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苏教版 /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幾道 / 晏几道《临江仙》ppt课件(57页)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临江仙 》 晏几道 晏几道( 1030 ? —1106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 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 《 小山词 》 。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 词之上片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 写“ 春恨 ”,下片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 ---- 写 相思 。 1. 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 A . 梦后酒醒 。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 ----- 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孤寂的心境。 B . 去年春恨 :“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C . 落花微雨 。“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烘托、渲染。 D . 双飞独立 。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反衬手法,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初见小蘋“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蘋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 “ 两重心字 ”暗指心心相印,“ 说相思 ”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 形象 :天真烂漫、娇美可人、温柔多情。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如何理解? 彩云 既是写景也是写意,彩云常用来比喻美好而薄命的女子。 明月 传统意象也暗写分离。当时的明月今日仍在,而明月之下的彩云(人)却已不在, 以“物是”衬“人非”, 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 这首词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鹧 鸪 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又是精美的玉杯,又是佳人彩袖下的纤手捧来,这份殷勤,公子便是不胜酒力,也无以推却了。为了佳人的良意柔情,今宵一准拚他个醉颜酡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佳人自然也有以相报:只见她翩翩起舞于杨柳楼头,只闻她的清歌起于桃花扇底、飘渺于晚风之中。公子的杯中始终不空,她也直舞到月下楼头、直歌至风儿消歇! 若不是佳人这番多情,风流的公子又怎来得这般佳句:月儿不是自落,倒似是在低窥她的舞姿;风儿不是自散,倒似是在屏息静听她的娇音。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在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见,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 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在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 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 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清平乐  黄庭坚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1.“ 春归何处 ? 寂寞无行路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2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3 . 春无踪迹谁知 ? 除非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 ?” 这说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 ? 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4 .“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   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 …… 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假设希望)→ 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飞走(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奥秘。  踏莎行 · 郴州旅舍 秦观 秦观 一、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 二、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共称为“苏门四学士”。 工诗词。 三、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写作背景:   秦观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 被视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 《 踏莎行 · 郴州旅舍 》 是秦观绍圣四年被贬谪郴州时在旅店所作。     踏莎行 · 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探讨: 一、整体感知: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心情。全词上片     ,描写          ,极力渲染一份            的氛围;下片以      为主,抒写了                   的心境。 写景 抒情 被贬僻远之地后孤独、苦闷的 贬谪之地的环境 迷茫、落寞、凄凉 贬谪之后愁苦、孤独以及不满 1、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②修辞手法: 对偶、互文、用典。 ①用自己的话描述这画面。 ③“失”、“迷” 二字好在哪里? 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烘托了作者凄迷、失落的情绪,同时为下句“桃源望断无寻处”作铺垫。 ④“断”字作用如何? 描摹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失望痛苦的心情  ⑤表现手法: 虚写、联想 2、 可堪 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①选择了哪些意象?作用如何? ②“孤”字的作用如何? 既写出了旅馆的地处偏僻,更突出了词人贬谪客居他乡的孤独愁苦之状。 ③“闭” 字的作用如何? “闭”写孤馆内凝聚的冷寂气氛,衬托作者郁闷的心境。 王国维 《 人间词话 》 :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通过孤馆、杜鹃、斜阳等意象渲染环境的凄清。 (实写)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砌字的作用如何? 砌字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比喻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般深厚沉重。 2、结合三句谈谈作者“恨”什么? 用郴江的水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向远方 象征 自己却卷入一场政治斗争贬居在此不能为朝廷做一番事业的苦闷凄凉与对自己处境怨愤的情绪。 历代名人对秦观本词的评价 : 1、借眼前之景,而含万里不尽之情 —— 米芾 《 跋米元章书秦少游词 》 2、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 —— 周辉评毛滂 《 惜分飞 》 3、秦郎淮海领宗风,小阕苏门亦代雄。   等是百身难赎语,郴江北去大江东。 ——《 瞿髯论词绝句 》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拓展阅读: 1、词的主旨。 2、上阕与下阕分别写什么内容? 3、艺术特色。 横 塘 路 【 宋 】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凌波”,本于曹植 《 洛神赋 》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此处用指女子的轻盈步履。“横塘”,贺铸的住处。龚明之 《 中吴纪闻 》 说:“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贺铸眼望着一位女子从那面的路上姗姗远去,而没有过来,感到十分怅惘。 女子是美女,词人为之神魂颠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随佳人而去,却又不知所往,惆怅不已。同时,这里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 1. 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 .“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 3 .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人一片痴情,只成痴立 —— 他一直呆站在那里,直立到天色已晚,暮霭渐生。这似乎又是暗与“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江淹名句有脱化关系。本是极可笑的呆事,却写得异样风雅。然后,则自誉“彩笔”,毫不客气,说他自家为此痴情而写出了这断肠难遣的词句。纵笔至此,方才引出全曲煞拍一问三叠答。闲愁,是古人创造的一个可笑也可爱的异名,其意义大约相当或接近于今日的所谓“爱情”。 他最后一问一答接连推出三个比喻作答:“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里所说的春草乃是烟雾笼罩的春草,而且有一川之多; 柳絮是春风卷扬的柳絮,而且满城都是; 梅雨又具体化为梅子黄时的那种缠绵淅沥、烟雾迷濛的淫雨。 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叫你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遮天漫地,茫茫无边,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这些景物不仅各自都非常典型,而且在这里又以团体的力量来共同形容主人公的闲愁,所以极为感人。作者因此得了“贺梅子”的外号。 1. 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2. 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3. 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4. 虚景实写。 今日横塘 苏幕遮 周邦彦 周邦彦( 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 《 汴都赋 》 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提举为大晟府。有 《 清真集 》 ,又名 《 片玉集 》 周邦彦作词 不重感发而重思力 , 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极尽能事,是婉约派之大宗。其词 富艳精工 ,但多是些泛咏之作。 . 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 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嗅觉 )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 听觉 )。 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 视觉 ) 。   每一句都带有 动作性 或 视觉性 ,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 …… 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 ( 渔郎 ) 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下片直抒胸怀 ,语词如话,不加雕饰。 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但却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侧面深一层的写法。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 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 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 赏析总结 此词 通过回忆、想象、联想 ,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 表现思乡之情 。 全 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 ,别具一格, 词境清新而爽朗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