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广东省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基 础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4)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美好事物的再现,表现了词人在怅惘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鬓微霜,又何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诗经·关雎》中由鸠鸟引起美好联想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默写完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的悲壮和严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3)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鸟类活动的角度描写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 《饮酒(其五)》]
(2)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写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3)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
(5)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生字词及选词造句
(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ɡ dǎo fù zhé( )。
(3)于是我唱了五年的lí gē( ),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4)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yóu ɡuānɡ kě jiàn(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某次比赛的场景描写。(80字之内)
纳闷 激昂 人声鼎沸 从容不迫 铿锵有力 举手投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年轻信客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询问。大半辈子的fēng chén kǔ lǚ( ),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2)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jìn ɡù( )思想的囚牢。
(3)这是ruì zhì( )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
(4)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2.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广东的一处景点。(80字之内)
A组:天伦之乐 相得益彰 更胜一筹 赏心悦目 怡然自得 家喻户晓
B组:无论……都…… 如果……那么…… 宁可……也不……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xī xì( )。
(2)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jǔ jué( )消化。
(3)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jí qǔ( )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一个衣服lán lǚ( )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
2.使用下列词语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并且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描述出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80字之内)
丰硕 颓唐 媲美 颔首低眉 孜孜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 ),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2)刺骨的寒冷tūn shì( )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huānɡ miù( )的画面。
(4)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wèi tónɡ jiáo là( )矣。
2.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学校一项活动的话。(80字之内)
A组:倔强 精彩 滔滔不绝 慷慨激昂 锲而不舍 扬扬自得
B组:不但(不光)……而且……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组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东的花生是全国产量最高的省份。
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小李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减少了一倍。
D.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释放出一个民族的青春活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2011年6月1日起,我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基本完全实行实名制购票。
B.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C.如果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付出加倍的努力,中国歌坛一定能够走出低谷,进而走向更为坚实的繁荣。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B.历经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C.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D.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他东西都只有三分钟热情。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鲁迅先生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会给每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铭记在作者的心里。
C.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某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D.最新调查表明,我国有72%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
B.《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C.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D.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在设计上结合了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
B组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本届亚运会上,经过奋力拼搏,刘翔再次登上了男子110米栏冠军。(把“登上”改为“赢得”)
B.通过观看航天科技展览,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删去“通过”或“使”)
C.市长工作繁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市民的来访。(“市民的来访”改为“来访的市民”)
D.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把“随地吐痰”改为“不随地吐痰”)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为“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调位置)
1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把“广泛的”改为“广泛地”,再调到“交换”的前面)
B.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在“经过”前加上“我”)
C.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将“勇气”改为“信心”)
D.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在句末加上“的重任”)
1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岳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将“深秋的岳麓山”中的“的岳麓山”删去)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感受世界,用美的心灵去看世界。(将“感受”和“看”对调位置)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及时”调到“发现”前面)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删去“能否”)
1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删去“和事故隐患都”)
B.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情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删去“久久”或“长时间”)
C.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这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将“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改为“投资观念需要改变,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D.既然你能够仔细地读完这本书,那么,你一生将受益无穷。(将“既然”改为“只有”)
1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建设南水北调的工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将“却”改为“都”)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删去“在……下”)
C.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将“积极”改为“踊跃”)
D.为了防止非法使用地沟油的现象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删去“不”)
1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删去“由于”或“使”)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将“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将“控诉”改为“揭露”)
D.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1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能胡编乱造。(删去“切忌”或“不能”)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改为“中国人对刘翔这个名字都很熟悉”)
C.广州举办亚运会,因为展示传统文化所以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把“因为……所以”改为“既……又”)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删去“经过”)
第四章 材料探究
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北大投资1.4亿元的教学楼,刚刚抱回“鲁班奖”就被发现是豆腐渣工程——墙体开裂并漏水,实验室的气体经常“香飘满楼”。
“鲁班奖”出现这样的尴尬事不是第一回了。1990年,中国体育博物馆就荣膺“特别奖”,设计年限100年,但仅仅15年过后,就爆出丑闻——因为漏水等问题而终止使用。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现在连建筑物基本的遮风挡雨都保证不了,真是对建筑行业的极大嘲讽。
有人总结出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点,即都是“献礼工程”。前者献给北大校庆,后者献给亚运会。因为献礼,也为了评奖,两项工程注重外表的华丽和与众不同。而且,为了赶工期,很多环节被“节俭”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黑格尔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他们是出现在文明化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的入侵: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没有给予我们什么。
材料二: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比尔·盖茨19岁时看到了电脑软件行业的巨大商机,于是从哈佛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盖茨成了盖茨,我们依旧“微软”。
材料二: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当时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岛素的研制者应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由于作出此贡献的人多,国内因为报名问题争议得很厉害,送给评审委员会的名单多达14人,而诺贝尔奖只颁奖给有突出贡献的一两个人,最多不超过3个,因为这样,他们与此奖擦肩而过。
材料三:秦末,刘邦、项羽先后进入咸阳,当时项羽力量明显强于刘邦,消灭他易如反掌。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谋士范增之言杀掉刘邦,沽名钓誉,听信项伯仁义之说而放走刘邦,最后天下被刘邦所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位:人)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 000 000
30 000 000
日本
1 850 000
672 000
苏联
13 700 000
13 000 000
德国
3 500 000
1 600 000
南斯拉夫
300 000
1 200 000
意大利
77 500
153 000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政府军与北约的空袭、反对派的地面部队作战的一场战争。战争初期,北约的空袭和反对派的地面部队的推进曾遇政府军的顽强抵抗,一度在的黎波里城外受阻,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也摆出了一副要与北约和反对派在的黎波里决一死战的架势。对此,各国媒体纷纷认为反对派和北约之前的“速胜论”遭到了挫败,有的媒体甚至干脆把的黎波里称之为“卡扎菲格勒”。(人名加上“格勒”是前苏联给城市命名的常用方式)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在不涉及战争的性质和结果的情况下,仅就媒体对战况的预测,探究“卡扎菲格勒”的含义。
材料一: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德战争期间,希特勒北方集团军以兵力优势突破苏军抵抗后,侵入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湖一带。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1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872天。德军参战兵力有4个集团军、一个装甲集团军和部分空军。苏联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困斗争,终于挫败德军封锁,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到220~280公里外。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德国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目标。7 月17日,德军集中100多万优势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9月中旬攻入市内,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次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等全军覆灭,损失官兵近150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五则材料,简要概括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的特点。
材料一:拙政园池水面积占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材料二:网狮园以池水为中心,水面聚而不分,池周亭阁造型秀丽,石板曲桥,低矮贴水,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
材料三:环秀山庄,假山座座,池水弯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峥嵘雄厅;入其境,移步换景,变化万端。
材料四:怡园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
材料五: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林北面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极富山岛水乡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
“美林”每瓶10毫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小儿退热药,下表是该药说明书的一部分。
12岁以下小儿用量表
用 法
口服用量
年龄(岁)
一次用量(毫升)
1~5
5
6~12
10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林”的用量(用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邻居刘奶奶5岁的小孙女感冒,突然发热至38.9℃。她想给小孙女服点“美林”退热,以缓解症状。刘奶奶看不明白,拿着说明书来请你帮忙。你看了说明书后,问清楚刘奶奶的小孙女是5岁,你简洁地告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在阅读后谈谈有何发现。(至少两点)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剩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鸣响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人口的1/2800或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为响应9月22日的“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在9月16日举行“员工无车日活动”。
在活动当日,董事长陈光标为全体员工购置了200多辆自行车,亲自带领员工骑自行车上下班,并骑车走上街头,用实际行动呼吁和宣传“低碳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
为鼓励大家低碳绿色出行,董事长陈光标当日宣布:本企业员工骑自行车上班,路程在5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300元,10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600元。同时,为当日前来采访的记者每人赠送一辆自行车,让大家都能亲身体验并融入到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城市无车日活动中来。
“环保理念是行动出来的,我提议企业家朋友们都不要买大排量的车,即使买了,也争取少开。”活动当日,陈光标为了提倡“节能环保,造福子孙”,少用大排量汽车的理念,亲手将自己的一部还有3年才报废的大排量奔驰车当场销毁,还要求当日将公司的公务用车全部封存。
在活动最后阶段,陈光标还建议:提高油价50%、停车场停车费按每小时10至20元计费、车辆上牌费2.0排量以下10万,2.0排量到3.0排量之间30万,3.0排量到4.0排量之间40万,4.0排量以上收取50到80万上牌费,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和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鼓励大家“少开车、多骑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材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陈光标在这次宣传活动中的种种表现,有网友这样写道:“理念不错,做法太傻 。当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到人们不想开车的时候,人们自然不会去开车。”请你跟帖,
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以内)
10.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解释“和谐社会”的含义。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我们大家也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法治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准则,一切都依法行事;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创作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的“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中国的‘老玩意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材料,请你围绕“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一: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伟大的祖国将迎来她的六十三岁生日,普天同庆,举国同欢。某中学准备举办以“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大型摄影作品展,请你积极参与。下图是小张同学准备参展的作品,拍摄的是父亲和他两代人用过的照明灯具。请认真观察并思考,从这两张照片的对比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中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用精彩的语言介绍这座雕塑,并说说你对这座雕塑的寓意的理解。
(1)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针对“青春形象大使”的评选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一:今天下午,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年报》,成为该报青春形象大使。隋菲菲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敏锐、先锋的办报追求不谋而合。在未来5年内,隋菲菲将主要担负《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
材料二:在某大学“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的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我认为,要想成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之所以有“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提示,完成下面的题。
提示:香甜的瓜汁、可口的果茶、清爽的冷饮……随着夏天的来临,各种自制饮料的销售开始火爆。但是,经检验,部分自制饮料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1)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幅漫画的讽刺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记者在果茶店里询问加了哪些添加剂,有位老板理直气壮地说:“加什么样的添加剂,是我们的商业秘密,不能告诉你!”对这样的老板,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劝告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 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请你结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谈谈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 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论语》十则(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D.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公输盘不说
B.温故而知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有朋自远方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择其善者而从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文中的说法,我们每天要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多次反省,
告诫我们对所办之事进行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对友谊应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对学习知识应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则叙述了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
B.第⑤则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C.第⑧则讲为人处世之道,一个“恕”字可以终身受用。
D.《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的言论,表现了两千年前孔子的思想。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任用,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
C.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D.而后喻 喻:了解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
B.人恒过/国恒亡
C.百里奚举于市/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D.舜发于畎亩之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会有顺境,更会有逆境。逆境对人的磨炼是多方面的,孟子认为逆境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的意志进行磨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的身体方面进行磨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的行为进行扰乱,从而可以达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目的。(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先经受艰苦的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国家说到个人,这样文章的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晰。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公 输(节选)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B.请说之 说:解说
C.不可谓知类 类:类别
D.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绝尽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胡不已乎/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B.胡不见我于王/才美不外见
C.子墨子闻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D.子墨子起/起坐而喧哗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用“九攻”、“九距”来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___________”来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文章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句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四)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本在冀州之南/告之于帝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皆以美于徐公
C.达于汉阴/不求闻达于诸侯
D.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得过且过
B.吾与汝毕力平险/凶相毕露
C.寒暑易节/以物易物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不毛之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的观点鲜明:愚公应该移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①山是可移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持之以恒,山终有被挖平的一天。②移山有利,愚公一家深受阻塞之苦,搬掉两座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子孙后代带来莫大好处,这是深谋远虑之举。(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叩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于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五)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谋事在人
B.小大之狱/人间地狱
C.遂逐齐师/夸父逐日
D.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请见鲁庄公。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幸而最后虚心听取了曹刿的意见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取胜之道,曹刿一讲攻击的缘故,“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C.本文紧扣题目,详写了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略写了作战中的战术和战争的过程。
D.文章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政治条件,也说明抓住有利战机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六)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B.任意东西/词不达意
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C.皆生寒树/环滁皆山也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总写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异水”,先写“缓流”,突出澄澈,再写“急湍”,突出凶猛。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七)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C.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待
C.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D.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生不得其用的遭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食马者的无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其不幸的处境。(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八)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形影不离
C.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
D.可以调素琴/则素湍绿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B.有仙则名 名:出名
C.有龙则灵 灵:变得灵异
D.无丝竹之乱耳 乱:混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从三个方面写出陋室之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陋室环境之清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交往的人之优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陋室主人活动之高雅。(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并与古代德操傲岸的贤士之居室相类比,表达“陋室不陋”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作者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文章写山、水、龙、仙的句子,是用排比、起兴的修辞手法,引出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点明全文主旨——陋室不陋。
D.《陋室铭》的文体是“铭”,它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九)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新陈代谢
B.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朝晖夕阴
D.晦明变化者/以伤先帝之明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云归而岩穴暝/完璧归赵
B.颓然乎其间者/蔚然而深秀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曰醉翁也/公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叙写了四件事,请用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补写出其他三件事。
四件事:①滁人游;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文章第2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十)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濯清涟而不妖 妖:亲近而不庄重
C.不蔓不枝 蔓:生枝蔓
D.亭亭净植 植: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见解独到,生动地把三种人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出来。陶渊明独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世人喜爱牡丹,“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第1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2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进行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之又少啊!
