个议论性的句子里去。
这种对比的写法能够更鲜明的表达作者的观点。本文拟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本文目的既然在于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那么,作两方面的对比,更便于学习者对照检查,比比白求恩,可以发觉自身的差距;看看“不少的人”,镜子一照就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三、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是一篇
议论性的文章
,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例如第二段的“从前线回来的人说道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的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斩钉截铁不可动摇。再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另外,文中
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
。如第一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子都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此外,文章在
用词方面也极其讲究
,因而非常
准确、生动、凝炼
。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的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语,寥寥数语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
这些词和成语言简意赅,非常生动形象的表现中心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