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学案
深圳龙华中学 邓拥军
学习目标:
1、练习勾画关键语句。
2、练习分析文章层次,概括文章要点。
3、理解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读、练习
课文学习
一、按你的习惯阅读全文,但一定要提笔勾画,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语句。
二、相信你勾画到的内容足够你回答下列问题,请试一试: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做题时务必把每一个选项中每一句话对应的原文找出来,可注明在哪一段第几行。
2、请摘录关键词(最少写4个);划出文中你觉得关键的语句,并简要说说为什么关键。
关键词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时间与空间的持续 重复与变化 主题与变奏
关键句示例
全文中心句: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最重要的过渡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揭示写作意图的语句: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3、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谈谈应该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建筑是时空艺术,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的重复和变化,即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4、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训练你的概括能力。
如果把课文分4层,可以怎么分、怎么概括?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第一层(1— 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要重复,又要变化。
第二层( — 段):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 、 和 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明确:音乐、舞蹈和绘画
第三层( — 段):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 和 的有机统一。
明确:千篇一律 千变万化(或者:重复 变化)
第四层( — 段):批评现实中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要么 ,要么 ,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
明确:变化得令人眼花缭乱 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
延伸拓展
本文所阐述的艺术规律是什么?你能从你熟悉的某个方面(生活、专业等各方面)举例阐发一下吗?——可以学完课文后写篇随笔,希望通过这一练习,能让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对生活、艺术中的美更多一些感悟!
补充资料
【附加思考题】
1、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持续性”的含义是什么?
2、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3、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以“中国的含蓄之美”为话题,自拟副标题,写一篇短文作为周记。
【资料显示屏】
1、作者介绍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他于50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想要了解更多,请百度一下。
2、作者语录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造型艺术也是如此。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成为艺术品。从某种角度讲,造型艺术也是有机排序的艺术。把许多杂乱的东西化为统一,在统一中再求得一定变化,这就是有机统一的规律。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大拙至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