C.作者以牡丹为正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君子洁身自爱的美德,同时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D.作者通过表达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和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十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
B.遂至承天寺 遂: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
B.念无与为乐者/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人、情、景合一的意境。先写因“__________________”勾起作者夜游的兴致,再以写实笔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澄澈的月光,最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对世人汲汲于名利而无人赏月的惋惜。(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十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臭味相投
D.主人日再食/再接再厉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俯身倾耳以请/战则请从
C.益慕圣贤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D.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克服“__________________”的困难,作者“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为了克服求师叩门的困难,作者“趋百里外”、“俯身倾耳以请”。他还“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着“__________________”走在“大雪深数尺”的路上,克服旅途之艰;他对同舍生“无慕艳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服了生活之苦。(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十三)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未百步辄返/饮少辄醉
B.波色乍明/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余之游将自此始
D.风力虽尚劲/故虽有名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膏微润 膏:肥料
B.呷浪之鳞 鳞:原指鱼鳞,这里代指鱼
C.柔梢披风 披:分散
D.汗出浃背 浃:湿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2段先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满井春色,接着用“______________”暗写自己的心情,然后详写满井春色,最后由满井春色归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先写北国早春没有春天的气息,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暗示出渴望出游的心情。
B.文章第2段是写满井景色特征,接着对之进行详细描写,逐层写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
C.作者在写景时处处使用比喻,形神兼备,写景中融入了作者洒脱的情怀。
D.文章既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也寄托了作者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寄寓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
(十四)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心不在焉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头偕老
C.是日更定矣/自以为是
D.湖中人鸟声俱绝/两败俱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 一:一个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尽力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还
D.客此 客:客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看雪时间及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雪后湖山封冻,一片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不同凡响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自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十五)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传一乡秀才观之
B.居庙堂之高/居安思危
C.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D.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看,作者这里的“古仁人之心”与“以物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以己悲”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而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
(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郡下,诣太守
B.王之蔽甚矣/横柯上蔽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王纳谏后有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其目的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效果。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
用语委婉,还要使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因起彷徨 因:____________
(2)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④,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①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②中外亲:表兄弟。③坏冢:荒墓。④卓:同“桌”。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云耕者入冢而得 得:____________
(2)公以百金答之 答: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故也,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 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晋代和尚支道林。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东阳时始总角 始:____________
(2)谢公语同坐曰 语: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臣愚患之 患:____________
(2)故曰:“自见之谓明。” 故: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之伐越,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后,你想到了与本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善用矛 善:____________
(2)一举而毙 毙: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鲍 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去:____________
(2)人具为说 具: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本 主 来 于 罝 中 得 鲍 鱼 怪 之 以 为 神 不 敢 持 归。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①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问涂焉 涂:____________
(2)黄帝再拜稽首 再: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异 哉 小 童 非 徒 知 具 茨 之 山 又 知 大 隗 之 所 存 请 问 为 天 下。
3.小童是如何指导黄帝治理天下的?(用自己的话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向许百金 向:____________
(2)许金而不酬 许: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他 日 贾 人 浮 吕 梁 而 下 舟 薄 于 石 又 覆 而 渔 者 在 焉。
3.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济阴贾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卫人束氏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①之。狸狌生子若②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_。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③。
【注释】①啖:吃。②若:及,至于。③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咸无所好 咸:____________
(2)束氏日市肉啖之 市: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南 郭 有 士 病 鼠 鼠 群 行 有 堕 瓮 者 急 从 束 氏 假 狸 狌 以 去。
3.狸狌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精美的膳食。膏,肥肉。粱,精米。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少提一剑去乡里 去:____________
(2)位极将相 极: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因 授 以 所 出 镞 命 藏 之 曰
3.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的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⑥,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公约之饭 之:____________
(2)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惟: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又 久 之 方 命 坐 果 蔬 皆 不 具 其 人 已 心 怪 之。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看出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⑤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从:纵。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大将军尝先出 尝:____________
(2)屏人论事 屏: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说明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快递与电子商务
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04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在丰台区的三个镇之间骑车跑上五六十公里,也只能揽来三四个快件。但如今,阴法勇每天只去一家企业收件。他说:“这家企业的网上购物生意,每天都能发七八十个快件。光这一家我就快忙不过来了。”
②
最早,民营快递的发展速度并不快。从2005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当年,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速递公司先后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推荐的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中的网购迅速成为这些大型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对一些小型快递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产生的业务量甚至占其业务总量的90%~100%。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近几年,快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首先,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急于抢占这个市场的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七八年前 ,北京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DDS快递公司甚至曾打出上海同城快递2.8元的超低价。这种情况导致快递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渐弱。先是DDS公司在业务激增的冲击下,因入不敷出倒闭。之后是去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递量,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造成混乱局面。
⑤其次,近两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扩大规模。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电子商务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货,导致中西部地区派送任务重,揽收收入低,派送不积极,涉及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的投诉居高不下。
⑥如今,快递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触角伸至快递业:有的入股快递企业,有的开始自建物流。今年初,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宣称将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上百亿元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专家预计,该平台一旦建成,对快递业将产生深远影响。总的来讲是会缓解快递业的供需矛盾。大量跨省快递将转变为同城快递,租不到飞机、火车而影响寄递速度的情况,以及长距离运输造成的快件损毁情况或将相应减少,网购快递服务质量也有望因此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加盟企业或将纷纷宣布独立,产业集中度也可能因此降低,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1.选文第②段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中加点的“甚至”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与选文⑥段表述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
A.快递业如果要持续发展,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服务质量不高。
B.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入股或自建物流的方式进入快递行业。
C.阿里巴巴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一旦建成,快递业的供需矛盾将不存在。
D.电子商务企业的加入,将导致快递业的格局发生改变。
(二)树轮密码
在科技考古中,树轮年代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木质疏密、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圆圈,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树轮可谓是一部承载了众多信息的科学“巨著”。
年轮可以说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记载自己年龄的一种独特方式。科研人员说,多数温带树种一年形成一个年轮,因此年轮的数目就表示树龄的多少;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干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域内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交叉定年。与其他定年方法相比,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某个季节。
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气候,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从而使树木形成宽窄不同的年轮。树木年轮定年准确,时间序列长,样本量多,环境变化指示意义明确,因此被视为推测气候环境的高精度资料。我们通过不同地区的树木年轮能读解出不同的信息,比如对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来说,较宽的年轮即意味着当年较多的降水;而对于寒冷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的树木来说,较宽的年轮意味着当年气候的温暖。因此利用树轮这一特点建立长时间序列的年轮年表,可据此总结出过去气候演变的特征和规律。重建过去气候形态,通过所建年表中较多的高频气候变化信息和较多的低频气候变化信息就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气候了。
科研人员研究重建了青海都兰县1176年的上一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从古木年轮重建的降水资料可以看出,60%的降水量重建值低于1940年以来的年降水平均值,可以推测过去相对干旱年份发生频率要比现在干旱年份发生的频率高。另外,在样本51AD-375AD和426AD-475AD中,有两个很长的干旱期。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移和这两个干旱期是基本一致的,这两个干旱期很有可能是当地农业经济转换成畜牧经济的一个环境动力。因此,树轮也储存着大量古代文化的记忆。
(选自2011年4月8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你从“树轮密码”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树轮年代学在科技考古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因为树轮在推断年代上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B.根据对应规律,用树木年轮的窄与宽可以推测出样本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自然降水的多与少。
C.古木的年轮是静态的,但科研人员通过古木年轮透露出的信息,可以获知古代气候变化的情况。
D.科研人员通过对青海都兰县的古木年轮的研究,发现历史上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徙很可能与当时干旱少雨有关。
(三)阳光与流感
①为什么冬季流感会大规模爆发并危及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
②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现在流行病学的一些研究给出了部分答案。原因之一是,由于冬季人们较少晒太阳,结果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造成抵抗力低,容易患流感。同时,晒太阳少也意味着无法充分利用太阳的杀菌功能,给了流感病毒进攻人的机会。
③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冬至后的那个月是流感和感冒最厉害的时期,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严重,严重时会置人于死地。对全球的流感疫情统计表明,平均每年死于流感和与流感相关的疾病的人数达100万。
