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濮阳市油田十八中初三语文《导学练》
主备人:韩宁利 审核:张广燕 綦嫦娟 李霞 课时:2 总课时:
时间: 2011年 月 号
《云南的歌会》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2、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作品的风格。
3、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过程:
一、 导入: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即兴唱歌,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我们就走进文章,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酬和( ) 熹微( ) 譬喻( ) 忌讳( ) 即物起兴( )凤哕( ) 迤西( )
2、根据解释写词语。
(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忌怕而隐避。
( ):形容直往上升。 (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 ):快活的样子。 ( )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3、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围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出版《月下小景》、《虎雏》、《石子船》、《八骏图》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多产作家之一。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
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作者的云南之行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
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
三、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四、拓展比较,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同样是描写外貌,却能有不同的写法。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本文小结:
文章通过对云南歌会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赞美之情。
课下作业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__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
2、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 B、 C、 D、
3、名著阅读。(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5、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
榜 样
秦 俑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
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咱这破村?”
“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
“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 ”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一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6分)
告别同学→ →回到家里→ →答乡亲疑问→ →获得嘉奖
(2)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 和
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 的心理。(6分)
(3)【B】处划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里既反映了乡村 的特点,又衬托了峰子 的品质。(2分)
(4)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2分)
(5)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6分)
①“悲”
②“壮”
课后反思:
《云南的歌会》答案
一、2、引经据典 忌讳 扶摇而上 别开生面 悠游自在 熹微 若无其事
二、1、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2、“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侧重对唱歌场面的描写。
三、1、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2、 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
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本色美。
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歌。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
四、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课下作业
1、 B2、C3、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评分标准:人物正确1分,出现错别字扣0.5分。写出事情2分(具体叙述有关“他”的一件事情而非概括式的也可)。共3分。4、D
5、阅读段答案
18.回县报到 面见校长 动员流生(6分,每空2分。概括合理均可)
19.惊愕(出乎意料) 失望(无奈) 激动(6分,每空2分。言之有理均可)
20.贫穷落后 立志乡村教育高尚(2分,每空1分,言之有理均可)
21.上了大学又怎样啦,还不照样回家教书种地……(2分,言之有理均可。)
22.“悲”示例:①往年寒暑假,峰子一回家,总有人请他吃饭教课,而决定回乡教书的这年暑假却没有人请他,乡亲对他态度的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心酸。②“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一个“暴”字,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到校人数急剧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他始料不及,间接写出了此时的峰子已成为家长心中的“坏榜样”,令人痛心。③家长的嘀咕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这里写出了峰子动员流生时,家长们的冷漠无知深深地戳伤了峰子的心。
“壮”示例:①“头也不回”写出了峰子放弃到省晚报做记者的机会,回乡教书的毅然决然。②面对乡亲对峰子回乡教书的疑问,他“爽快”地回答“是”。“是!”独词成句,掷地有声,写出了峰子回乡执教的坚定与自豪。③“……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看似轻松俏皮的话语表现了峰子扎根农村教育的庄重选择。(6分,每点3分。点评合理均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