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驿路梨花
彭荆风
中潮中学 石宏锦
学习目标
1
、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2
、找出文中写梨树林和梨树花的语句,指认实写和虚写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3
、理解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
驿路梨花
第一课时
课件
PPT
作者档案
彭荆风,当代作家。他只读过两年初中,
1949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
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化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 狱。打例“四人帮”后重新提笔写作,
《
驿路梨花
》
是重新提笔后的第一篇。著有长篇小说
《
鹿衔草
》
、
《
断肠草
》
、
《
师长在向士兵敬礼
》
、
《
绿月亮
》
等。
课件
PPT
文题解说
标题《驿路梨花》 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
梨花
,更写小屋主人
梨花姑娘
;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课件
PPT
写作背景
《
驿路梨花
》
写于
1977
年
5
月。当时,我经历了“文革”
7
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
5
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
《
宋诗选
》
,当读到陆游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
课件
PPT
生难字词
驿(
yì
)路 竹篾(
miè
) 撵(
nǐan
)
走
陡(
dǒu
)峭 简陋(
lòu
) 修葺(
qì
)
恍惚(
huǎng
hū
) 麂(
jǐ
)子
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房子。 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悠闲:闲适自得。
1
、我、老余,见到小茅屋。
茅屋主人是谁
?
不是他。瑶族老人是专门运粮食的。
主人是他??
对门山头上有个叫梨花的小姑娘,茅屋可能是她的!
喂!你们谁是梨花啊?
茅屋定是你们的啦?
错啦!茅屋不是我们修的!
是他们修的小茅屋呀!
这才是梨花!
可你见不着喔!
她出嫁了
真是驿路梨花处处开呀!
出现
顺序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时间
十年后的一天早晨
“
我”和老余
1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瑶族老人
2
专门运粮食
同上、前天晚上
前几天,姐姐出嫁后
一群姑娘
3
照管小屋
解放军
4
砍树割草盖小屋
十多年前路过时
梨花
5
照料小屋
解放军盖小屋后,她出嫁前
十几年前,一群解放军叔叔修建了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看小茅屋
梨花出嫁了,照管小茅屋的任务
落到了梨花妹妹和其它哈尼姑娘身上
瑶族老人迷路后遇到小茅屋,
自觉照看小茅屋,专门运粮食。
我和老余见到小茅屋,修葺小茅屋。
十几年前
解放军路过
建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梨花姑娘
出嫁后
妹妹接着
照料小茅屋
瑶族老人
借住
照看小茅屋
“
我们”路过
住宿,修屋
1
2
3
4
5
插叙
插叙
课文解析
插叙
悬念一
悬念二
悬念三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小说设置了哪三次悬念?
文章的标题是《驿路梨花》,字面的意义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实际上是一语双关,它还指什么?用“驿路梨花”作标题并在文章结尾引用诗句有什么含义?
“
梨花”还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
含义
1
:以物喻人,使自然的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映。
含义
2
:梨花是全文的线索。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歌颂了雷锋精神已经在边境地区军民中发扬光大。
驿路梨花
第二课时
找出课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看看哪些写的是自然界的梨花,哪些写的是人?
P87
:
“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
“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
这是自然界的
梨花
。(实写)
P89:“
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
梨花
的哈尼小姑娘
……
多好的
梨花
啊
!
”——
这是
写人
。
P89:“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
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虚写)
P90
:
“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
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请分析下面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
、
“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
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
P90
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问题探究
2.“
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
很受感动
,
……
常常
……”P90
“
很受感动
”
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
“
常常
”
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揣摩下列语句,注意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3.
温暖
的火、
喷香
的米饭和
滚热
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
撵
走了。
P88
烘托出“我们”在深山中见到小茅屋、有歇身之处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4.
我和老余同时
抓住
老人的手,
抢着
说感谢的话
;P88
“
我和老余”误以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所以“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话,表达了“我们”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5.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闪出
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P89
“
闪出”写出了动作的轻快,活跃,
与她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6.
我望着这群
充满朝气
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
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P90
“
充满朝气”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活力,
“不由得”写出了作者被这种情景所感动,
不由自主产生了强烈的赞美之情。
7
、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
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
如何理解结尾引用陆游的诗?
作者一语双关,主要是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光光大。
驿路梨花
第三课时
9.
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示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写出他们的行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样的效果?
(
1
)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
(
2
)作用:既交代了房子的来历,又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感召,更加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问题探究
了解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思茅、玉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有本民族的语言,历史上无本民族的文字。
家乡梨花节图片欣赏
再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