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 ‎ ‎《水调歌头》教案 石湍中学 姚家超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 教学重点:  ‎ 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 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思路: ‎ 一、导入。‎ 二、复习:‎ ‎1、课题。2、作者。‎ 三、介绍写作背景。‎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朝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起伏不断。谥文忠。苏轼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畅达,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立意新颖,机趣横溢,开一代之大观。词一扫绮靡旧习,雄健遒劲,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开豪放派新风。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1)思乡: 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相隔千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 ‎(2)思人: 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苏轼为了能离弟弟近些,所以上书皇帝要求从杭州调任至密州,可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孤独之余东坡不免伤感嗟叹。‎ ‎(3)仕途坎坷: 苏轼由于朝庭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他的哀伤、思念。‎ 四、初步感知:‎ ‎1、正音。‎ ‎2、指导朗读。‎ 五、疏通全文:‎ ‎1、小序。‎ ‎(1)重点词语讲解:达旦   子由 ‎(2)指导翻译。‎ ‎(3)作用。‎ ‎2、上阕。‎ ‎(1)重点词语讲解:把   天上宫阙    何年    琼楼玉宇  ‎ ‎ 不胜    清影    何似 ‎(2)指导翻译。‎ ‎3、下阕。‎ ‎(1)重点词语讲解:朱阁    绮户    无眠    恨    何事  ‎ 第 2 页 共 2 页 ‎ ‎ ‎  全    婵娟 ‎(2)指导翻译。‎ 六、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词的上阕?‎ ‎2、如何理解词的下阕?‎ ‎3、试分析这首词的写作特色。‎ 七、巩固练习(小结)。‎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词 。‎ ‎2、小作文:以“月”为话题,说自己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中秋》‎ ‎    上阕: 把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积极乐观 ‎    下阕: 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旷达胸襟 ‎ 课后反思:‎ 第 2 页 共 2 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