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第15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1976年,在河南安阳的妇好墓出土了几千件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此外还出土了6800多枚海贝,同期的一些中小型墓,虽然没有青铜器随葬,却有海贝随葬,有的墓随葬的海贝也有数百枚。这些海贝可以印证,商朝时(  )A.贝是当时普遍使用的装饰品B.海产品在商朝消费量比较大C.贝是当时体现社会等级差别的象征D.贝可能是流通货币或个人财富的象征【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原始货币,故D项正确;贝是当时的货币,并非装饰品,排除A项;贝作为货币使用,不是消费品,排除B项;大小墓都有海贝随葬,不能体现当时的社会等级差别,排除C项。2.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币、布币、圜钱和爰金等。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齐国铸币业发达B.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D.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刀币是齐国的货币,而通过考古发现,“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说明齐国与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故D项正确。3.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期的32万多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是唐玄宗时期的20倍。这说明(  )A.宋代商业发展程度高于唐代B.唐代商业发展水平十分落后C.宋代冶炼水平大大提高D.宋代完全放弃重农抑商【答案】A 【解析】铸币量的多少体现了商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宋代最高铸币量是唐代最高年铸币量的20倍,可以得知宋代商业发展程度高于唐代,故A项正确;唐代商业发展水平并不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冶炼水平,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存在,故D项错误。4.1023年,北宋设立交子务,正式开始发行官方交子,规定交子三年一届, 到期以旧换新。宋神宗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据此可知宋代(  )A.停止使用金属货币B.交子最初由官府发行C.金融秩序相当混乱D.纸币的合法地位确立【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设立交子务……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可知交子被官方承认,成为合法的纸币,故D项正确。5.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认为:“供应军费,收买物资,使用多量法币,则筹码之流通,自无不足之虑。”于是正式批准大量增发法币,用日益贬值的法币去“供应军费”和“收买物资”。这反映了国民党(  )A.筹备大量军费用于积极抗战B.为全面抗战进行经济统制C.为增强力量损害人民的利益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答案】C 【解析】筹集军费有利于增强国民政府实力,但法币贬值损害人民利益,故C项正确。6.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答案】A 【解析】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放弃金本位制,形成各自为战的货币区域,这表明了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故选A项。7.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建立了制度化的货币金融体系B.确立英国全球霸主地位C.清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D.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机构及其内部协定,使战后国际金融体系领域向制度化、体系化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故A项正确。 8.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获得了“等同黄金”特殊地位的货币是(  )A.英镑B.美元C.欧元D.日元【答案】B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实际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质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货币演变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货币发展的变化因素有哪些。【答案】(1)基本特点:钱文内容发生变化(由以重量相称到以年号相称);货币材质发生改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成熟的金融运作方式逐渐出现。(2)变化因素:商品生产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商业资本的活跃。【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肯定市场调节作用B.强化国家对经济调控C.主张改革赋税制度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B项正确。2.战国时期黄金已具备货币性质,于是国君对于功臣的赏赐,已不必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开始用黄金货币,赏赐百金、千金的事是常见的。当时凡官必有玺,一般的玺是铜制的,而丞相的玺则是黄金制的。材料说明当时(  )A.黄金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B.黄金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统治者未采取抑商政策D.分封制度已被彻底废除【答案】A 【解析】材料“黄金已具备货币性质,于是国君对于功臣的赏赐,已不必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开始用黄金货币”“丞相的玺则是黄金制的”说明黄金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故选A项。3.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铸币形制体现劳动人民智慧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C.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D.诸侯国借货币提升农本意识【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的布币和刀币的形成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故A项正确。4.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说明(  )A.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国家财政困难C.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D.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钱荒”现象,说明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货币的严重不足,这是工商业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必然产物,也说明传统的货币政策已不适应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急需改革,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经济问题,而不是国家财政问题,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宋代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排除D项。5.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到明朝中期,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已不可遏制。这主要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快速发展B.商业发展推动白银普遍使用C.中央的控制力遭到削弱D.白银等矿产被大量开采出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白银在流通中被广泛应用,故B项正确;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特征,材料没有体现出雇佣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白银的广泛应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白银的产量,排除D项。6.1935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法币政策中规定: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统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此次法币改革(  )A.体现了官僚资本的掠夺B.有利于国内金融的稳定C.加重了广大农民的负担D.杜绝了中国白银的外流【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法币改革体现了国内货币的统一,这有利于稳定国内的金融秩序,故B项正确;法币改革是国家行为,并非体现官僚资本的掠夺,故A项错误;法币改革只是货币形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农民的负担加重,故C项错误;法币政策大幅减少了白银外流,但并不能杜绝外流,故D项错误。7.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曾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由此推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A.巩固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B.奠定了美国“一超独霸”的基础C.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阻碍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故选C项。8.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B.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C.资本主义经济的纵深发展D.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答案】C 【解析】 从公债的发行到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从银行发展模式影响世界再到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说明资本主义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纵深发展,故C项正确;1172年世界尚未连成一个整体,各地仍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不存在世界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贸易机制的调整无关,排除B项;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172年和17世纪初这种思想尚未产生,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摘编自洪千帆、林忠凡著《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概括材料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答案】现象:材料反映了二战后形成的美元本位制,它是指以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结算货币和外汇交易手段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解释:二战后之所以形成美元本位制,主要在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欧洲普遍衰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难以维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训;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步确立霸主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双挂钩一固定”原则,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元本位制的建立,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