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
苏轼
古今一轮月
千载寄情思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学习目标
1、
感情朗读,熟能成诵
。
2、把握词意,领略意境。
3、理解苏轼,体会感情。
唐诗
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
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对月吟诗,走近苏轼
【
苏轼
】
苏轼(
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 ---席慕容
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
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
韵脚
要读出延长音。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
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
间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朗读欣赏
音乐欣赏
1
、大声朗读三遍,读顺,难字查字典或作好标记。
2
、对照注释理解每一句的意思,不明之处铅笔圈画。
3
、领略词的意境之美,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精彩来自细节,好问题来自智慧的头脑,提出问题
!
思考讨论
自学文本
思考讨论
让知识升华
让思想共鸣
让心灵通达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
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不胜:经不住。
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比得上。
转朱阁,低
绮
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
绮
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
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欣赏品味
读句
品味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欣赏品味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二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上阕:
下阕:
望月(写景)
怀人(抒情)
思考讨论
三 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
虚景:
明月、酒、青天、风、清影、
朱阁、 绮户
宫阙(琼楼玉宇)
四 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
想象:
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归纳小结:
上阕:
望月(写景)
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想象:
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作业:
1 、背诵、默写这首词。
2 、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冬日夜晚,寒气袭人 。我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思绪万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