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高分进阶特训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1.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许多侨州、郡、县予以安置,他们被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白籍”。东晋咸和年间土断人户,即清理侨民户籍,使其等同于当地土著居民,成为纳调服役的编户齐民。由此可知,土断政策(  )A.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和兵源B.不利于南北人民的融合C.加剧原住民和侨民之间的矛盾D.推动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答案】A 【解析】土断政策主要是针对侨民,让他们成为纳调服役的编户民,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战争时还可以作为兵源补充,故A项正确。2.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宋代废良贱户籍制,依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以下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加强C.世家大族进一步发展D.科举制度的发展【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古代中国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松弛,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加强与户籍制度的改变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世家大族的势力在唐宋时期处于不断受抑制的状态,故C项错误;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故D项错误。3.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D 【解析】重视户籍管理有利于户籍的稳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进而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故选D项。4.唐代规定两京及州县郭(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其他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即坊正、村正、里正,以司督察,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工作。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拓展了地方的制度管理C.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基础D.造成了地方藩镇势力割据【答案】C 【解析】唐朝设立社会基层组织及负责人,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加强对基层的管理,有利于巩固唐朝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朝基层制度推行的结果,排除A项;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唐朝设立社会基层管理组织及负责人,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造成藩镇割据的原因,排除D项。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宋以来,原有的宗族组织逐渐解体,基层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北宋庆历、皇祐年间,范仲淹于苏州购置田产千亩,设立义庄,义庄制度由此开始。宋代义庄的救助方向主要集中于族内的贫弱者,会稽新昌人石允德所建的义庄,“以给族之贫者”。南宋时期,义庄继续发展,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以江、浙、福建为多。江西乐平人王刚中,买田千亩为义庄,“又筑室为家塾,凡族子之胜衣者皆进于学”。福建崇安江氏,“尝以余财创义庄,辟塾延师,聚族教养”。宋代义庄的出现,使宗族的救恤形式向制度化方向转变,族人之间近似虚无的血缘概念逐渐走向有内在经济关联的严密组织。——摘编自李学如《宋代宗族义庄述论》(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义庄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义庄制度的作用。【答案】(1)特点:数量不断增加;大多以救济族中贫弱者为主;江南地区分布居多;生活救助和发展教育相结合。(2)作用:使传统救恤形式制度化,贫困族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一定保障;增强宗族凝聚力,维护基层社会的统治秩序;推动教育发展;弘扬传统美德。第18课1.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诸城市掀起公社运动,反对控制城市的主教或封建主,有的地方曾发展成起义。结果是一些城市相继成立公社,由商人和进入城市的中等封建主控制了市政。他们选出的市政官有一定任期,掌握城市的税收、司法、行政等权力。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  ) A.起义是城市自治的唯一途径B.公社是商人与教会的联合政权C.城市自治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D.反封建、反教会成为时代的主题【答案】C 【解析】通过公社运动,在反对主教和封建主控制市政的自治城市里,市政官通过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反映出城市自治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故C项正确;起义不是城市自治的唯一途径,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公社是商人和进入城市的中等封建主的联合政权,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意大利北部地区的自治运动,不能得出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成为时代的主题,排除D项。2.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今美国东北部地区)盛行地方自治。自治以市镇为单位,由成年男子参加的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及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这种现象对独立后美国的直接影响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B.实行联邦制政治体制C.国会实行参众两院制D.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答案】B 【解析】地方自治是北美殖民地的传统,就是要求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这种传统必然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是美国独立后建立邦联制度,由于发生一系列严重问题,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故B项正确。3.在二战后的英国历届大选中,福利国家议题占据了竞选的主要部分。工党主张增加公共开支,对穷人予以更多的照顾;保守党侧重于市场原则,要求减少中央公共开支。在工党的努力下,英国的福利体系得以建立。这表明(  )A.政党之间难以达成福利共识B.党派更替执政不利于福利政策延续C.执政党的福利理念更加先进D.社会保障成为政党竞争的重要手段【答案】D 【解析】材料“在二战后的英国历届大选中,福利国家议题占据了竞选的主要部分”“在工党的努力下,英国的福利体系得以建立”说明社会保障成为英国政党竞争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福利政策延续的问题,排除B项。4.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英国社会保障(  )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图A.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B.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C.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D.标志国家对经济干预减少【答案】B 【解析】图中英国社会保障投入部分来源于雇主缴费以及雇员缴费,说明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故B项正确;图片显示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故A项错误;图片说明的是社会保障投入的来源,不能说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故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投入中,政府补贴占了55%,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摘编自冯英、聂文倩编著《外国的社会救助》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社会救济制度按照“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为主,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救济”的基本方针。1951年,对于企业职工,财务部颁布《劳保条例》规定,保险经费来源为企业,职工无需缴纳保险金,保险的管理单位为工会。对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由国家定额和统包统配,不实行《劳保条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的特点,并说明中美两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共同的现实意义。【答案】(1)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把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完善和系统化;从资助实物、金钱等主要方式向资助教育和提高技能等方式转变;从开始强调国家责任到更注重个人责任,即从加强政府干预到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从为贫困者提供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全社会公民的福利制度。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力不断增强;黑人运动高涨及民权运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经济陷入“滞胀”,政府财政负担加大,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这一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兴起。(2)特点:量力而行,强调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分层设计,集中力量,由国家和集体统包统配;政府的保障义务由党的政策、文件开始上升到国家的宪法层面予以规范。现实意义:实施社会保障是国家责无旁贷的义务,接受社会救助则是社会群体的基本权利;国家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力量,对社会救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