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杜甫
他是谁
?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春望
写作背景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
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
757
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
春望
》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何学习诗歌
?
多读
●
第一招
●
——
读出诗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溅( )
——
抵( )
——
搔( )
——
浑( )
——
胜(
)
——
簪( )
——
jiàn
溅落
d
ǐ
值得
sāo
用指甲挠
zān
shēng
能够承受
大哥哥,大姐姐,我
戴上
眼镜仔
看你
读书啊,
别读错
了字呀!
一种束发的首饰
▲
读
准
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
简直
hún
●
第二招
●
——
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
如何学习诗歌
?
多思
译文: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
合作探究
1
、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
《
春望
》
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
、
杜甫的
《
春望
》
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
合作探究
1
、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
《
春望
》
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
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
?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
▲
合作探究
2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课本注解为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
: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并无本质区别。
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依尾联请你猜猜诗人的年龄。
望
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诗人时年
45
岁,对国家前途的忧思,对百姓生活的担忧令诗人未老先衰。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与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比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动动
脑
,
你就会成功
!
拓展:
1
、本
诗写了
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
、
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动动
脑
,
你就会成功
!
1
、假如以“家书抵万金”为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
2
、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作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