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学习目标】
1、把握作品的语言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重点和难点】
1、把握作品的语言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学法指导】
自学揣摩——研读赏析——夯实基础。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 “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B、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2、字音:
拣麦穗 ( ) 磕( )碰 戏谑( )攒( ) 歪歪趔趔( )
害臊( ) 山坳( ) 蹒跚( )疙瘩( )
3、解释下列字词:
戏谑: 步履:
蹒跚: 约莫:
企望: 死乞白赖:
大言不惭: 前仰后合:
4、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五个部分,请概括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精读第二部分,讨论思考问题: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是怎样的女孩?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3、精读第五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第五部分第2段和第5段)
(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4、品味语言,品味细节描写:
(1)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但为什么还要写呢?“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2)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猪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为什么?
【学习后记】
【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田埂 梗概 粳米 哽咽
B.害臊 洗澡 噪音 毛躁
C.遐想 闲暇 瑕疵 蒹葭
D.蓝图 褴褛 斑斓 波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稼接 嫁妆 攒起来 戛然而止
B.荷包 依恋 毛茸茸 前仰后和
C.纯美 绒毛 拣麦穗 死乞白赖
D.包裹 田埂 颤巍巍 红的透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B.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情怀了。
C.有谁见过哪个人会死皮赖脸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
D.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拣麦穗,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遐想的时节。
B、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
C、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嘎嘎叫着的一群鸭子。
D、当我能够刚刚歪歪趔趔地提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姐姐们的身后拣麦穗了。
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残留在半个葫芦后头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了磕,说:“娃呀,你太小哩。”
我说:“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了。”
听了这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笑眯眯地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在呵哒?”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呵哒,就歇在呵哒!”
我犯愁了:“等我长大上呵哒寻你去呀?”
“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
(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2)“我”为什么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3)这段文字反映了卖灶糖的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疼爱“我”?
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交谈。
树叶(感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比)
阳光(谦逊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
【美文“悦”读】
尘封的梦,重拾未晚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初春的清晨,风微微扬起轻纱的薄帘,纷扬的雨丝宛若曲终回环,轻轻着落。几声清脆
的鸟儿鸣叫声将宁静打破,爷爷笑着睡去,很安详。
手指依然轻拂琴弦,直至生命的终章,脑海中久久凝固的画面,爷爷重拾年青时尘封的梦,终于可以笑着离去。
战火纷争的年代,拥有爱好是奢侈的。年幼的爷爷偷偷将曾祖父的琵琶藏了起来,躲过了土匪的洗劫。家道中落,几亩薄田却得倾注一家五口的心血,包括爷爷,那时他十二岁。
年少的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他想重新组建一个南音乐团,继承曾祖父的遗志。村中只有“不务正业”的陈三爷精通南音,可是他被称作疯子。家里人禁止他们来往。每天清晨,爷爷早在鸡鸣前便偷偷到陈三爷家里学琴,梦想的种子渐渐在心中萌芽、生长。
那些年,全国大炼钢铁,为了补贴家用,爷爷在半山腰僻(辟)了一处窑,砍伐山里的(木)材来炼铁。
夏旱将大地蒸发得疲惫不堪,烈日中,爷爷昏昏欲睡,失手打翻了炉子,铁水四溅,火势迅速漫延。(得以)获救已是万幸,只是爷爷从此戴上了一颗假眼睛,人也重(从)此消沉。半边的蓝天对这个二十岁的少年来说太过于沉重,“嘈嘈急雨、切切(窃窃)私语”的琵琶渐渐被岁月的年轮裹上一层层死寂,犹如爷爷往后的大半人生,在灰色调和为生计的辛劳中消逝。
沙越漏越急,人至暮年,心却慢了下来。搁浅的回忆如潮水汹涌而来,打在被生存麻弊(痹)了梦想的礁岸,引起内心深重的共鸣。梦的脚步慢慢追上被生存奴役、驱赶的爷爷。