④
早在1981年,英国流行病学家埃德加·霍普·辛姆普森就提出,流感的季节性高发病率可能与太阳辐射有关。只是当时几乎没有其他专业人员把这个假说当回事。但此后持续不断的证据显示,维生素D可能在人的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⑤今天,一些研究再次证明辛姆普森的流感季节性理论,而且有了更为深入的发现。美国加利福尼亚阿塔斯卡德罗州立医院的约翰·坎内尔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流感的各种研究结果的综合性调查,提出维生素D可能是冬季流感中重要的一环。比如,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和在克拉斯诺达重复的一项研究证明,接种了流感灭活疫苗的年轻男人在冬至后的冬季出现发烧和免疫反应的症状是他们在夏季时的8倍。这可能是在严寒的冬天人们晒太阳少,而在夏天晒太阳多,因而维生素D在冬天生成少的缘故。
⑥而在印度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低于每毫升10毫克的儿童比那些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高11倍。对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多项流感研究回顾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人们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鳕鱼油,可以减少患流感的几率。成年人以每日正常剂量服用鳕鱼油4个月以上,可减少50%的流感发病。
⑦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只要晒太阳就可以迅速并大量生成维生素D,以满足身体之需。比如,在夏季只进行几分钟的日光浴,人的身体就会制造出约2万国际单位(500微克)的维生素D。这种生产维生素D的机制对生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维生素D帮助人吸收钙,以制造骨骼和维持骨密度。同样,维生素D在免疫上的作用也是重要的。
⑧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维生素D的作用只是一种假说,需要双盲对照研究来证实。同时,冬季人们易患流感是有很多相关因素的。美国纽约医学院的退休教授埃德温·基尔本认为,冬季让人置身于许多与流感相关的因素中。比如,相对低的湿度形成了流感病毒最容易藏身的气溶胶,而且在户内的密集人群和设施中易于传播。即使在实验室中对小鼠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如拥挤和湿度,小鼠的流感也仍然存在着重要的季节因素,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的传播。
⑨但不管怎样,如果针对流感在冬季发生的几个要素来预防,就可能较大减少流感的发病。如勤开门、窗通风,多晒太阳(既补充维生素D,又帮助杀毒),食物多补充维生素D,有条件时尽量接种流感疫苗,平时多锻炼,提高抵抗力等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病。
(选自“半月谈”系列刊物《品读》,2011年第2期)
1.选文第④段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请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只要晒太阳就可以迅速并大量生成维生素D。
B.约翰·坎内尔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流感的各种研究结果综合性调查,提出维生素D可能是冬季流感中重要的一环。
C.目前,国际医学专家对引发冬季流感的病因已经达成共识。
D.由于冬季人们较少晒太阳,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造成抵抗力低,容易患流感。
(四)冷冻疗法挽救生命
①登山或潜水运动员都深知寒冷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然而,作为一种医学治疗手段,降低体温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在接受使用体外循环机进行的手术时造成脑部后遗症的风险。
②伴随心脏问题产生的是由于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缺氧5分钟就会给大脑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10分钟即可造成神经死亡。美国心脏学会建议,在手术中有控制地降低体温以减少脑部损伤。这种疗法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地把体温降至35摄氏度以下。因为体温每降1摄氏度,氧气的消耗量就会降低5%—8%。西班牙马德里心脏外科主任恩里克·罗德里格斯指出:“在所有使用体外循环机的外科手术中,我们都会用到适中的降低体温的做法,也就是说,降至28摄氏度至31摄氏度之间,以避免在出现危险时给大脑造成损伤。”
③此外,冷冻疗法可以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间。例如在成人主动脉切断或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中,需要完全中断血液循环。为此需要把患者的身体冷冻起来,使之接近冬眠状态。当体温降至20摄氏度的时候,医生有半小时的安全时间进行手术;当体温降至16摄氏度时,安全时间为40分钟至60分钟。心脏外科助理医师卡洛斯·莫拉莱斯指出:“体温降得越低,我们进行安全手术的时间就越充裕,成功的几率也更大。”
④但是,控制体温的同时,也蕴涵着一定的风险。冷冻疗法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手术后如何使体温回升。按照一般规则,如果身体被冷冻30分钟,那么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就将增加一倍。负责将血液重新灌注到血管当中的医师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使患者体温回升。如果体温在28摄氏度以下,那么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风险就会很高。恩里克·罗德里格斯说:“尽管这些威胁依然存在,但是目前医学界使用冷冻疗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可能出现的大脑水肿和血凝紊乱,因为低温破坏了血液蛋白。”重症监护室中的最大难题通常是痉挛和寒热增加的氧气消耗,以及患者免疫系统的改变。因此专家建议给接受了冷冻疗法的患者实施镇静辅助治疗,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在冷冻时间长达几天的情况下。
1.文章第②和第③段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冷冻疗法的用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可以将第④段调整到第②③两段之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术中,有控制地将体温降低到适中的温度,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的脑部损伤。
B.第④段中加点词“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使用冷冻疗法,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较长,产生心室纤维颤动的风险很高。
D.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缺氧时间越长造成的大脑损伤越严重。
第四章 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人格在上
梁 衡
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呈,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
③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④
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格魅力将大大超越其人其事本身的意义。毛泽东转战陕北,拄一根柳木棍子,在胡宗南大军的鼻子底下来去的那种从容;周恩来长年日理万机,内挤外压,那种无私无怨的大度;彭德怀在庐山一人独谏万言,拍案力争的骨气,这些都远远超出他们所为之事的意义而特别爆发出一种精神的冲击波和辐射力。我们还可以由此而上溯到辛亥义士林觉民在狱中与妻写绝笔书的慷慨;戊戌义士谭嗣同坐等清廷来拘捕,愿为变法做流血第一人的自豪;文天祥宁死不叛,丹心万代的正气,等等。这些都是做人之格,他们都是我们民族史上的灿烂明星。就是国外也有如布鲁诺那样宁肯捍卫科学而甘愿被教会处以火刑的英雄。他们的主要业绩仅仅是因为做成了某一件事吗?不是。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具体业绩时过境迁,反倒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他们所昭示的人格力量,人格的光芒却因时日的检验而愈显强大而永远照耀在我们身旁。当我们数典寻祖时,要感谢这一串串巨星为我们划出的精神轨迹。这时我们才真正地感觉到精神变物质是这样的具体,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一部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就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着人格精神的星座。不可想象,当历史长河中缺了这些人格坐标后,就如同缺了许多改朝换代、惊天动地、里程碑式的大事。当我们书写政治史、军事史、科学史,或从事文学创作,记录故事,塑造人物时,我们不该忘掉这一条隐隐存在又熠熠闪光的主线。
⑤事实证明,不但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社会学更是人学。当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他(她)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他可能是一位功臣。而当一个人只要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就是一个好人。这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圣人。这样的人历史所能奉献给我们的大约几十年或数百年才会有一个。但为人而求全,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最基本的还是先从人格做起,心诚则灵,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先成为一个在德行上合格的人。
(选自梁衡《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有删改)
1.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人格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格超越于外貌和知识技能的原因在于哪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使论证很有说服力。
B.第④段运用了排比、比喻、设问、对偶,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C.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D.文章首先论述了什么叫人格,然后论证了人格的意义,最后号召我们做人先从人格做起。
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①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②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③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⑤科学家以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才华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这种才华,他就没有资格享有科学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义、更加温暖。【B】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选自2010年11月30日《联谊报》,有删改)
1.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请从两方面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B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试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缺乏不惧流俗的勇气。
B.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是因为缺乏利益。
C.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一样大。
D.科学家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
(三)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滴答、滴答”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壳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得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时,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吗?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思维习惯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阅读选文第③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A____________
分析论述
B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壳容积的事例
论证方法:C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D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壳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3.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崔 宇
①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②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若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卡尔就是这样一个被毁的天才。少年卡尔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学习大学数学,11岁大学毕业。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他早日成名。然而不久,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做了办事员,远远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③教育抢跑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抢跑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对其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家长只有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讲究教子成才之术,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④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画师,当幼小的徐悲鸿要求学画时,父亲温和地拒绝了:“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先要好好读书。”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终成一代大师。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先了解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节选自《家长的革命》,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有改动)
1.作者认为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有何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第②段是怎样论述作者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提出“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其中“合适”的意思是,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B.教育孩子的道理跟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一样,要让其自然成长。
C.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强调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
D.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的原因是,父亲“一心想他早日成名”。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迟到的牵手
清扬婉兮
风来了。城市的风,从各条巷道各个角落匆匆奔至,厮绕纠缠,拥挤一如街道上的车和人。
母亲在看。看马路对面那家“大自在佛具店”,那是她想去的地方;看眼前的车水马龙,那是她必须穿越的一个阵。这条马路,北端斜斜伸向一条河。南头最近的十字路口也得走一刻钟。所以,母亲别无选择。
母亲来自伏牛山,那里满眼是绿树青山和各色庄稼,没有这么多的车和人。母亲说,车真多,这人咋都在街上哩?山村的路多是土路,坑坑洼洼,歪歪扭扭,近些年修得像模像样了,但也没有这么漂亮。母亲说,路真宽,真平,能照出车影儿了吧?
但这美丽的路,母亲显然不敢过。她站了许久,左右张望,没有一辆车为她停一停脚步。我就在母亲身边,我想牵上她的手,亲亲热热走过马路去,像别的母女那样。可是,母亲不看我,只看着马路,脸上有淡漠,还有倔强,如我幼时看惯的样子。而我,也一如幼时,只能看着她的手而已。牵手,于我们母女,生疏至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在故乡那个小盆地里,多的是大山小山沟沟坎坎,多的是黄土地乱石滩,独独缺乏温情。那里的孩子与田野上的花花草草,与满地跑的小猫小狗没有两样,都是望天收的自然生命。大人们忙大人的事,孩子们玩自己的,即使有时被指使干点儿大人的活,也没有手把手教这回事。也有被母亲拉了手扯回家的,但大抵是挨打的前奏,与牵手的柔情毫不相干。
在那些母亲中,我的母亲又是个性最刚的一个。她幼时失父,战乱年代携一弟一妹颠沛流离,稍稍大些就开始帮我的外婆撑起家门。在长辈之命、媒妁之言下,她嫁的是连看也不愿多看一眼的人,只能忍受着外人的嘲谑勉强度日。国家提倡婚姻自主后,她顶着依然保守的乡民们的诋毁,冒着族中长辈们的谩骂,毅然决然与我的父亲重组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她独自应付生产队的活儿,抚养我们姐弟五个,还得照应外婆一家人。白天干强壮男劳力的工作,晚上在油灯下纺棉、织布、缝衣服、做鞋子……再苦再难也要让家人体体面面地立于人前。长期的生活磨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母亲有了刚强的性格,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世方式。她克己,律己,做事力求完满,绝对不给人挑出错来。对自家孩子要求尤其严格,甚至于苛刻的地步,只要与人发生争端,千错万错都是自家孩子的错,不问缘由先打骂一番。所以,我们都很怕她。
我是老小,据说挨打最少。尽管如此,即便是跟了母亲去谁家吃酒席,我也是小心地跟在她后面,亦步亦趋,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差错。对于母亲的手,我只能远远观望,暗暗揣想;牵手,那是梦里也不敢企及的,不招来一顿责打就已经很是满足了。
那时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一切似乎理该如此。今天我却有些伤感了。母亲已经七十,我也不再是那个跟在母亲身后的小女孩了,岁月把一切掩埋在一个叫做七里坪的地方。
也许有些事已经改变了,在我所看不见的地方?譬如,父亲去世后,母亲偶尔流露的脆弱?譬如,这两年母亲渐渐显出的温情?老一辈的感情表达是典型中国式的,花落不闻,水流不动,深潭一般波澜不惊。
【A】母亲的手就在眼前,青筋暴露,皴皱瘦削,老人斑星星点点,或隐或现地昭示着苍老。这样的手,今生我还能再牵几次啊?还迟疑什么呢?我伸手过去,两寸,一寸……将要触到时,我的女儿喊了她外婆一声,母亲回过头来看向人行道。我的手偏离了方向。便就势搀住母亲的胳膊,心里同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B】“咋了?咋了?”母亲一边问我的女儿,一边使劲甩开我的手,用惯有的语气说:“哎呀,干啥哩?冇事儿,我冇事儿!”
