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八上第22课《短文两篇》 要点复习 一、 解释加点的字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斯( )是陋室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 )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涟而不妖( ) 亭亭( )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陶后鲜( )有闻 宜( )乎众矣。‎ 二、指出下列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无案牍之劳形 用法: 解释: 有龙则灵 用法: 解释: ‎ 不蔓不枝 用法: 解释: 香远益清 用法: 解释: ‎ 三、一词多义 之 无丝竹之乱耳(       ) 益 香远益清(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自认为大有所益( ) 花之君子者也(       ) 谓 予谓菊( )‎ 何陋之有(          ) 权谓吕蒙曰( ) ‎ 牡丹之爱( ) ‎ 名 : 有山则名(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四、翻译                         ‎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 ‎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句式: ‎ ‎(7)孔子云:“何陋之有?” 句式: ‎ ‎(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句式: ‎ 五、课文内容 ‎1、《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 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主旨句是: ‎ ‎2、《爱莲说》中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品质句子是: , ‎ 两篇短文都运用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手法。‎ ‎3、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 提到牡丹和菊的作用是: ‎ ‎4、《陋室铭》的作者是 朝的 。铭是 ‎ ‎《爱莲说》的作者是 朝的 。‎ ‎5、课文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陋室的不陋?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