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1、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五代十国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唐玄宗前后期不同的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阅读相关诗文与史料,培养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教学难点:理解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第一篇章:
八年浩劫成割据,
开国容易守国难。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 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4. 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经过: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 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时间:755年
人物:安禄山和史思明
3、影响:阅读P24,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什么样的灾难? 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二篇章:
官逼民反黄巢起义,
朱温反叛唐朝灭亡。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对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
二、黄巢起义
1、背景: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
2、 经过(略):
3、 结果: 朱温叛变,被镇压,起义失败。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4、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第三篇章:
五代十国重分裂,
藩镇割据是根源。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 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 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 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想一想:1、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课堂小结
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 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 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 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板书设计: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 安史之乱
1、 原因: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外重内轻
2、 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763年,唐朝平定叛乱
3、 影响:唐朝由盛转衰,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 黄巢起义:875-884年,攻占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
2、 唐朝灭亡:907年,朱温灭唐
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 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2、 实质和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