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下册 / 第六单元 / 23 *马说/韩愈 / 《马说》测试卷

《马说》测试卷

  • 2021-04-08
  • 2页
  • 23.88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备课人:韩辉 赠言: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23、《马说》‎ 一、作者:韩愈, 代,“唐宋八大家”之一 。‎ 二、一词多义:‎ ‎1.策:①执策而临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 策① ② ‎ ‎2.以: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 以① ② ‎ ‎3.之: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马之千里者 之① ② ‎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 ④ ‎ ‎4.食: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之而不能尽其材③食不饱 食① ② ③ ‎ ‎5.其: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其① ② ‎ ‎6.虽: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虽有名马 虽:① ② ‎ 三、通假字:‎ ‎1.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食: 材: ‎ ‎2.才美不外见 3.其真无马邪 见: 邪: ‎ 四、词类活用: ‎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作动词) 策: ‎ ‎2.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使动用法) 尽: ‎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做动词) 辱: ‎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 祗: 骈: ‎ ‎3.不以千里称也 4.一食或尽粟一石 称: 或: ‎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策之不以其道 且: 等: 道: ‎ ‎7.执策而临之 8.是马也 执: 临: 是: ‎ 六、翻译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七、内容理解:‎ ‎1.主旨: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 贤才难遇明主 ,表现了作者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感情,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极大愤慨。‎ ‎2、写法:托物寓意,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        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 C.执策而临之(面对)              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8‎ 备课人:韩辉 赠言: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5.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C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