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4、大道之行也 《礼记》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同时读者体会其中的不同 之处。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理解“天下为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通过诵读,理解“天下为公”。
四、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社会理想。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课件显示
(三)读熟课文,疏通文意
1.课件展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2教师播放朗读,学生听读,感受朗读语气和节奏。
3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课文。
5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6翻译课文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5)同桌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四)理解课文 把握主旨
1、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3)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4)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五)比较 拓展课文。
1、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2)讲信修睦----------
(3)男有分,女有归------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
3、你知道名人对社会理想有何论述?
(六)课堂练习(学生抢答)
1、根据提示抢答:
(1)“大同社会”的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就是课文中的( )。
(2)“大同社会”实行民主选举,即课文所说的( )。
(3)“大同社会”实行按需分配,即( )。
(4)“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 )。
(5)“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天下亲如一家,即( )。
(6)“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 )
(七)课堂小结(教师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描绘出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写在周记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第一层:总说: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选举民主化
民俗民风
讲诚信、求和平
权力、财物公有化
大道之行也
人人都能得到关爱
“大同”社会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二层:分说: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
第三层:结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外户而不闭
总之:大同社会是一个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太平盛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