母亲还是那个刚强的母亲,我怅然若失。
想起朋友介绍我看的一篇文章来,题目好像就叫“牵手”,大概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写的吧!也是过马路,也是牵手,原本是自幼与母亲牵手走惯了的,这一天却突然不肯再那样,因为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母亲的失落溢于言表,孩子尽收眼底,回顾十几年在爱中成长的点点滴滴,经过一番中国孩子常用的思想斗争后,孩子重与母亲牵手过马路,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
溪流永远急着奔向大海,浪潮却总想重回陆地。那个不知珍惜的孩子呵,那个柔情无限的母亲呵,那个可爱得令人神往的故事呵……想着这些,我笑了,笑自己已过而立却突然作小儿女状,矫情了些呵。
再注意母亲时,我看见她终于要过了。她小心地探出一只脚,像春汛时过村前那条翻水桥先试深浅一样,保持重心靠后,以便随时撤回。过了许久,没有发现什么危险,母亲便试着伸出另一只脚……一辆雪铁龙正好疾驶而过,那刺耳的尖叫声明显带着警告,把母亲吓得连连后退。我被母亲的神态吓得赶紧过去,忙乱中不觉伸出了双手,母亲一把抓住,立定身体,大大地喘了口气。女儿在一边笑起来,大约是笑外婆被汽车吓着。母亲也笑了,脸上讪讪的,还强自镇静着,但并没有松开我的手。
现在,母亲的手就在我的手中了,并没有文学作品里描述过无数次的那种柔滑——母亲老了——那手只是一味的干燥粗糙,刺刺的,但是很温暖,是血肉相连的那种暖,一直暖到心底最深处。
现在,我要过马路了,牵着我的母亲的手走我们的路了。真希望这马路再宽些再远些,让我牵着母亲长长久久地走下去,走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走出她艰辛的人生,走出一段细腻温情的晚年。
现在,我的右手牵着年迈的母亲,她的身体半倚着我,脚下亦步亦趋,正如一个需要扶持的孩子一般。我的左手牵着年幼的女儿,那是母亲和我血脉流向的又一个。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牵手的幸福却已满满的了。
现在,现在……我说不下去了!秋日暖阳里,我突然想流泪:可是,母亲呵,我情愿你不牵我的手,情愿依旧随在你身后,只要你依旧是那个倔强有力从容前行决不后顾的年轻的母亲!
(选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9期)
1.文中画线句子“牵手,于我们母女,生疏至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A。
母亲的手就在眼前,青筋暴露,皴皱瘦削,老人斑星星点点,或隐或现地昭示着苍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B“‘咋了?咋了?’母亲一边问我的女儿,一边使劲甩开我的手,用惯有的语气说:‘哎呀,干啥哩?冇事儿,我冇事儿!’”年老的母亲为什么要甩开“我”的手?而后文中母亲为什么又不再甩开“我”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标题为“迟到的牵手”,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神 泉
周克武
神泉是我们村的一口古井。
我小的时候,常听老辈子人念叨,还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一周姓男子从江西只身流落至我们村,凭一身精湛的裁缝手艺赚些银两,盖了几间瓦房,又在屋前掘了这口井。后来,他娶妻生子,儿孙满堂,渐渐繁衍成当地人丁最为兴旺的一大家族。族人们都说是甜润清澈的井水养育了周家,便尊称这口井为神泉。家乡一带的老百姓也将周氏家族称为“神泉周家”。
神泉坐落在我家老屋对面。井口呈四方形,麻石砌就的井壁上爬满了青苔。里面水清如镜,在阳光下轻轻划动水面,波纹荡漾,就像搅碎了一桶金子,星光点点,闪闪烁烁,有种炫目的美;捧一口,喝进嘴里,又有一种透心的甜。
村民们每天的生活几乎是从神泉边开始的。晨曦初露,人们便三三两两赶来打水,挑桶提罐,说说笑笑,络绎不绝。晨光里,桶桶罐罐撞击着井沿的麻石,发出声声脆响,仿佛清越的田园小调,悠悠缓缓地飘荡在山野的静空。
待到日上三竿,暖暖的阳光将溪畔垂柳悠长的倩影投射在井边,树上蝉鸣声声,绿荫里,上下屋场的姑娘嫂子、婆婆姥姥便围着古井,一面噼噼啪啪地捶衣,一面口无遮拦地闲聊:栏里的猪、园中的菜、自己的崽,谁家的婆婆与儿媳磕磕绊绊,哪个小寡妇勾引邻村的泥瓦匠……你一言,她一语,笑声、叫声、惊叹声,伴和着取水声、捣衣声,将泥土上的疲惫打发得无影无踪。日复一日,幽深的神泉里储满了家长里短的故事、柴米油盐的忧乐,还有女人们五彩驳杂的梦。
三伏天,地面在炽烈的太阳炙烤下如同烙铁,稻田里也干涸得绽开一条条浅白色的裂缝,古井里却总是一汪碧泉,盈盈满满。好心的人便在井边放一个木瓢。那些挑担的、推车的、南来北往的,汗流如注,喉干舌燥,立即停住脚,抓起木瓢,舀满水,咕噜咕噜一顿豪饮。片刻之间口舌生津,凉意习习;抹抹汗又匆匆赶路,脚底生风。
清甜的神泉滋养着一方乡亲,古井渐渐成了人们心中的图腾。每年秋收刚过,村里会举行隆重的掏井仪式。通常是先由一位年纪最长的老人在井边摆上供果,点燃香烛,三叩九拜祈求古井赐福降瑞。随之,在一阵鞭炮声中,大家便七手八脚将井水掏干,取出泥沙;末了再用布条把井沿擦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第二天,古井里又是一汪愈加清澈见底的甘泉。
村子里流传一种说法:掏井之后,谁能第一个喝上神泉,这一年会天降吉祥,好梦成真。情窦初开的姑娘便会起个大早,胸搭麻花辫,身着碎花衣,顺手在路边再掐朵野花插到头上,一个人悄悄溜至井边,俯下身子,抢先捧起神泉喝一口;然后双手托腮,临水自照,痴痴地想着自己心仪已久却又羞于启齿的那个男人。幽清幽清的井水里,很快便倒映出姑娘羞涩艳红的脸庞,连同她甜美的春梦,随着水波轻轻飘荡……
盈盈一古井,不知见证了多少乡邻的苦乐年华。
日子流水般过去,古井一直像远在乡下的一位慈祥的长者,让我有种割舍不下的惦记,总想再扑到它的身边,喝一捧甘洌的神泉,听一回家长里短的趣闻。曾经的那份滋味,愈是隔着岁月,愈是浓得化不开。
前些日子,我回到乡下,早早地吃过晚饭便直奔神泉边。手扶垂柳,定睛一看,期冀的心顿时有如失魂似的沉落。孩提时的蝉儿已带着它们的吟唱不知去向,古井像一个被遗弃的老妪,孤零零地蹲在小溪边。许是多年再没有人掏井,四周长满了杂草,水也变得混浊不清,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深褐色的碎屑。唯有溪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舞飞扬,像是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神泉边昨天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
我举目四望,一辆辆晚归的摩托驮着男男女女从我身边宽敞的水泥路上呼啸而过,远远近近是一幢幢精巧别致的“小二层”。眼前一座乳白色瓷片铺满墙壁的小楼房顶上,安装着锅式电视接收器。透过紧闭的铁栅栏大门,我清楚地看见院内种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位打扮入时的女人,一边用黑色胶皮管套在自来水龙头上漫不经心地浇花,一边用警惕的目光定定地盯着我这张陌生的面孔。铁门边,一只大黄狗张嘴吐舌,坐卧在斜阳里。
我不知所措,伫立在古井边。此刻,对面山顶的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首流行歌曲,歌声婉约柔靡:“昨晚的月亮昨晚的云,离开你,我的心一片怅然……”
1.从文章看,为什么“我们”村的古井叫做“神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古井像一个被遗弃的老妪,孤零零地蹲在小溪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倒数第二段有这样的句子:“透过紧闭的铁栅栏大门,我清楚地看见院内种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位打扮入时的女人,一边用黑色胶皮管套在自来水龙头上漫不经心地浇花,一边用警惕的目光定定地盯着我这张陌生的面孔。铁门边,一只大黄狗张嘴吐舌,坐卧在斜阳里。”此段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引用流行歌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做一棵城里的树
廖静仁
做一棵树,是土生土长在乡下的山野间好呢,还是被移植进城里好?就这么一个看似幼稚可笑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萦系,已经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直到数月前的一个傍晚,这个心结才算有所解开。
那是在年初,因应了居住的小区里一位做临时工老乡的邀请,出于礼貌,我陪他一并散步。老乡是一位老者,年过七旬有五,身板仍硬朗如壮年。若不是那两撇长长的眉毛染上了岁月风霜和宽阔的额头刻上的几道岁月沧桑,我还不好意思称他为老者呢。“我儿子和媳妇们全到上海那边打工去了,孙儿又进了村上专为外出务工家庭办的能寄宿的留守学校。我闲着也是闲着,老伴就催我进城来,算是来帮城里人做点杂事吧,反正又不指望能挣多少钱的。”老者自我介绍着,几句平实的话,令我心头一热。他来到城里,并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回家,而只是来帮一帮城里人。现在,他一天的杂活忙完了,见我独自在小区的园子里沉思踱步,便主动走过来,热情邀我到外面散一散步。当然了,他原话是说,“老乡,我们到马路上遛遛吧。这园子太小,路也太窄,要说散心,这里放不开呢。”或许,老者凭对风雨人生的阅历和经验,还真看出我心里有什么难解的结。
我们就这么随意地走着,沿着小区前宽广的芙蓉路,信步向北。其时,已是早春的黄昏。落日的余晖,渐渐被森林般繁密的高楼所吞噬,天空照例是灰蒙蒙的,看不见月亮,更看不到星星,电灯的白光从或远或近的楼房里泻出,令人目眩,令人身凉,令人心烦。“就在这里坐坐吧。”老者说。他一定是看透我的心思了,在公路右侧的一开阔地旁,老者“噗——噗——”吹开石凳上的尘埃,示意我一并坐下。这是一个刚修建不久,供行人小憩的去处。十多棵从乡下移植的大树,也不知是为了装卸方便还是另有其科技方面的原因,均被锯掉了树冠和树枝,如十多条伤残的汉子痴痴呆呆地立在公路的旁边。陪伴它们的,是几条冰冷的人造石凳。这些天来,我或上班或下班乘车在这条城市的主干线之一的路上经过,常看到的,便是四五条乡下来城里打工的汉子,七手八脚地摆弄着这些同样是从乡下来的大树,将它们移植到这公路的两旁……我摇着头叹息了一声,似是自言自语,又分明是说给老者听:“留在乡下的山野多好啊!自由自在,舒枝展叶,有鸟语蝉鸣伴着,有雾岚流云随着,何苦呢!”老者听着也就听着,不语,只望着我浅浅地笑了一笑。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袋细如丝缕的烟草,慢条斯理地卷上,然后再慢条斯理地点燃,又慢条斯理地抽着。我见他不吭声,猛然想到我刚才的话可能刺伤了他,便起身建议回家。谁知老者一把将我按住,“急什么嘛,赶着回去也未见得有宝贝可捡哩。”见我重又坐稳,老者这才接着我的话说:“树呀,一不恋熟,二不欺生,不管长在哪里,只要脚底下有土,头顶上有阳光雨露,就能扎根生存,就能舒枝展叶。贱命有贱福哩。”他忽然像一个哲人。兴许,人活着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老者比我年长,肯定比我懂得的道理多。也或许,那根本就不能用所谓的“道理”来概定,而是他健康人生的经验之谈。
那个傍晚,我们俩在石凳上坐了好久好久。遗憾的是,我至今也回忆不起,那个傍晚老者后来还跟我说了些什么。似乎说了很多很多,又似乎什么也不曾说过。
我很想弄一个明白,第二天下班回家,我没有忙着进屋与家人团聚,而是赶着去找老者,我要再同他去散步,跟他聊天,向他讨教。然而,值班的保安告诉我说,“你老乡已经回家了。”保安半生半熟的普通话里,夹杂着几许亲切的乡音,一看就知道亦是从乡下来城里打工的。他约莫二十五六岁,一脸的稚气和朴实,一对明亮的眸子充满了对城市的好奇。我怔了怔,就想,我自己当初进城时不也是这个年纪么?不也就是这个模样么?顿时就心生友爱,真想对跟前的保安说一声:“谢谢了,我的小兄弟!”但话到嘴边,我又噬了下去。老人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回去了,而保安年轻,来日方长,这棵浅根细枝的树或许今后会枝繁叶茂,我们交流的时间还多着呢。
时光飞逝,转眼便是盛夏。但我觉得,城里今年的盛夏似乎多了几许清凉;我照样天天看到,城市公路两旁或广场或花坛里那些从乡下山野间移植来的,被锯掉了树冠和树枝的大树挺立着,但我认为,它们到城里来,是因为城里少不得它们。过不了几个春天,它们一定能生长出浓绿的树冠,能舒展着青翠的树叶,并且会照样有着鸟语蝉鸣为之歌唱,有着雾岚流云为之舞蹈……
真的,我好想把自己的这些感受全告诉老者,然而,老者是不是还快乐地生活在老家呢?
