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江城子 密州出猎》学案
学科:语文 年级:九年级(上) 主编:乔科研 编写时间:2013-10-19
【厚积薄发】
苏轼的名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蝶恋花》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有感情地反朗读并熟练背诵全词。
3、把握词意,感受出猎的壮阔场面,学习作者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4、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1、2
【学习难点】3、4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识作者,解题目——成竹在胸
看ppt,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 )、( )。字
( ),号( ),眉州眉山人,(“ ”)之一。与父亲( )、弟弟( ),合称(“ ”)。散文与( )并称“欧苏”;诗歌与( )并称“苏黄”;词与( )并称“苏辛”;书法与( )、( )、( )并称“宋四大家”。开( )派的先河,为词体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与( )共为( )的代表词人。
2、创作背景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3、解题
“江城子”是( ),“密州出猎”是( ),题目交待了( )( )
二、读文本,解文意——见山是山
1、读中悟,抒情感
2、明词意,解文意
概括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主题归纳
三、读文学,长见识——见山不是山
1、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苏轼的形象。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苏轼的“豪情”表现在哪里?请加以分析。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豪情?
4、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读文化,学做人——见山还是山
1、我手写我心
在初三这个非常时期,苏轼对你的人生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苏轼的“狂”谈起。)
2、展我之风采
五、小测验,以巩固
1、《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是 (朝代)的
2、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3、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
4、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5、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6、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是
六、多积累,增底蕴
人物生平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一派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换汤不换药,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北宋大文豪家苏东坡先生曾11次来常州。后南宋有人为纪念在常州终老的苏东坡,建舣舟亭以示怀念。舣舟亭位于常州东坡公园南山顶,亭不大但造型精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4次赐诗,亲笔题“玉局风流”匾额。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河南省平顶山市境内),其子将之与苏轼葬于一处,称“二苏坟”。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教师寄语:
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柳宗元太忧郁,白居易太伤感,屈原太悲壮,李煜太凄苦……所以,面对挫折,我们更乐于像苏轼一样胸襟开阔,能自解自释;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的乐观洒脱、豪情满怀!
永远记住周国平先生所说的:“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