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唐朝朝政日趋腐败是在( )
A.唐太宗统治初年 B.唐太宗统治末年
C.唐玄宗统治初年 D.唐玄宗统治末年
2.唐朝时,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是( )
A.郡守 B.县令
C.节度使 D.刺史
3.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发生严重灾荒
C.杨贵妃得宠 D.农民负担过重
4.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反映了安史之乱(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使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使边疆将领的权力日益加强
D.使唐朝中央权力日益衰微
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黄巢领导的这次起义( )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平定了安史之乱
C.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6.下列五代的政权中,废掉唐朝皇帝而建立的是( )
A.后梁 B.后周
C.后晋 D.后汉
7.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8.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政权分立的五代十国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五代”先后出现在黄河流域,都城都设在东京(开封)
C.“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政权
D.“五代”是指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政权
9.《旧唐书》中描绘唐朝某一时期出现了“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的局面。这一局面形成于(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安史之乱后
D.黄巢起义时
10.“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这首诗描述的是( )
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两晋时期 D.五代十国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玄宗骄奢,宠爱贵妃,不理政事,重用奸相,朝政腐败。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财政大权。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材料二 唐末土地兼并严重,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掉土地沦为逃户。873年遇到大旱灾,许多地方秋粮颗粒无收,百姓吃草根树叶糊口,官府却照旧催逼赋税。
材料三 安史之乱历经八年,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唐朝一步步走向衰亡。
(1)结合材料一,说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答出两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4)唐朝由盛转衰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什么?
答 案
1.D
2.C 解析: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的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3.A 4.A 5.D 6.A
7.C 解析: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选C。
8.A 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选A。
9.C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这一知识点,对史料的理解是解题关键。“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反映的是唐朝中央权力的衰微,藩镇权力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前期国力强盛,盛极一时,但755—763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故答案为C。
10.D
11.(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2)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连年灾荒。
(3)①安史之乱使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唐朝国势由盛转衰。②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使唐朝的统治力量被严重削弱。③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灭亡。④土地兼并严重,加之连年灾荒。⑤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执政者要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要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等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