老家,一个多么令人心动的字眼。
对于城里的树们来说,或许无所谓老家在哪儿。而对于我们,老家在乡下,不也将在这个城市么?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7年)
1.分析文中的老者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十多棵从乡下移植的大树,也不知是为了装卸方便还是另有其科技方面的原因,均被锯掉了树冠和树枝,如十多条伤残的汉子痴痴呆呆地立在公路的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一棵树,是土生土长在乡下的山野间好呢,还是被移植进城里好?”本文开头就提出了这个疑问,后来作者找到了答案,他的答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标题为“做一棵城里的树”,请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意 外
[德国]梅洛利
虽说二人世界的生活非常甜美,但将要到期的购房债务困扰着他们。昨晚,他们又为此吵了一架。但在餐桌上,塔玛拉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边吃边和丈夫商量:“威廉,我开车去一趟丹佛,找银行谈一次。如银行能同意我们分期付款,我们那笔债不难偿清,咱们也不必为此吵架了。”
汽车在一条僻静的大道上行驶,突然,塔玛拉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救人要紧!她赶紧停车。
那人在痛苦呻吟,就在塔玛拉伸手的一刹那,那人跃起,用手枪顶着塔玛拉:“别出声!我叫佐林,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快,开车!”
塔玛拉心中一惊。清晨,电台里说有个叫佐林的杀人犯从中央监狱逃出来。
车厢里响起轻轻的嗡嗡声。“什么声音?”“是无线电话。”佐林威胁道:“快接!放老实些!”话筒中传来威廉的声音:“塔玛拉,我为昨晚吵架的事向你道歉。你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快到丛林古堡了。咱们的小宝贝莎丽坦乖不?你替我好好地亲一亲她!”
汽车驶到加油站。“咱们该加油了。”塔玛拉说。歹徒瞅了一眼汽油计量表:“好吧,你待在车里,闭上嘴!”
歹徒冲着加油站的管理员叫道:“把油箱加满!”塔玛拉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警车驶来。
两名警察把车停在路旁,一边测试胎压,一边与管理员聊天儿。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汽车继续行驶,在路口遇上红灯,并行的车道上停满了各式轿车。这时,从左边的一辆车上走下一名男子,敲了敲塔玛拉的车窗。
“对不起,先生。”那人有礼貌地对歹徒说,“借个火,可以吗?”
歹徒正好从烟盒里取了支烟在点火,他无可奈何地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按车窗的升降钮。
就在这一刹那,那个人抓住歹徒的手腕,用枪顶住他的太阳穴:“别动,我是警察!”另一侧的车门被打开了,“别害怕,塔玛拉!”另一名警察对她说。
“谢……谢谢两位!”她噙着眼泪说。
“您该谢谢您的先生。”警察说,“与您通完电话,他就意识到出事了。我们的同事在加油站认出坐在您身边的正是越狱杀人犯佐林。塔玛拉太太,顺便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抓住杀人犯佐林的赏金相当高,我想,您正需要这样一笔钱吧?”
1.为什么威廉与妻子通完电话就意识到塔玛拉出事了?他可能会为警方提供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歹徒正好从烟盒里取了支烟在点火,他无可奈何地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按车窗的升降钮”,用词很有表现力,请评析一下“无可奈何”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玛拉为什么在加油站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情节的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
一天中午,保尔在铁路工厂接到一个电话,是丽达打来的。她说今天晚上有空,让他去继续学习上次那个专题: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晚上,他走到大学环路那栋房子的门口,抬头看了看,丽达的窗子里有灯光。他顺着楼梯跑上去,用拳头捶了一下房门,没有等里面应声,就走了进去。
丽达的床上,一般男同志连坐一下的资格都没有,这时却躺着一个穿军装的男人。他的手枪、行军背包和缀着红星的军帽放在桌子上。丽达坐在他的身旁,紧紧地拥抱着他。他们正兴高采烈地谈着话……丽达喜气洋洋,朝保尔转过脸来。
那个军人也推开拥抱着他的丽达,站了起来。
“我来介绍一下,”丽达一面跟保尔打招呼,一面说,“这是……”
“达维德·乌斯季诺维奇。”军人没有等她介绍,就大大方方地报了姓名,同时紧紧地握住了保尔的手。
“没想到他会来,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丽达笑着说。
保尔握手时的态度却很冷淡。一种莫名的妒意,犹如燧石的火星在他的眼睛里闪了一下。他看见达维德袖子上戴着四个方形组成的军衔标志。
丽达正想说什么,保尔马上拦住她说:“我是来告诉你一声,今天我要上码头去卸木柴,你别等我了……恰巧你这儿又有客人。好了,我走啦,同志们还在楼下等着呢。”
保尔突然闯进门来,又突然消失在门外。他的脚步声迅速地在楼梯上响着。下面大门“砰”的一声关上之后,就没有什么响动了。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中保尔的举动为什么有点反常,他后来是如何处理和丽达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如何评价保尔的前两次爱情的,试联系原著来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六八
朦胧的月下——
长廊静院里。
不是清磐破了岑寂,
便落花的声音,
也听得见了。
一六九
未生的婴儿,
从生命的球外,
攀着“生”的窗户看时,
已隐隐地望见了,
对面“死”的洞穴!
一七零
为着断送百万生灵,
不绝的炮声,
严静的夜里,
凄然的将捉在手里的灯蛾,
放到窗外去了。
(节选自冰心《繁星·春水》)
1.分析以上三首小诗表达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三首小诗反映出冰心在诗歌形式上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他现在毫不留情了,然而这是受了阎罗老子的督责之故,不得已也。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迎神时候的无常,可和演剧上的又有些不同了。他只有动作,没有言语,跟定了一个捧着一盘饭菜的小丑似的脚色走,他要去吃;他却不给他。另外还加添了两名脚色,就是“正人君子”之所谓“老婆儿女”。凡“下等人”,都有一种通病:常喜欢以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虽是对于鬼,也不肯给他孤寂,凡有鬼神,大概总要给他们一对一对地配起来。无常也不在例外。所以,一个是漂亮的女人,只是很有些村妇样,大家都称她无常嫂;这样看来,无常是和我们平辈的,无怪他不摆教授先生的架子。一个是小孩子,小高帽,小白衣;虽然小,两肩却已经耸起了,眉目的外梢也向下。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但不知何以相貌又和无常有这么像?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只得姑且置之弗论。至于无常何以没有亲儿女,到今年可很容易解释了;鬼神能前知,他怕儿女一多,爱说闲话的就要旁敲侧击地锻成他拿卢布,所以不但研究,还早已实行了“节育”了。
这捧着饭菜的一幕,就是“送无常”
。因为他是勾魂使者,所以民间凡有一个人死掉之后,就得用酒饭恭送他。至于不给他吃,那是赛会时候的开玩笑,实际上并不然。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有人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我还记得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小屋子里的一个男人,便自称是“走无常”,门外常常燃着香烛。但我看他脸上的鬼气反而多。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么?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
1.民间的百姓为什么喜欢无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对无常的喜欢,其本意是表达童年时的美好回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这样他俩又开始往前走,漫无目的地胡乱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不久,希望又开始复苏——它没有什么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希望的源泉还没有因时间和失败而消失时,它自然而然地要复苏。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琪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用多解释,蓓琪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整根蜡烛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节约着用。
又过了一会,疲乏开始袭上心头,可两个孩子尽力想置之不理,因为现在时间就是生命。他们连坐下来休息一下都不敢想。只要往前走,往一个方向或者无论是往哪边走都算是前进,有可能会有结果;但千万不能坐下来,否则等于坐以待毙,那么死神会降临得快些。
到后来,蓓琪柔弱的四肢再也支撑不住,她一步也走不动了。她坐在地上,汤姆也坐下来陪她休息。两人谈到家人、朋友、家里舒服的床铺,尤其是那灯光!蓓琪哭起来,汤姆想另换话题来安慰她,可是她已不止一次听到他这样鼓励,现在这些鼓励的话听起来倒像是在挖苦她。
(节选自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1.选文中汤姆和蓓琪被困山洞,他们后来是如何脱险的,在洞中还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在选文中的表现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试联系相关情节谈一谈他在全书中还有哪些品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获得自由后约两个星期的一天早上,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他们这么称呼他)来到我的寓所,只带了一个随身侍从。……他先是对我能获得自由表示祝贺。他说在这件事情上他自认为也有些功劳;不过他又说,要不是因为朝廷现在这个处境,我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获得自由。“因为,”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有两个党派一直在勾心斗角。一个党叫做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事实上,据说高跟党最合古法,但不论怎样,皇帝却决意一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只起用低跟党人。这一点你是一定觉察得到的,皇帝的鞋跟就特别的低,和朝廷中任何一位官员比,他的鞋跟至少要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约等于十四分之一英寸)。两党间积怨极深,从不在一块儿吃喝或谈话。据我们估算,特莱姆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要超过我们,但是权力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担心的是,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而正当我们内息方殷的时候,却又受到不来夫斯古岛敌人入侵的战争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帝国,据我们所知,他的面积与实力和我皇帝陛下治下的这个帝国及其他一些大国几乎不相上下。至于我们听你说到过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王国和国家,住着像你一般庞大的人类,我们的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宁可认为你是从月球或者其他某个星球上掉下来的,因为身躯像你这么大的人只要有一百个,短期内就肯定会将皇帝陛下领地上所有的果实与牲畜吃个精光。再者说,我们六千月的历史除了利立浦特和不来夫斯古两大帝国外,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其他什么地方。我下面要告诉你的是,这两大强国在过去三十六个月里一直在苦战。战争开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令者重罚。老百姓们对这项命令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这些叛乱大多都是由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国王大臣们煽动起来的。叛乱平息后,流亡的人总是逃到那个帝国去寻求避难。据估计,先后几次有一万一千人情愿受死也不肯去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关于这一争端,曾出版过几百本大部著作,不过大端派的书一直是受禁的,法律也规定该派的任何人不得做官。在这一切麻烦纷乱的过程中,不来夫斯古的帝王们经常派大使前来规劝,说我们在宗教上闹门户分立,违背了我们伟大的先知拉斯特洛格在《布兰德克拉尔》(即他们的《古兰经》)第五十四章中的一条基本教义。不过我们认为这只是对经文的一种歪曲理解,因为原文是:‘一切真正的信徒应在他们觉得方便的一端打破鸡蛋。’何为方便的一端呢?依我浅见,似乎只有听凭各人的良知了,或者由主要行政长官来决定。流亡到不来夫斯古的大端派深受其朝廷的信任,又深受国内党羽的秘密援助和怂恿,这样两个帝国之间就掀起了一场血战,三十六个月以来,双方各有胜负。这期间我们损失了四十艘主要战舰和数目更多的小艇,我们还折损了三万最精锐的水兵和陆军。据我们估计敌人所受的损失比我们的还要大些。可是他们又已经装备好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准备向我们发起进攻。陛下深信你的勇气和力量,所以才命我来把这件事说与你听。”
(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选文描述的是格列佛在哪个国家所经历的事情?他是如何到达这个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选文的艺术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当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
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你说是不是?
