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太空一日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发动机发出炽( )热的火焰,火箭起飞了。在太空中,杨利伟俯瞰( )首都北京,思绪万千。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飞船终于要着( )陆了,杨利伟屏( )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航天飞行任务。
(1)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炽(chì)热 俯瞰(kàn)
着(zhuó)陆 屏(bǐng)息凝神
(2)屏息凝 神的意 思是: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
A.炽热 瞬间 严谨 千钧重负
B.稠密 概率 模似 惊心动魄
C.恐惧 敖游 烧灼 耐人寻味
D.无虞 弧线 轮郭 五脏六腑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我国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称作“慧眼”,其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圆满完成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应用系统等测试任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各项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总要求,2018年1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该星的投入使用使我国高能天文研究进入空间观测的新阶段,对提高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慧眼”卫星工程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前沿问题的自主创新重大空间科学项目。
答案: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正式交付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后,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
5
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 600~1 800 ℃的超高温度。
我的汗出来了。这时候舱内的温度也在升高,但并没有高到让我瞬间出汗的程度,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紧张。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在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当时我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有裂纹,当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过头一看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儿了:哦,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因为如果是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回来后我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以前每次进行飞船发射与返回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体内亲眼看到,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情况。
4.这段描写可谓惊心动魄,作者的心情也随着飞船的不同状况而不断变化,请你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
不紧张——[非常紧张(恐惧)]——(放心一点)
5.作者说“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是什么原因让杨利伟紧张、惊慌?
答案:右边的舷窗玻璃出现裂纹。
6.文中加点的“这种情况”具体指什么情况?
答案:指舷窗玻璃出现裂纹的情况。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廖文根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 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是!”
5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向发射塔架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答案:“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
8.怎样理解“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这两句话?
答案:这两句话点明出征不寻常的意义。“英雄出征”“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出征”等词句,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9.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答案: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突出深秋天气寒冷,衬托人们欢送英雄出征的热情和诚意。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由“定格”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杨利伟首开中国载人航天之先河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深远意义:杨利伟首次出征太空,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的一页。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气势,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和赞美之情。
素材挖掘
5
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通过回忆自己太空之行的所见所感,既让我们了解了航天航空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颗热爱祖国、热爱航天事业、关爱同事的赤子之心,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
科技、爱国。
心中总有这样一幅画面挥之不去:天安门广场,伴着朝阳,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盘旋在空中,威严的军人笔直站立。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嘴角不觉微微上扬,我的祖国,中国的明天更加璀璨。
纵观历史的长河,那些引领时代的先人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他们为我们所享受的和平生活,抛洒热血,奉献生命,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走得曲折,是什么让它们冲破黑暗,是什么让他们大步向前,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无畏。它就是爱国精神,就像灯塔,光芒四射指引我们前进,作为中国人我们具有爱国精神,在我的爱国之路上,总有那几颗明珠,指引我前进。
……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阳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对他最美的评价。他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只有两次露面,一次是1919年,一次是2015年一月九日,国家科技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于敏奉献自己,报国之心皎洁无瑕。
——选自优秀作文《在他们的指引下》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