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因家人听信算命先生所谓“克”父母的诳言,刚出生就被寄养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少爱美术,曾赴法国专攻美术。
1932
年回国,加入“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艾青转而从事诗歌创作。
1933
年
1
月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他在狱中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幼年生活,创作了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并一举以感人肺腑的感情和清新自然的诗风震动诗坛。
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
卓越的民族诗人
”。
《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
是艾青的成名作。
《
我爱这土地
》《
向太阳
》.《
火把
》.《
古罗马竞技场
》
等是他的代表作。
诗歌第一节主要讲什么?
大堰河的身份
:
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
地位:卑微
与作者的
关系
:
乳姆和乳儿
这里的“我”是两个人的儿子,两者的含义有什么区别?
血统
抚养
前两节诗,重复了三次大堰河啊!我的保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反复,突出诗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中称呼一下用“她”一下用“你”,这怎么理解?换一下试试
用“她”是客观的交代,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
第
3
小节诗人写了怎样的景象?
坟墓、故居的瓦菲、园地、石椅。
荒坟草盖,故居关闭,园地典押,石椅生苔
……
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凉、衰败、荒寂。
这样的景象,寄托着人物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乳母大堰河的哀悼与怀念。
诗人为什么看到“雪”就想起了大堰河?
作者幼时是在一种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才感到温暖,得到母爱。
抱
抚摸
搭好灶火后
拍去炭灰后
尝过饭
熟
后
放好酱碗后
补好破衣后
包扎伤手后
掐死虱子后
拿起鸡蛋后
勤 劳
下面看第四节。描写了哪几个镜头
?
排比
慈 爱
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描述一个细节。
母爱是真挚的、博大的,同学们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堰河。
“
我
”
在大堰河家里得到的就是这样细致周到的爱,而
“
我
”
与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同学们速读第
6
节,回答:
“
我
”
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
(
哪些语句可以体现
)
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忸怩不安。
为什么会这样
?
这里只有丰富的物质,没有爱。这里也体现了我对保姆的感情。
两幅画面结合起来考虑,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鲜明的对比。大堰河家贫穷,但充满爱,
“
我
”
家富有,但缺少爱。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大堰河充满了感激之情。
大堰河干的活又苦又脏又累,她为什么
“
含着笑
”
为能挣钱养家,高兴
。
同时,也表现了大堰河淳朴宽厚的性格,
命运悲惨,但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多求。诗人对大堰河是既赞美,又同情。
同学们读第
8
节,用哪个词可概括本节内容?
深爱
。
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为什么说这个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
是大堰河对儿子的祝愿
。
她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幸福美满。
大堰河死后得到些什么
?
第九节和第八节的两个梦含义是否一样
?
一种生理现象,是“梦”的本义
;
后者指是在现实的具体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想法,是“梦”的比喻义。
这一节,用了一些修饰语,如“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四块钱的”所有这些数量修饰语,是强调其多,还是强调少
?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疾苦”是强调多;“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强调其少。
概括起来给予这个世界的多,从这个世界带走的少 。
这些修饰词蕴含着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也含着对大堰河深深的悼念与歉疚。
由“她”而改换为“你”,在第十一节中也有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本课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由于具有回忆性,用“她”便于写实,写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纯朴,但不便抒情;而用“你”则有利于抒发自己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赞美之情,更容易激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课后思考和练习三
这是一种反复手法的运用。
这样写的好处:一是通过反复加强抒情效果,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刻、更强烈;二是将叙述、描写和抒情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诗歌结构连贯、浑然一体
“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一方面强调尊贵、圣洁、热烈的方面,一方面强调是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
总结一下大堰河的形象
她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有金子般美好的心,她勤劳、善良、淳朴、仁厚,像一座雕像,令人敬仰。这座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心中。让我们欣赏诗人呈给大堰河的颂歌。
我的情感线索:
怀念 感激 憎恨 赞美
这首热烈、深沉的颂歌,仅仅呈给大堰河吗
?
还呈给他的儿子们
,
呈给干千万万的大堰河
艾青
诗歌的特点
散文化(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押严密的韵脚,但是没有抛弃诗的内核。)这首诗用排比、反复来体现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多种画面,增强了抒情气势,也增强了诗的内在旋律
。
归纳本文中的对比、反复、排比
一是对比,如大堰河生前与死后的对比,大堰河的梦与现实的对比。农民生活与地主生活的对比,我在生父母家和在乳母家的感情对比等。
这有助于突出作者在诗中所要表明的主旨。
二是反复
如开头第一节,第一行和第四行都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第二节中再作重复。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
一咏三叹,强化抒情,从而起到以情感人的作用。
三是排比
如诗的第四节写大堰河对“我”的挚爱,第七节写大堰河辛勤的劳作,第十节写大堰河去世的凄凉,第十二节写“我”对大堰河的敬意,举凡诗人感情最为激荡、难以自抑之处,几乎都用排比。
排比是情感的喷涌,是强烈的渲染,具有极好的抒情效果。
课后练习
第一层
(5
~
6
节
)
,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
第二层
(7
~
8
节
)
,写我回到父母家里后“我”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
第三层
(9
~
11
节
)
,描绘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2
.
诗歌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叙事不同,诗歌中的叙事一般不像记叙文中的叙事那样完整、具体,而是概括和提示性的,往往只截取事件的关键情节或片段,简洁、明快,给读者巨大的想像空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