我的心眼倒好呢,连个小孙子都守不住。他病了,我没钱给他买好药,眼看着他死在我的怀里!甭说了,什么也甭说了!——茶来!谁喝碗热的?”
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联系全书,说说祥子为什么要咒骂刘四、杨太太、孙侦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祥子想:“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请联系全书谈一谈祥子为什么会这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
李逵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的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够拢身。那人便望肋下擢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那人怎生挣扎。
李逵正打哩,一个人在背后劈腰抱住,一个人便来帮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待李逵回头看时,却是宋江,戴宗。李逵便放了手。那人略得脱身,一道烟走了。
戴宗埋怨李逵说:“我教你休来讨鱼,又在这里和人打!倘或一拳打死了人,你不去偿命坐牢?”李逵应道:“你怕我连累你?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宋江便道:“兄弟,休要论口,拿了布衫,且去吃酒。”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要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裤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角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汉子!”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然也识得水,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底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
1.联系全书,说说李逵为什么和文中那人发生矛盾,那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点评选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和一种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在他周围,托尔斯泰的精神革命并没博得多少同情;它使他的家庭非常难堪。
好久以来,托尔斯泰伯爵夫人不安地观察着她无法克服的病症的进展。自一八七四年起,她已因为她的丈夫为了学校白费了多少精神与时间,觉得十分懊恼。
“这启蒙读本,这初级算术,这文法,我对之极端轻视,我不能假装对之发生兴趣。”
但当教育学研究之后继以宗教研究的时候,情形便不同了。伯爵夫人对于托尔斯泰笃信宗教后的初期的诉述觉得非常可厌,以至托尔斯泰在提及上帝这名字时不得不请求宽恕:
“当我说出上帝这名字时,你不要生气,如你有时会因之生气那样;我不能避免,因为他是我思想的基础”。
无疑的,伯爵夫人是被感动了;她努力想隐藏她的烦躁的心情;但她不了解;她只是不安地注意着她的丈夫:“他的眼睛非常奇特,老是固定着。他几乎不开口了。他似乎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
她想他是病了:
“据列夫自己说他永远在工作。可怜!他只写着若干庸俗不足道的宗教论辩。他阅览书籍,他冥想不已,以致使自己头痛,而这一切不过是为要表明教会与福音书主义的不一致。这个问题在全俄罗斯至多不过有十余人会对之发生兴趣而已。但这是无法可想的。我只希望一点:这一切快快地过去,如一场疾病一般。”
(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1.联系原书,说说托尔斯泰为什么令他的夫人烦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原书和选段,你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鲍西娅 那灯光是从我家里发出来的。一支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
尼莉莎 月光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瞧不见灯光。
鲍西娅 小小的荣耀也正是这样给更大的光荣所掩。国王出巡的时候摄政的威权未尝不就像一个君主,可是一到国王回来,他的威权就归于乌有,正像溪涧中的细流注入大海一样。音乐!听!
尼莉莎 小姐,这是我们家里的音乐。
鲍西娅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我觉得它比在白天好听得多哪。
尼莉莎 小姐,那是因为晚上比白天静寂的缘故。
鲍西娅 如果没有人欣赏,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群鹅的聒噪里歌唱,人家决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够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喂,静下来!月亮正在拥着她的情郎酣睡,不肯就醒来呢。(音乐停止)
罗兰佐 要是我没有听错,这分明是鲍西娅的声音。
鲍西娅 我的声音太难听,所以一下子就给他听出来了,正像瞎子能够辨认杜鹃一样。
罗兰佐 好夫人,欢迎您回家来!
鲍西娅 我们在外边为我们的丈夫祈祷平安,希望他们能够因我们的祈祷而多福。他们已经回来了吗?
罗兰佐 夫人,他们还没有来;可是刚才有人来送过信,说他们就要来了。
鲍西娅 进去,尼莉莎,吩咐我的仆人们,叫他们就当我们两人没有出去过一样;罗兰佐,您也给我保守秘密;杰西卡,您也不要多说。(喇叭声)
罗兰佐 您的丈夫来啦,我听见他的喇叭的声音。我们不是搬嘴弄舌的人,夫人,您放心好了。
鲍西娅 这样的夜色就像一个昏沉的白昼,不过略微惨淡点儿;没有太阳的白天,瞧上去也不过如此。
巴萨尼奥、安东尼奥、葛莱西安诺及侍从等上。
(节选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1.选段中,鲍西娅为什么要罗兰佐保守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选段中的鲍西娅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 础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1.(1)长风破浪会有时
(2)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3)学而不思则罔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2.(1)潮平两岸阔
(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5)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3.(1)云横秦岭家何在
(2)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5)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1)芳草萋萋鹦鹉洲
(2)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3)一鼓作气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1)悠然见南山
(2)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3)苟全性命于乱世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5)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6.(1)国破山河在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7.(1)归雁入胡天
(2)关关雎鸠
(3)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8.(1)东风无力百花残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草色入帘青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9.(1)提携玉龙为君死
(2)山随平野尽
(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10.(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4)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5)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1.(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蝉则千转不穷
(3)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4)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5)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二章 生字词及选词造句
(一)
1.(1)荣膺 (2)重蹈覆辙 (3)骊歌 (4)油光可鉴
2.示例:校运会的百米短跑比赛即将开始了。看台上,观众们将巴掌大的地方挤得水泄不通。大家群情激昂、人声鼎沸。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枪响的一刻。
(二)
1.(1)风尘苦旅 (2)禁锢 (3)睿智 (4)人声鼎沸
2.示例:小鸟天堂的大名家喻户晓。只要到了黄昏,各种鸟儿就群聚于此,唧唧喳喳地开着“商讨会”,怡然自得。
(三)
1.(1)嬉戏 (2)咀嚼 (3)汲取 (4)褴褛
2.示例:杜甫性情坚韧,少见颓唐。于写作孜孜不倦,故他的诗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美誉。
(四)
1.(1)羁绊 (2)吞噬 (3)荒谬 (4)味同嚼蜡
2.示例:精彩的辩论赛开始了。选手们一个个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只要发现了对方一丝的失误,就锲而不舍、穷追猛打。那扬扬自得的神态让人忍俊不禁。
第三章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组
1.B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作者是吴承恩”的“是”;C项搭配不当,应在“攻破甲队大门”前加主语“乙队”;D项后半句成分残缺,应为“是因为全体队员发扬了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2.C 解析:A项搭配不当,“花生”不是“省份”;B项语序不当,“学生非常受欢迎”应为“非常受学生欢迎”;D项否定不当,应删去“没”。
3.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发动了全校师生讨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否”;C项用词不当,“减少了一倍”应为“减少了一半”。
4.C 解析:A项语意矛盾,应删去“基本”;B项搭配不当,“三月的昆明”应改为“昆明的三月”;D项搭配不当,应将“水平”改为“能力”。
5.B 解析:A项不合事理,“凝视”不可能“从头到脚”;C项不合逻辑,应删去“将”;D项重复啰唆,应删去“非常”。
6.D 解析:A项缺主语,“从他的发言里”应改为“他的发言”;B项搭配不当且重复啰唆,应改为“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开支”;C项为一面对两面,应删去“否”。
7.D 解析:A 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上“而努力”;B项语序不当,应将“会给每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与“铭记在作者的心里”调换位置;C项否定不当,应将“防止”改为“保证”或将“无”改为“出现”。
8.A 解析:B项主宾搭配不当,应将“描绘的”改为“描绘了”;C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通知”;D项语序不当,应将“充分的”移到“结合”前,且改为“充分地”。
B组
9.D 解析:D项一面对两面,应把“随地吐痰”改为“是否随地吐痰”。
10.D 解析:D项语意重复,“报告”和“讲座”是同一个意思,应删掉其中一个并删去“和”。
11.B 解析:B项的问题在于滥用介词“经过”、“使”,从而让句子没有了主语,可删去后面的“使”。
12.C 解析:C项语序不当,应是先“发现”后“解决”。
13.D 解析:D项为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既然”改为“如果”。
14.C 解析:C项概念混杂,应将“和团员”删去。
15.C 解析: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行为”。
16.D 解析:D项成分残缺,应在“城市”后加上“的称号”。
第四章 材料探究
1.示例:只因要“献礼”,“鲁班奖”又蒙羞。(意近即可)
2.示例: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电视连续剧则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为壮士、英雄。
3.示例:机遇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对成功的影响极大。我们抓住了机遇就等于抓住了获得巨大成功的机会,否则可能会遗憾终生。(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
4.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侵略国的军人死亡人数基本多于平民死亡人数。(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
5.示例:①战争将以北约和反对派的失败而告终;②反对派可能在的黎波里城外长期受阻而终被击溃;③反对派也可能在的黎波里陷入巷战而遭受重大伤亡。(言之成理即可)
6.示例:苏州园林在布局上大都依水造景,将小桥、楼阁、亭台轩榭、花草树木、假山等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美丽如画,从而使佳景层出不穷,突出了苏州水乡的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7.(1)示例一:1~5岁口服5毫升,6~12岁口服10毫升。示例二:小儿年龄越大,用量越多。示例三:6~12岁小儿用量应比1~5岁小儿增加5毫升(一倍)。
(2)示例:刘奶奶,请您给她口服瓶子中的一半就可以了。
8.示例:①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差距很大;②日本这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比我们这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更深刻、更细致、更具体;③跟日本这个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对历史的耻辱记忆得不够深刻。(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
9.(1)示例: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为响应“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于9月16日举行“员工无车日活动”。
(2)示例一:我反对这一做法。把好端端的车子砸掉,本身就有悖低碳。显然,对资源的节约,是低碳的应有之义,把还有使用价值的车子砸掉,造成巨大浪费,如网友所说,“暴殄天物啊!把车卖了捐出去也比砸了强。”
示例二:我支持这一做法。陈光标响应无车日的活动,倡导低碳出行,值得肯定。即便是一场秀,那也秀得漂亮,同时希望有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也能如此一“秀”。
10.示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基本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意思对即可)
11.示例:①“中国的‘老玩意儿’”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②“中国的‘老玩意儿’”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或:“中国的‘老玩意儿’”是吉祥象征物)。
12.示例: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13.(1)示例: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一座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意为“不要暴力”。
(2)示例:它的构思与造型十分奇特,是一支枪管扭曲打结的手枪,寓意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4.示例:一是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15.示例:①食品安全确实存在问题;②少数媒体片面宣传和夸大食品安全问题;③行政部门已经对食品领域黑心者实施监测打击。
16.(1)示例:满脑子都是金钱(一心只想着钱)的某商家正在往一杯新鲜瓜汁中倾倒非法添加剂。(意思对即可)
(2)示例:讽刺了那些不良商家一味追求利润(金钱)而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的丑恶行径。(意思对即可)
(3)示例:老板,你这种做法是非法的。所谓商业秘密不是你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理由,只有守法经营,你的商品才能赢得顾客的青睐!(回答合理即可)
17.(1)示例: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示例:核能是人类新近开发出的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以及今年3月11日日本9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在用它来为我们造福的同时,还得努力规避它的风险。
18.(1)示例:老友的困惑(或:如此“兄弟”、发迹之后“翻脸”)(意近即可)
(2)示例:讽刺有些人发迹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丧失了以前淳朴的品性。(意对即可)
第二部分 阅 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
1.(1)D 解析:A项两个“行”均为“行走”之意;B项两个“省”均为“反省”之意;C项两个“诲”均为“教导”之意;D项第一个“知”是通假字,通“智”,第二个“知”是“知道”的意思。
(2)B 解析:A项两个“说”均为通假字,通“悦”;B项第一个“故”是“旧的知识”的意思,第二个“故”是“所以”的意思;C项两个“自”均为“从”之意;D项两个“善”均为“好的”之意。
2.(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2)只学习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学习,就会精神困倦而无所得。
(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3.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4.D 解析:《论语》不仅记录了孔子的言论,也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言论。
(二)
1.(1)A 解析:A项“举”是“被选拔、被任用”的意思。
(2)D 解析:A项两个“劳”都是“使……劳累”的意思;B项两个“恒”都是“常常”的意思;C项两个“市”都是“市集”的意思;D项第一个“发”是“被任用”的意思,第二个“发”是“启发”的意思。
2.(1)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使他们的内心惊觉,使他们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能力和素养。
(2)这样以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4.C 解析:C项“从国家说到个人”应是“从个人说到国家”。
(三)
1.(1)C 解析:C项中的“类”意为“事理”。
(2)B 解析:A项两个“已”都是“停止”的意思;B项第一个“见”是“引见”的意思,第二个“见”是“显露”的意思;C项两个“子”都是“夫子、先生”的意思;D项两个“起”都是“站起来”的意思。
2.(1)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呢?
