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导体和绝缘体【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四年级第4单元《简单电路》的第2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单元以“简单电路”这个概念为主题,通过多个科学探究活动来落实主题,并介绍有关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本课的内容以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为主,展开课堂活动。在活动中结合前一课的简单电路,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经常直接使用或熟悉的物品——木条、金属、橡皮、硬币等物品预测它们的导电性能;指导学生做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实验,总结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运用所学知识辨别生活中的工具或电工材料,进行推测性分析;让学生针对构造进行分析,并判断推测分析是否正确。进一步检测人体、不同的水的导电性能。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导体和绝缘会转换;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知道电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有时又具有危险性,电的安全使用与人的生命财产密切相关。【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的世界里,四年级学生对于电是有一定认识的。如:空调、电扇、电脑等都必须使用电才能工作,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源等等。通过前面《点亮小灯泡》,学生知道了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知道了怎样连接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发亮。形成了对电路的科学认识,也清楚用电器必须形成一个闭合电路才能工作,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本课就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通过将不同物品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活动,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判定依据是它们导电性能的强弱。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工具或材料,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制造物品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体安全。3.借助验电球、LED发光器等材料作为检测工具,知道人体、自然界中的水是导体。【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5 【教学难点】认识人体和自然界中的水也是导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验电球、螺丝刀、胶布、烧杯、电池、电池盒、导线、盐、水、课件。学生准备:铅笔芯、塑料尺、硬币、橡皮、铁钉、竹签、木筷、瓷勺、铝箔、玻璃、导线、电池、电池盒。【教学过程】一、聚焦新课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师:你们都帮爸爸妈妈干活吗?如果爸爸在家正在修理电器,需要你帮忙拿一个螺丝刀,你会拿给爸爸那个呢?(一个有保护胶皮,一个没有。)师:你为什么会给爸爸拿这把呢?(有胶皮的不会导电)2.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哪些材料能导电。请大家观察桌上的导线,它们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各起什么作用?生观察并交流(导线里面的铜丝是为了导电,导线外面的塑料是为了防止漏电)3.课件出示物品:这些物品能够导电吗?请学生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填在实验记录单里。师:请一个学生说出预测的结果,并请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质疑。师:要知道生活中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生:可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意图解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有关电路的简单知识。这节课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先预测再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学习方法。二、学习新知(一)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我们可以利用上节课连接好的简单电路来检测这些物品是否导电。怎么检测物品呢?(启发学生思考,并说出:拿这些物品连接两边的导线,看小灯泡是否发亮。如果灯泡发亮说明这个物品导电,如果不发亮说明物品不导电。)提问:做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出做实验的注意事项:-5 (1)连接的简单电路只能用电池,不能用交流电(如家中电器用电)。(2)连接检测材料前先断开开关,连接好检测材料才合上开关。(3)连接时必须确保接触良好。(4)尽量用新电池,确保小灯泡能发亮。(5)注意用电安全。【意图解析】在做实验之前启发学生思考检测方案并一起制定出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教师要在学生说后修改并完善,并特别强调用电安全:只能用电池做实验。1.分小组安装检测装置。2.安装检测装置。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安装好检测装置,确保线路连接正确,通电过后小灯泡是亮的,为下一步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做好准备工作。3.结合同学们说的注意事项,老师提出几点要求。出示实验要求:①每次检测前都要确认检测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看小灯泡是否发亮。②将物品接入电路进行检测。遇到小灯泡不亮,不能马上下结论,应多接触几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③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并在记录单中做好记录。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5.学生汇报,共同记录。6.学生汇报后,教师问:我们可以把这些物品按是否导电怎样进行分类?先请学生说。7.小结:像铁钉、铝箔这些物品,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干燥的木筷这些物品,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板书,让学生读,教师特别强调“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意图解析】把检测结果与预测情况对照可以看出我们预测时出错了多少,可以直观看出导体绝缘体的共性,再次加深学生印象并引入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揭示课题,强调关键词。8.课件出示钳子、胶布、插座等图片,请学生说出这些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它们的哪一部分是导体?哪一部分是绝缘体?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酌情补充。9.小结:凡是需要传输电流的地方,都应该用导体,通常还需要在导体外加上绝缘体。提问:为什么要在这些人体容易接触的部分加上绝缘体呢?(为了防止人体触电)提问:那你觉得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回答。-5 【意图解析】明确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再次理解导体和绝缘体,说出它们的作用,从而引出“那你觉得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问题,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能。(二)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能1.检验人体的导电性能我们一起来检测人体是否是导体。学生检测装置检测,汇报检测结果。再用更加灵敏的仪器——验电球来检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验电球”检测,强调要用手接触到球上面的触点。然后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手拉手,再次用验电球进行检测。最后请所有的学生手拉手(其中两人接触到球上面的触点),感受人体是否是导体。小结: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人体是导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电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用人体直接接触交流电,如果有人触电,其他人不能直接用手去拉。【意图解析】从一个学生用验电球检测,到一组学生手拉手检测,最后全部学生手拉手检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人体也是导体,再次强调用电安全。并让学生知道,如果有人触电,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拉。2.检验水的导电性能教师演示实验:用四节电池的电路分别检测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生根据实验情况汇报。体温:这些没有点亮小灯泡的水是否真的不导电?我们用更加灵敏的仪器“验电球”来试试。教师演示,得出结论:自然界中的水都是导体。【意图解析】教师先演示用四节电池的电路检测各种水的导电性能,再用验电器实验,从而得出结论:自然界中的水都是导体。三、拓展延伸:安全用电教育1.师:之前我们用小灯泡电路检测了干木条,现在我们用更灵敏的“验电球”看看它导电吗?2.教师演示:干燥的木条用验电球进行检验;然后把它们浸湿,用验电球再次检验。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条件下会转换成导体。补充:玻璃在高温下也会变成导体,老化的塑料也易导电。-5 【意图解析】前面检测了水的导电性能,再用验电器检测干木条和湿木条,顺理成章的让学生明白湿木条也导电。拓展活动导体和绝缘体的转换也就能更加容易理解。3.师:如果因电引起火灾,能用水去灭火吗?(生:不能)师: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安全用电!4、课后思考;课件图片上的救人方法对不对?【板书设计】13.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容易通过电流不容易↓通过铁钉、铝箔塑料尺、干燥的木筷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条件下会转换成导体-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