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登飞来峰》说课材料 ‎ ‎ 教学目的: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境。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出示幻灯片)……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 二、 初读古诗《登飞来峰》 1、出示幻灯片,播放录音。‎ 2、 全体学生齐读古诗。‎ ‎3、介绍作者:(幻灯片出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主持过“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了解古诗大意 1、大家想想我们以前都是通过什么办法了解诗的大意的?(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根据书中的图片,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弄懂诗的大意。‎ ‎3、生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重点理解:飞来峰:一峰独立入云,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故称“飞来峰”。‎ 闻说:听说。 缘 ‎:因为,由于。 (“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我不怕浮云遮挡视线,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四、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点拨要点: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主旨句,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五、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板书: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小结:《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作业:‎ ‎1.背诵《登飞来峰》。‎ ‎2.拓展学习: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 ‎ (宋)王安石 ‎ ‎ 飞来峰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登高望远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