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 课标导引知识建构课程标准—目标导引1.知道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问题、内容及措施,明确进行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综合思维)2.通过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归纳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措施(地理实践力)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必备知识]一、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背景区域位置经济社会资源基础设施生态脆弱措施社会 【微思考】区域开发与整治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目标,不仅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协调好人地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法1.了解区域开发整治的背景: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2.分析区域的开发优势和存在问题3.对比分析法: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相关经验,结合区域的__________,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__________之路。内部机会外部实际情况整治 三、活动案例——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1.了解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1)位置:地处环渤海地区与__________地区的中间位置,背靠江苏省苏南地区和上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2)范围: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3)长三角平原长非金属陇海连霍京杭大运河 2.分析区域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区域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运用__________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__________、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__________等方面分析和评价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提供依据。3.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1)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__________建设(3)产业结构调整(4)__________布局优化(5)生态环境保护(6)苏南苏北__________4.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主要从基础设施、__________、社会事业、__________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等方面进行思考。SWOT自然资源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区域发展合作发展产业结构生态环境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分别有哪些?[情境探究]材料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在自然、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结合材料探究:(1)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请你说明苏中、苏北承接苏南产业的有利条件。(2)苏南与苏北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地理位置临近;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环境容量相对较大;政府大力支持。苏南向苏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市场,苏北向苏南提供粮食等农副产品、市场。 [方法突破]1.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法 2.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以苏北地区为例了解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苏北地区的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特征等分析区域综合开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和评价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如苏北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矿产、土地、海洋等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包括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苏南苏北合作发展等方面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等方面 [应用体验]【例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苏南、苏中、苏北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乡村地域功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图1为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各区域乡村地域功能占全省比重分布图。材料二图2是1998—2007年江苏省及其三大区域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统计图。图1图2 (1)据图1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乡村地域功能的区域差异。(2)结合图2分析苏南地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3)图2中两项数据的关系大致特征是什么?这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仍然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哪个因素?(4)请为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苏北与苏南地区差异最明显,苏北地区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占比较大,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苏南地区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占比较大,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苏中地区各类功能占比较为均衡,差异不大,处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第(2)题,主要从农业用地面积和农业结构两方面分析。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面积大,农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涨幅较大,粮食种植效益下降,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第(3)题,比较两组数据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呈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关系密切。第(4)题,注意三大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根据三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措施。三大区域间要加强联系(如完善交通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苏北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加快工业化步伐;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苏南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应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1)苏北地区以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工业功能比重最小;苏中地区各类功能较为均衡,比重均较小;苏南地区以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主,农业功能比重最小。(2)由于城市化加速,建筑用地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市场需求变化促使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越快,耕地净减少量越大(或GDP年均增速与耕地净减少量呈正相关)。土地资源(或耕地)消耗。(4)完善交通网,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快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实现互补发展;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 素养立意本题以江苏省及其三大区域耕地净减少量与GDP年均增速统计图和江苏省三大区域乡村地域功能为载体,主要考查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出三大区域差异,并结合各自特征,为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针对训练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区,东至渤海湾,北接永定河,南临子牙河,流域面积4513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约占43%,平原约占57%)。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读大清河流域图,完成1~2题。 1.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的影响有()A.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B.延长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C.加大白洋淀的防汛压力D.降低枯水期白洋淀水位2.下列流域开发经验不适合大清河流域借鉴的是()A.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B.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C.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D.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AB 解析第1题,在大清河中上游建设众多水库,可以减少下游河段的含沙量,从而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第2题,大清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降水较少,因此河流水能资源并不丰富,不能利用其廉价的水电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 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长江经济带主要依托甲、乙、丙三大经济圈,推进长江中上游的腹地开发,促进上海的国际化开发。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经济带时,提出了“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经济发展新理念,指出要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我国模范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近年来,丙经济圈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迁移至甲、乙经济圈。试从资源、劳动力、地价、产业结构等方面,简述丙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原因。(2)为落实“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经济发展新理念,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我国模范经济带,试分析乙经济圈城市化过程中为防治“城市病”应注意的问题。(3)甲经济圈农村局部地区出现了“耕地无人种”的现象。请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答案(1)资源、能源短缺;劳动力成本高;地价上涨,土地租金高;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环境污染。(2)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完善交通网,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布局工业区,减轻工业三废污染;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城市环境。(3)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实行土地流转,提高农业机械化、专门化生产水平;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农产品品牌效应,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最终目的是()A.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自然差异B.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克服限制性因素C.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的收入D.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D解析区域开发与整治的目标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级行政区之一,城市化水平约70%,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完成2~3题。2.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矿产资源的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交通方式的差异3.下列关于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C.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CB 解析第2题,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项对。自然条件的差异、矿产资源的差异不是主要原因,A、B两项错。交通方式的差异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D项错。第3题,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A项对。苏南地区距上海近,应利用地缘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经济,B项错,选B项。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加快经济发展,C项对。苏北地区要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工业,D项对。 在干旱地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及背景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下图示意绿洲城镇化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据此完成4~6题。 4.绿洲系统的最主要直接水源是()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5.绿洲城镇与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相比()A.环境承载力大B.经济基础薄弱C.对外开放程度高D.交通便捷程度好6.推动绿洲城镇化的有效措施有()A.加大牧场规模B.扩大耕地面积C.实施人工降水D.建设水利设施CBD 解析第4题,据图分析,绿洲系统的主要水源有山地系统的地表径流、绿洲系统的降水,绿洲系统的降水需要经过蒸发环节,因此最主要直接水源是山地系统的冰雪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C项正确,A项错误。图中没有湖泊水,且内陆多咸水湖,B项错误。图中地下水没进入绿洲系统,D项错误。第5题,绿洲城镇与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相比,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绿洲环境承载力小,A项错误。绿洲城镇地处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薄弱,对外开放程度低,交通便捷程度较差,B项正确,C、D两项错误。第6题,推动绿洲城镇化首先应解决绿洲水资源的问题,建设水利设施可以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增加水资源供给,推动绿洲城镇化,D项正确。加大牧场规模、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资源消耗增加,且这是农业活动,对城镇化推进不利,A、B两项错误。大气中水汽少,实施人工降水效果不大,C项错误。 7.某校地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研究课题:区域和发展规划阶段Ⅰ研究思路:读图认识什么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确定研究区域→收集图文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特征→研究该区域的优势、不足,扬长避短,发展优势 研究结论阶段Ⅱ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蚀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阶段Ⅲ成果:……(1)依据研究阶段Ⅱ成果,推断该区域为图示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2)请你推断该地理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名称。(至少答出四种地图)(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研究阶段Ⅲ成果: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深居内陆”“‘三山夹两盆’”等是关键信息,据此可以判断该区域为甲(新疆)。第(2)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疆位置图→远离海洋,新疆气候分布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地形图→“三山夹两盆”,新疆河流分布图→河流稀少,新疆植被分布图→山地牧场。第(3)题,根据研究思路,阶段Ⅲ的研究成果应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可从发展特色农业的角度归纳。答案(1)甲(2)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新疆地形分布图;新疆气候分布图;新疆植被分布图;新疆河流分布图。(3)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农业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