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 时间:‎5月28日 班级: 二年一班 ‎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身处困境仍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轻松预习】‎ ‎1.歌,表示诗歌的一种体裁——“歌行体”。“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一般多叙事。‎ ‎2.创作背景。杜甫终于结束了十余年颠沛流离于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暂时安顿下来。这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来的茅屋竟被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3.课前预习。‎ ‎ ①给下列字注音 罥( ) 坳( ) 衾( ) 庇( ) 顷( )‎ ‎②解释加点词语:‎ 挂罥( ) 沉塘坳( ) 秋天漠漠( )向( )昏黑 自经丧乱( )少睡眠 大庇( )天下寒士( )俱欢颜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朗读。(学法指导:组内高声齐读课文,把握节奏,语句流畅。)‎ ‎2.朗读理解。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说一说作者当时的感受?‎ ‎(学法指导:有效地利用课下注释,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段的故事情节。‎ ‎(学法指导:抓住诗中写景、叙事、抒情的字词,组合或换用恰当地词语,用一个或几个四字成语理清故事情节。如秋风卷毛……)‎ ‎2.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现了杜甫怎样的崇高思想?‎ ‎(学法指导:抓住诗中主要信息概括故事情节;重点理解第四段内容。)‎ ‎ 三、交流展示 各小组板书,展示学习成果 四、拓展延伸 朗读课文,抓住文中抒情的语句,以第一人称“我”扩写诗歌内容,加以想象,使文章富有文采。(学法指导:根据诗中的叙事、景物描写、情感抒发,想想如何恰当的搭配词语,符合原意,进行扩写。比如,第一段:秋风呼啸,它无情地卷走了我屋顶的茅草,想起建盖茅屋时的艰辛,怎么能不让我心急如焚?)‎ 扩写:‎ 五、总结提升 ‎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等崇高思想的古人?试举例说一说。‎ 六、达标检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