(2)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3.攻械尽 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4.C 解析:C项公输盘不是主动,而是被动,或者是为了推脱责任而带墨子去劝说楚王的。
(四)
1.(1)D 解析:A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这件事”;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到”,第二个“于”也是介词,表比较,“比”;C项第一个“达”是动词,“达到”,第二个“达”是形容词,“显达”;D项两个“已”都是动词,“停止”。
(2)A 解析:A项第一个“且”是“将近”的意思,第二个“且”是“暂且”的意思;B项两个“毕”均为“全部”的意思;C项两个“易”均为“交换”的意思;D项两个“毛”均为“草木、植物”的意思。
2.(1)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冬夏换季(一年的时间),才往返一次。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4.B 解析:B项“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不对,作者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突出愚公的精神。
(五)
1.(1)D 解析:A项第一个“伐”是“讨伐”的意思,第二个“伐”是“砍伐”的意思;B项第一个“加”是“虚报”的意思,第二个“加”是“益处、好处”的意思;C项第一个“安”是“养”的意思,第二个“安”是“怎能”的意思;D项两个“辙”都是“车辙”的意思。
(2) B 解析:A项两个“谋”都是“谋划”的意思;B项第一个“狱”是“案件”的意思,第二个“狱”是“监狱”的意思;C项两个“逐”都是“追赶”的意思;D项两个“靡”都是“倒下”的意思。
2.(1)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件件)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2)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枯竭了。
3.齐师伐我 彼竭我盈 辙乱 旗靡
4.C 解析:C项“作战中的战术”不是略写,是详写。
(六)
1.(1)D 解析:A项第一个“负”是“凭依”的意思,第二个“负”是“背”的意思;B项第一个“意”是“心愿”的意思,第二个“意”是“意思”的意思;C项第一个“息”是“平息”的意思,第二个“息”是“叹息”的意思;D项两个“甚”都是“比”的意思。
(2)C 解析:A项第一个“绝”是“独一无二”的意思,第二个“绝”是“断、停”的意思;B项第一个“上”是“向上”的意思,第二个“上”是“在上面”的意思;C项两个“皆”都是“都”的意思;D项第一个“百”是数量词,第二个“百”是“众多的”的意思。
2.(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似飞奔的骏马。
(2)蝉长久不停地叫着,猿也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3.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千丈见底
4.B 解析:B项“拟人”不对,只运用了比喻和夸张。
(七)
1.(1)D 解析:A项第一个“能”是“才能”的意思,第二个“能”是“能够”的意思;B项第一个“策”是“驱赶”的意思,第二个“策”是“马鞭子”的意思;C项第一个“尽”是“吃完”的意思,第二个“尽”是“竭尽”的意思;D项两个“食”都通“饲”,“喂”的意思。
(2) B 解析:B项的“等”是“相同、同等”的意思。
2.(1)想要和平常普通的马一样尚且达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昵?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4.D 解析:作者的观点是不缺人才,只是缺乏识别人才的人。
(八)
1.(1)B 解析:A项第一个“是”是判断动词,第二个“是”是“这”的意思;B项两个“形”都是“身体”的意思;C项第一个“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标志;D项第一个“素”是“不加装饰”的意思,第二个“素”是“白色”的意思。
(2) D 解析:“乱”是使动用法,是“使……乱,扰乱”的意思。
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B 解析:文章是用对偶、比兴的修辞手法,不是排比、起兴。
(九)
1.(1)C 解析:A项第一个“陈”是“陈列”的意思,第二个“陈”是“陈旧”的意思;B项第一个“名”是“取名、命名”的意思,第二个“名”是“说出”的意思;C项两个“朝”都是“早晨”的意思;D项第一个“明”是“明亮”的意思,第二个“明”是“明智”的意思。
(2)B 解析:A项第一个“归”是“聚拢”的意思,第二个“归”是“归还”的意思;B项两个“然”都是“……的样子”的意思;C项第一个“意”是“情趣”的意思,第二个“意”是“情态表情”的意思;D项第一个“故”是“所以,因此”的意思,第二个“故”是“原因”的意思。
2.(1)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就是醉翁亭。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3.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4.B 解析:B项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而非写作本文的原因。
(十)
1.(1)B 解析:A项第一个“独”是“只,唯独”的意思,第二个“独”是“一个”的意思;B项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C项第一个“鲜”是“少”的意思,第二个“鲜”是“新奇”的意思;D项第一个“宜”是“应当”的意思,第二个“宜”是“适宜的措施”的意思。
(2)B 解析:B项“妖”是“美丽而不端庄”的意思。
2.(1)我唯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欢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的吧。
3.花之隐逸者 花之富贵者 花之君子者(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C 解析:C项“以牡丹为正衬,以菊为反衬”应是“以牡丹为反衬,以菊为正衬”。
(十一)
1.(1)A 解析:A项“念”是“想到”的意思。
(2)B 解析:A项两个“户”都是“门庭”的意思;B项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以……为乐”的意思;C项两个“盖”都是“大概”的意思;D项两个“但”都是“只是”的意思。
2.(1)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2)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吧。
3.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C 解析:C项两个“乐”的意味不相同,苏轼的“乐”是个人的快乐,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
(十二)
1.(1)A 解析:A项两个“若”都是“好像”的意思;B项第一个“腰”是“腰佩”的意思,第二个“腰”是“腰间”的意思;C项第一个“臭”是“香气”的意思,第二个“臭”是“气味难闻”的意思;D项第一个“再”是“两次”的意思,第二个“再”是“又一次”的意思。
(2)D 解析:A项第一个“至”是“周到”的意思,第二个“至”是“到”的意思;B项第一个“请”是“请教”的意思,第二个“请”是“请求”的意思;C项第一个“道”是“学说”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说出”的意思;D项两个“被”都通“披,穿”的意思。
2.(1)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我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穷冬烈风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B 解析:B项“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错,不是“害羞”而是“敬畏”。
(十三)
1.(1)A 解析:A项两个“辄”都是“就”的意思;B项第一个“乍”是“开始”的意思,第二个“乍”是“突然”的意思;C项第一个“始”是“才”的意思,第二个“始”是“开始”的意思;D项第一个“虽”是“虽然”的意思,第二个“虽”是“即使”的意思。
(2)A 解析:A项“膏”是“肥沃”的意思。
2.(1) 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经常有。
(2)(我)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而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3.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C 解析:C项“处处使用比喻”错,写景时用了比喻,不是处处都用比喻。
(十四)
1.(1)D 解析:A项第一个“焉”是“哪能”的意思,第二个“焉”是“这里”的意思;B项第一个“白”是“酒杯”的意思,第二个“白”是“白色”的意思;C项第一个“是”是“这”的意思,第二个“是”是“正确”的意思;D项两个“俱”都是“全、都”的意思。
(2)A 解析:A项的“一”是“全”的意思。
2.(1)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迹鸟声都没有了。
(2)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山和水,天上地下全白了。
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D 解析:D项“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错,应是“侧面描写”。
(十五)
1.B 解析:A项第一个“观”是“景象”的意思,第二个“观”是“看”的意思;B项两个“居”均为“处于”的意思;C项第一个“或”是“有时”的意思,第二个“或”是“或许”的意思;D项第一个“极”是“到,直通”的意思,第二个“极”是“极点”的意思。
2.(1)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A 解析:全文的中心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六)
1.C 解析:A项第一个“及”是“比得上”的意思,第二个“及”是“至,到达”的意思;B项第一个“蔽”是“受蒙蔽”的意思,第二个“蔽”是“遮蔽”的意思;C项两个“诚”都是“确实”的意思;D项第一个“孰”是“仔细”的意思,第二个“孰”是“谁,哪一个”的意思。
2.(1)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2)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让我听到的,授给下等奖赏。
3.①门庭若市 ②时时而间进 ③虽欲言,无可进者
4.C 解析:C项“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不对,原文无此意。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1.(1)于是。 (2)曾经。
2.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就返回了,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3.正直谦虚、坚忍不拔。
4.率性而为、高尚有节。
【参考译文】
王子猷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一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就返回了,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二)
1.(1)获得,得到。 (2)答谢。
2.(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3.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4.待人宽厚。
【参考译文】
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个亲戚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荒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魏公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于是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衣服覆盖着,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饮酒,劝客。不一会儿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魏公却不慌不乱,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三)
1.(1)才。 (2)告诉(或:对……说)。
2.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①新病起;②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4.示例: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最纯洁、最真诚。(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支道林和尚去拜访谢安。当时东阳太守谢朗还年幼,病刚好,身体还禁不起劳累,和支道林一起清谈,终于弄到很累的地步。他母亲王夫人在隔壁房中听见这样,就一再派人叫他回去,可是太傅谢安把他留住。王夫人便只好亲自出来,说:“我早年寡居,一辈子的寄托,只在这孩子身上。”于是流着泪把儿子抱回去了。谢安告诉同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情意很激愤,很值得传诵,可惜没能让朝官听见!”
