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集体生活邀请我》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历过小学的集体,而中学的集体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也已经基本形成并稳定下来。学生们乐于参加、体验集体生活,为集体做事情充满信心与热情;同时,由于他们在家中有一些是独生子女,而且在家里年龄小,很多事情由父母长辈代劳,因而在参与集体生活中,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被动甚至是退缩,不知道如何在集体中生活,或者不清楚应该如何处理在大集体中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可能是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惑。
2、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时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我”和“我们”》中的第一课时,包括“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两个框题。教材内容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集体,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集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引发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真实感受。教材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相互依存、彼此需要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在集体生活团结协作的精神。教材既承认、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独立性方面获得发展,同时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发展离不开集体。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荣誉感,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能力目标:学习过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3)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集体,知道生活在集体中是我们的情感需要,理解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集体的温暖,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2)教学难点:感受集体的强大力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奉献让集体更加强大。
二、说学法
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当今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将采用以下三种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这三种学法的结合使用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沟通中互补、交流中发展、合作中提高。
三、说教法
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将采用以下四种教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
2、讲授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3、自主探究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对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4、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四、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采用教材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方式导入集体,请学生分享在集体中的感受,重视学生地位。
活动二:感悟图片
用生活中常见的集体,如班级、社团、人民解放军等让学生理解集体、团体、团伙的区别,并且能判断什么是集体,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活动三:情景探究
将学生带入相关情境中,体会从集体中得到的温暖,同时也让学生能从自己生活的集体中体会安全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等温暖。
活动四:角色扮演
请学生扮演“三个和尚没水喝”,从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并能自我解释集体的力量。本环节体现学生主体性,同时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活动五:分组讨论
全班共分为6个小组,进行“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关系”的讨论,并请代表总结发言,有利于学生在沟通中互补,提升表达能力。
活动六:巩固练习
用谚语及习题巩固本堂课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
五、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板书设计应直观,要能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以便于学生理解。
六、说教学反思
1、优点: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能真正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时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不足:对学生的学情状况分析不彻底,课堂上的掌控度以及对教学时间的控制也需要再训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