爷爷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劳,再也不用朝九晚五为生计奔波。他只需在古色古香的南方古居中轻轻踱步,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山前云卷云舒,不知不觉在夏日午后沉沉睡去,醒来到溪边听溪流轻轻吟唱。
然而,悠闲的生活却是空洞的。暑假,我回去看他,搬出了装饰精美,却落满尘埃的琵琶,轻轻拨弄。我不曾发觉晶莹的泪光在他布满皱纹的双眸中静静诉说尘封的梦。
世界上有太多事不能准时到站,有太多梦想被生活延误,我们焦急等待却沓无音信。最终在岁月的年轮中,梦想被尘封。
可是,一阵清风又将人们吹醒了,也许只要一瞬,记忆便被席卷而来,像久别重逢的好友与你娓娓道来。
爷爷在走前与琴声度过了美好的冬季,温暖的冬季。
只消一阵风,一句话,尘封的梦便会汹涌而至,重新拾起,为时未晚。莫再错过前世五百次回眸换回今生这一次擦肩而过。
点评:这是一篇主题含蓄的叙事散文。文章爷爷发现了南音的那被人忽略的价值,年少的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他想重新组建一个南音乐团,继承曾祖父的遗志,这就为下文设下了一个悬念:爷爷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呢?后来,因为历史方面的原因,爷爷的梦想一直无法实现,甚至不能尽兴演奏。直到老年,爷爷生活无忧才重拾旧梦。作者在文章开始设下的悬念牵动全篇,故事曲折回环,引人入胜。文章叙事写法娴熟,富有文学色彩。不论是开篇的景物描写,中间夹杂的议论、抒情到结尾的画龙点睛,彰显出该考生的文字功底,令人常读有味,其中蕴含的主旨又是那么的令人深思。格林童话被忽略的价值终被人发现,令人欣慰,南音的价值被爷爷的发现,令人动容,但“爷爷”的价值呢?知音何在?悲剧性的结尾更增添了文章的震撼力。
附《 拣 麦 穗》课后练习答案:
一、课前预习:
A: suì kē xuè zǎn liè liè sào ào pán shān gē da
B: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步履:① 行步;行走 【造句】:逃难的人们在寒风深雪中步履维艰。 ② 脚步 【造句】:步履轻松。蹒跚: 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常用)2.旅行的样子。约莫:大概;估计。企望:盼望。死乞白赖:同“死乞百赖”。形容纠缠不休。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前仰后合: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4、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第一部分:入题。
第二部分:回忆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痴想及现实。
第三部分:回忆“我”童年的拣麦穗趣事。
第四部分:懂事后的我越发依恋卖灶糖的老汉给我的温暖。
第五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
(2)“我”:和姑娘们;我的梦:嫁卖灶糖老汉 姑娘们的梦: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梦想破灭;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
(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作用:(1)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解析: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2)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2、(1)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2)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3)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4)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3、●文段(1)象征手法,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如:火炬象征光明。B、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2)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文段(1)“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2)“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4、品味语言,品味细节描写:
(1)①为了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2)不好,因为 “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不可以删掉,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
【达标检测】
1、D (A gěng gěng jīng gěng B sào zǎo zào zào C xiá xiá xiá jiā D lán)
2、C (A 嫁接 B 前仰后合 D 红得透亮)
3、C (应改为“死乞白赖”,意为纠缠个没完。“死皮赖脸”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4、B (A 搭配不当“拣麦穗是时节”;C语序不当,应为“一群嘎嘎叫着的鸭子”;D 语序不当,应为“刚刚能够”)
5、(1)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2)“我要天天吃灶糖呢。”表明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得到疼爱,得到温暖。
(3)他是一个饱经风霜,一头长白发,满脸皱纹,孤独无依,四处漂泊,渴望得到关爱和温情的老人。在“我”毫无顾忌地向卖灶糖老汉表明心愿的对话中,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和充满爱心的老汉两颗纯朴善良的心灵实现了沟通,这是一种充满真诚的感情。
6、示例:勤奋是成功的基石,登上了多少难攀的台阶?
7、示例:树叶: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
阳光: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地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