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9湖心亭看雪
1.识记字音
更定( ) 沆砀( ) ( ) 一芥( ) 毳( )
雾凇( ) 强饮( ) 喃喃( ) 挐( )
2.作家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丁湖梦寻》等。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作者把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以淡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见一斑。
3.课文感知
(1)结合资料,疏通文意。
(2)结构图解
雾凇沆砀
赏雪 天云山水
湖心亭看雪 上下一白 雪天奇遇
两人对坐 痴迷山水
奇遇
三人同饮
(3)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独去湖心亭赏雪,描绘了湖心亭的美丽雪景,并叙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对故国往事怀恋的淡淡愁绪。
课上练
1.词语的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
词语
原句
分析
通假字
挐
余挐一小舟
通“桡”,撑
更
是日更定矣
读gēng古代夜间的记时单位
5
一词多义
焉得更有此人
读gèng,还
是
是日更定
代词,这
判断动词,是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一
余挐一小舟
数词,一条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
白
上下一白
白色,白茫茫
余强饮三大白
酒杯
大
见余,大喜
副词,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
形容词,大的
词类活用
客
客此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炉
拥毳衣炉火
名词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2.文字简练的白描手法
全文100多字,写湖、写雪、写人、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设,无一字多下。
【考点解读】: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如本文作者便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达到了形与神统一的目的。
课后练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崇祯( ) 雾凇( ) 沆砀( )铺zhān( ) 一jiè( ) chī( )人
zhēn sōng dàng 毡 芥 痴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余挐一小舟(通桡,撑 )
(2)惟长堤一痕(只)
(3)上下一白(全白)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3.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5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人鸟”之间不停顿,在“中”后停顿。)
4.下列称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余B吾C尔D相公
D项为尊称,其余不是。
5.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BC)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酒逢知己千杯少。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君向潇湘我向秦
6.古往今来,咏雪的文章和诗句都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描写雪的诗句或两篇写雪的文章名称。(原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梨花开。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咏雪》(《世说新语》)《雪》(鲁迅)
二、阅读鉴赏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7.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到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8.“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既于微观中显出宏观,烘托出铺天盖地的雪景,也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9.“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10.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体现了作者怀念故国的深情。
11.作者描写雪景的顺序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
5
(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④,尤为奇观。
石篑⑤数为余言:“傅金吾⑥园中梅,张功甫⑦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⑧,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⑨,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⑩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12.给加点字注音。
夕岚( )夕舂( )苏堤( )罗纨( )
lán chōng dī wán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歌吹为风( )(2)始极其浓媚( )
(3)艳冶极矣( )(4)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
(1)管乐器的演奏(2)到达极点(3)美丽、妖艳(4)享受
14.翻译下列句子。
(1)绿烟红雾,弥漫二下余里。
绿柳如烟,桃花似零,一片浓艳,长达二十多里。
(2)月景尤不可言。
月光下的美景尤其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15.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春景: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月景: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16.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17.本文最后一句话中“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
5
“此乐”指游湖赏景的乐趣。“俗士”暗指忙于功名利禄而没有雅兴的人。作者用这句话结尾是为了抒写自己游湖赏景的乐趣和体会,表达自己寄情山水、愤世嫉俗的感情。
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桃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声奏乐声像阵阵清风到处传扬,少女们混合着脂粉的汗水像道道细雨,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湖,只是在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成绿色、山气用颜色描画的非常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阳出来才出来,夕阳还没有落下,才显得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调,山水的容颜和意境,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