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野望
--------
王绩
王绩
王绩
【
jì
】(
585—644
),
唐代医生、著名诗人
。
字无功,号东皋子
,绛州(今属山西
.
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
《
醉乡记
》
、
《
五斗先生传
》
、
《
酒赋
》
、
《
独酌
》
、
《
醉后
》
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
酒家之南董
”。
王绩
《
野望
》
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
五言律诗
之一。
野 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
gāo
):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
(xǐyǐ
)
:徘徊,来回的走。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
dú
)
:小牛
,
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是一种植物。
今译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赏析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
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题解
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
《
野望
》
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
──
景
──
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袁行霈)
课外知识拓展
典故 的含义 :
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
礼乐制度
等史实者的
官名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
:“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早于文字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对仗的意思
: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