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3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6)腰白玉之环( )
2、翻译下面的句子。(15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译:
5
③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3、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4、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5.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
6.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6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
(一)马说(14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⑷执策而临之(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9.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4分)
11.默写并理解古诗(10分)
1.《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诗歌中一联是千古名句,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两句是 , 。
2.《过零丁洋》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是:
, 。
3.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反映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的句子有:
, 。
4.《水调歌头》中诗人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5. 《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中应用典故的诗句是: , 。
5
1.①跑(赶快) ②等待 ③浸泡,灌。 ④气味 香气
(5). 借 (6).挂在腰间
2.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尝、趋各0.5分,句意2分)
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③(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4.)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3、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4、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4分)
5.(3分)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6.(3分)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即: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来谈。.
7.⑴通“饲”,喂养(喂) ⑵鞭打(驾驭) 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对
8..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
9.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10.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