(四)
1.(1)担心。 (2)所以。
2.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
3.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开始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是,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见楚庄王又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参考译文】
楚庄王想进攻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庄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强。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叫做明智。”
(五)
1.(1)擅长。 (2)杀死。
2.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
3.弓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
4.做事要善于使用智谋,遇事要动脑筋。
【参考译文】
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手,擅长使用矛,远近的人都佩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小偷也擅长击刺,常常蔑视官军,只是与这位弓手技艺不相上下,说:“(如果)见到他,一定要和他决一死战。”一天,弓手因事来到村里,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拖矛来斗,观看的人围得像墙一样。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弓手突然对小偷说:“县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强盗说:“好。”弓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将他刺死了,大概是趁空隙攻击。
(六)
1.(1)离开。 (2)详细。
2.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3.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4.示例: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人设下绳网想捕获獐子,套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走了獐。过路人想想觉得太不仁义,就把带着的咸鱼放一条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回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奇怪地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去。于是,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好了,就更说这神特别灵。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起原因,村里人就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人说:“这是我的咸鱼呀!哪里有什么神灵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七)
1.(1)通“途”,路。 (2)两次。
2.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3.示例:对有损国家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4.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参考译文】
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知道。”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知道。”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了不起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少年说:“治理天下的人,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也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马罢了。”黄帝听了拜了两拜,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牧童为“天师”而退去。
(八)
1.(1)刚才。 (2)答应。
2.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3.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4.不信守承诺、贪财吝啬。
【参考译文】
济阴郡的商人,渡河时船沉了,(危急中)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哭喊着。有个渔夫驾着船去救他,还没到他身边时,商人就急忙喊道:“我是济阴郡的世家大族,你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用船把他救上陆地以后,商人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
渔夫问他:“刚才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现在却只给十两,难道不是不可以吗?”那商人马上生了气变了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一天之内能有多少收入呢?而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金子,还觉得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而下,船触礁又翻了,而那位渔夫也在那里。有人便问他:“你怎么不去救救他呢?”渔夫说:“这就是那个答应给我百两金子却又不兑现的人。”渔夫站在那里看着那条翻了的船往下沉,(过了一会儿)商人和船就沉到江中去了。
(九)
1.(1)都。 (2)买。
2.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3.以啖肉故(生活过于安逸,不愁生计)。
4.示例:(1)过分的享受、过度的溺爱,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2)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3)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消磨人的意志。
【参考译文】
卫国有个姓束的人,他对于全世间的东西都不爱好,只爱好养猫。猫是捕鼠的动物,他家已经养到了一百多只,家里周围所有的老鼠将要被猫捕完了。猫没有吃的了,饥饿得整天嗥叫。束氏每天到集市上买肉喂它们。猫生了儿子又生了孙子,因为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老鼠,只知道饿了就叫,一叫就得到肉吃。吃完肉就懒散地走走,非常快乐自在。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正遭鼠患,老鼠成群地跑来跑去,有的甚至落入缸里去了,读书人急忙到束氏家借了猫。
猫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高地竖立着,眼睛突露像黑漆一样贼亮,还有红色的胡须,又发出吱吱的乱叫,猫以为老鼠是奇怪的东西,在缸沿上随着老鼠转来转去,却不敢下去捉老鼠。读书人非常生气,就把猫推了进去。猫十分害怕,对着老鼠大叫。过了一会儿,老鼠估计猫没有其他的技能,就去咬猫的爪子,猫吓得奋力跳出了缸。
(十)
1.(1)离开。 (2)至,到,达到。
2.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3.提示: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4.提示: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须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参考译文】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达到将相之高,其中脱离险境,生存下来(的情况)不止一次,被利箭射进骨头又取出的情况有上百次。”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命令他们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十一)
1.(1)代词,代萧氏子。 (2)只。
2.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王安石待客。
4.节俭,不铺张浪费。
【参考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猪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十二)
1.(1)曾经。 (2)使退避。
2.于是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
3.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因此“大惊”。
4.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
【参考译文】
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过了一会,(王敦的参军)
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中,便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子,却见王羲之流着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第三章 说明文阅读
(一)
1.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是电子商务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
2.删掉不好。“甚至”在句中强调了快递公司打出的价格低得不可思议,删去后则变成对快递公司报价的客观介绍,与原意不符,“甚至”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C 解析:“快递业的供需矛盾将不存在”错,应是“将会缓解快递业的供需矛盾”。
(二)
1.作诠释,准确具体地揭示出年轮的含义。
2.用树轮定年可以精确到年,甚至某个季节;从树轮宽窄可以看出古代生长这些树木地区的气温、降水等气候信息;树轮里储存着大量古代文化的记忆。
3.B
(三)
1.示例一:“流感的季节性高发病率可能与太阳辐射有关”中“可能”表示推测,并无肯定,意思是太阳辐射可能会降低流感的季节性高发病率,但不是确定因素,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示例二:“只是当时几乎没有其他专业人员把这个假说当回事”中“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绝大多数,不是所有的,意思是绝大多数专业人员都没把这个假说当回事,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维生素D含量越高,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越小。
3.C 解析:对引发冬季流感的病因并未达成共识。
(四)
1.可以减少因为脑部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可以延长手术安全时间。
2.不可以。因为第②③两段说的是冷冻疗法的用途,第④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控制体温的同时所蕴涵的风险,第②③两段与第④段在顺序上具有逻辑关系。如果调整顺序,就显得逻辑混乱。
3.C 解析:使用冷冻疗法,如果体温在28摄氏度以下,那么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风险就会很高。
第四章 议论文阅读
(一)
1.(1)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2)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3)人格是信念,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2.A 解析:主要使用比喻论证。
3.示例一:成绩差的同学,应该认识到学习是有差异的,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习不断进步,不丧失自己的自信心,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
示例二:人际交往差的同学,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消除自己的自卑心,培养自己勇敢的精神。
示例三:家境贫穷的孩子,应该认识到贫穷不是错,养成良好的心态,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
1.(1)没有利益;(2)风险很大。
2.A处:具体论证了“中国科学家具有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或:中国科学家是有智慧的)”,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B处: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科学家既需要专业技能又需要公共精神,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3.C 解析:原文是“大不一样”。
(三)
1.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B:引用卡耐基的话 C:举例论证 D: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2.A 解析:B项是不会变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C项错在“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D项不是“不懂得坚持”,而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3.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四)
1.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
2.首先,以万物的生长规律作比喻,论证不当的教育会偏离培养的轨道。然后举卡尔的事例从反面加以证明。
3.A 解析:B项缺少“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C项是道理论证;D项原因是“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
1.因为长期的生活磨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母亲有了刚强的性格,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世方式。她克己,律己,做事力求完满,绝对不给人挑出错来。对自家孩子要求尤其严格,甚至于苛刻的地步,孩子们都很怕她,所以,牵手于“我们”母女很生疏。
2.此句运用了外貌描写,详细描写了老年母亲的手,突出了她的手的苍老,表现了母亲为家庭和子女操劳一生,才有了这样的一双手。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怜爱之情。
3.母亲一生刚强,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她习惯性地甩开“我”的手。到后文,母亲回到了现实,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衰老,所以,不再甩开“我”的手。
4.本文的标题为“迟到的牵手”,蕴涵着作者对母亲勤劳一生的无限感激和怜爱之情。
(二)
1.①养育了一个家族。②井美泉甘。③见证了乡邻的苦乐年华。④成为人们心中的图腾。
2.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事物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给人带来伤感之情。
3.此段描写,意在与前文作对比,突出表现对过去的神泉时代温暖的人情的怀念,对现在的神泉时代人情冷漠的惆怅。
4.①婉约柔靡的流行歌曲“昨晚的月亮昨晚的云,离开你,我的心一片怅然……”
表达的是怅然之情,这与作者面对神泉的现状而产生的情感是一致的。②作者巧妙借助对面山顶的高音喇叭里的流行歌声收束全文,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流行歌曲反映出时代特点,表明旧事物退出历史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答出2点即可)
(三)
1.睿智、乐观。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从乡下移植到城里的大树被锯掉树冠和树枝的惨状,表达了作者从乡下来到城里后,对如何生活的迷惑。
3.在乡下当然好,但是,移植到城里,也应该能很好地生存。
4.暗示了作者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改革转型时期农民进城后的心态和命运的思考。他认为,农民应该也能够适应城市生活,他们也将在城市生根、发展。
(四)
1.第一问:他们过着“二人世界”的生活,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孩子,所以,当威廉先生听到妻子塔玛拉要他“好好地亲一亲”“咱们的小宝贝”时,他就意识到塔玛拉出事了。第二问:他可能为警方提供的信息有:他与塔玛拉为债务吵架(从小说末句可知);塔玛拉的目的地(或:行车路线);被劫持的地点;汽车款型(或:颜色);汽车牌号等。(答出3点即可)
2.“无可奈何”一词表现了歹徒不愿意冒与陌生人接近的危险,但是又不能做出违背常识的举动引起警察怀疑的矛盾心情。
3.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是为了引起警察的注意从而抓捕佐林。
4.①塔玛拉在去丹佛的路上,意外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②当塔玛拉救助“病人”时,却意外地遭到此人的劫持;③塔玛拉意外地发现劫持她的正是电台里说的越狱杀人犯佐林;④在行车途中接到丈夫威廉的电话,意外地获得传达求救信息的机会;⑤他们根本没有孩子,塔玛拉却意外地要丈夫亲一亲“咱们的小宝贝莎丽坦”;⑥警察利用借火点烟的机会,抓住了杀人犯佐林,解救了塔玛拉;⑦塔玛拉意外获得了一笔赏金,这正是他们家所需要的。(答出3点即可)
第六章 名著阅读
(一)
1.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认识了共青团省委委员丽达,跟着她学习党史,渐渐地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选文中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一头扎进工作中。
2.保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伟大的理想,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爱情,他的这种做法,是在特定年代的特殊做法,我们不一定要效仿他,但是,保尔伟大的理想主义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
1.第一首诗,赞颂了大自然的美;第二首诗,启发人们思考生与死的关系;第三首诗,抒发对战争导致生灵涂炭的抗议,并表达一种爱护一切小生灵的博爱思想。
2.在艺术形式上,冰心的小诗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三)
1.民间的百姓喜欢无常,主要在于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
2.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对无常的喜欢,其本意并非是表达童年时的美好回忆,而是表达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对黑暗社会的绝望,对人世不平的愤慨,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四)
1.汤姆后来拉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一个出口。他们在洞中还看见了印第安·乔。
2.汤姆在选文中能够处乱不惊,从容镇定,他懂得节约蜡烛,并尽力去寻找出口,还能够关心并安慰弱小的同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汤姆在全书中还有勇敢、坚持正义的美德,如他能够勇敢地站出来说出凶杀案的真相。
(五)
1.这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经历的事情。格列佛受“羚羊号”船长的雇请,乘船到太平洋一带航海。因遇风暴,“羚羊号”触礁沉没了。他和五个水手跳入救生艇中逃生,可是半途那艇也翻了。格列佛只身被风浪卷到利立浦特岛(小人国)上。
2.选文体现了《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性,在文中,小人国实际上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但这两大危机的原因却都很可笑。作者借此讽刺了英国的两党之争和英国的对外战争。
(六)
1.刘四、杨太太、孙侦探,这三个人是祥子在不同时期遇到的人。但是,他们都不是好人,刘四自私、冷酷;杨太太看不起拉车的,小气,把所有的脏活都推给祥子,而且还用语言侮辱过祥子;孙侦探敲诈了祥子的钱。所以,祥子要咒骂刘四、杨太太、孙侦探。
2.祥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人的经历,想到了自己未来可悲的命运。他怀着美好的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却连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都做不到。而他身边的车夫,如二强子、老马,虽然有过自己的车,但是依然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这些都让祥子想到,仅仅靠自己的好强和勤劳,是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的。
(七)
1.李逵因要请宋江吃鲜鱼,到江边讨要鲜鱼,渔人们因鱼牙主人未到,不敢开行卖鱼,而李逵又强行夺鱼,于是和李逵发生打斗。鱼牙主人张顺到来,与李逵争斗。
2.示例:(1)文中写张顺,有勇有谋,他水中功夫了得,但岸上功夫不如李逵,所以就用计谋将李逵诱入水中。(2)文中动作描写极为传神,如“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表现了张顺高超的水上技艺。
(八)
1.在选文所发生的时期,托尔斯泰目睹了社会的种种惨状和不公平,他的精神陷入了苦恼之中,他在思考和行动,希望改变不公平的现状,但他的所思所做并不为家人所理解,所以也令他的夫人烦恼。
2.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实际上脱离了文学,他从事着宗教思考和教育学研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改变现实,这正是托尔斯泰不同于一个普通的文学家的伟大之处。
(九)
1.鲍西娅想要和丈夫巴萨尼奥开个玩笑,所以,她要罗兰佐保守自己女扮男装、冒充律师的秘密。
2.鲍西娅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张善良和真诚的友谊,反对自私、贪婪和丑恶,例如她在选文中说:“一支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同时,鲍西娅又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女性,她在假扮律师之后,有意识地和丈夫开起了玩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