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郭橐驼
种树
本文
实际上
是
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传:即传记,是
记载人物事迹的叙事散文。或记述完整的
一生,或记述一生中的某一阶段生活经历。 在写法上以事实为据,可适当加工;在手法上运用记述、描写等多种手段。
柳宗元(
773 — 819
),字子厚,唐代河东人,
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
著有
《
柳河东集
》
。
熟悉作者
研读课文
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甚善,名我固当”,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
开篇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橐驼豁达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橐驼以种树为业,为他带来的际遇
“
争取迎养”。
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其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全面。
研读课文
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
木之性(理论说明)
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顺其自然(议论)
他植者违反(反面申述)
种树之术,并不高深(自谦明理)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研读课文
“种树”和“治民”有何相通之处?
根拳而土易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
摇其本以观
研读课文
促尔耕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种树
治民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研读课文
文章尾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作用是什么?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郭橐驼介绍养树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委婉含蓄的说明道理;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对比与映衬 婉约而多讽 简洁而生动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文体知识
名
我故当
驼
业
种树
甚者
爪
其肤以验其生枯
而卒以
祸
其
筑
欲密
非有能
硕茂
之也
非有能早而
蕃
之也
又何以
蕃
吾生而安吾性
能顺木之天以
致
其性焉尔
则其天者
全
而其性得
旦暮
吏来而呼
长
人者好烦其令
名词活用为动词
意动
,
以
……
为职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形容词作动词
名词状语
名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故
不我若
也。
吾又何能为哉
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好烦其令
理,非吾业也。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省略句
判断句
拓展练习
以“
郭橐驼种树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一种境界”为开头,写一段话,阐释境界的含义。
拓展练习
以“
郭橐驼种树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一种境界”为开头,写一段话,阐释境界的含义。
范仲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心系家国之幸福,是一种忠于国家,体恤民生的境界;蔺相如能够忍让廉颇是以国家大局为重,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容的境界;“头悬梁,锥刺股”是读书发奋之境界,“唾面自干”是忍让的境界,“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是镇定从容的境界;“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庖丁解牛技艺出神入化的境界。人有了境界才能成为大写的“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