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沁园春 长沙
——
毛泽东
咏 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立
壮志的少年形象
1925
年
2
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途经长沙,独自重游橘子洲、岳麓山,
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背景提示:
整体感知
1
、正音
舸
gě
怅
chàng
寥
liáo
廓
kò
遒
qiú
遏
è
2
、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本文主要以主人公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关键词。并以此为线索,说说全词内容。
3
、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独立寒秋图
1
、说说前三句正常顺序。
2
、这三句的作用?
3
、这三句中,在形象刻画上最传神的词哪一个?“独立”两字能不能改成“直立”?
4
、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时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放?是交叉于胸前,倒背,还是插腰好?“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改 文
看远山火红,树林尽染;
江水碧蓝,百舸渡流;
鹰翔长空,鱼游浅底。
万类霜天皆自由。
湘江秋景图
景物描写的特点
(
1
)视角上:远近相间,俯仰结合。
(
2
)动静结合
(
3
)对照鲜明(
4
)用词精妙,富有表现力。
比较
落石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楚辞
》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
《
登高
》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
曹雪芹
《
红楼梦
》
追问沉浮图
1
、掌握“怅”“寥廓”“沉浮”的意思。
2
、深入理解“怅”“问”的内涵。
3
、思考“湘江秋景图”与“追问沉浮图”的关系
峥嵘岁月图
1911
年,
18
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
长达
13
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
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
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
年
4
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
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
《
湘江评论
》
,发表了一系列重
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
年
9
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
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中流击水图
讨论:作者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结束全诗,这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较
“承担大任舍我其谁,
革命前途系于我辈。”
“知识青年担当大任,
仁人志士主宰沉浮。
总结全文
1
、你认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询问大自然的命运
——
表现了诗人胸怀祖国
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一群革命青年形象
——
表现诗人蔑视反动统
治者,改造旧中国的
革命精神和伟大抱负。
2
、上下阕的内在联系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3
、纵观全词,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A
、写壮景,抒豪情。(借景抒情,壮景豪情相合为一)
B
、对比突出。“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有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C
、语言富有表现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