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二节蒸腾作用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蒸腾作用》是河北少儿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教学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的知识如植物的根、茎、叶等内容联系紧密,也为学习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中的水循环等内容奠定基础。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三大主要生理功能即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一,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对周围生态环境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本章在本书乃至本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2、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3、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气孔的开闭原理。三、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5、能够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分组实验学生准备:①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对植株的叶片多、叶片少、无叶片、给叶片涂上凡士林等四种情况在课前进行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对比实验,并把实验装置带到课堂上来观察。②每小组按教材要求,利用气球制作气孔开闭模型一个。五、教学过程7/7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安排意图[导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水一定是往低处流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课堂顿时活跃。俗语导入创建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前准备的实验,看四个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以小组形式观察课前准备的实验以及它所产生的现象,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回答:有些塑料袋的内壁上有水珠生成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创新、归纳等能力[设问]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在叶片上是以液体的形式流出来的呢?还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的呢?学生讨论,实验:对着眼镜镜片上哈气,得出水分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的。根据实验以及生活常识、推理得出答案[设疑]:水分既然是在叶片上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具体是在叶片的什么结构散发出来的?请同学们回忆,叶片表皮上有一种结构,它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这种结构叫什么?[实验]我们从叶片的结构中了解了气孔的一点知识,但同学们对它的印象还比较抽象,为此增加观察叶片表皮气孔的分组实验:把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入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同学们仔细观察,叶片表面有什么产生?同学举手回答,是气孔学生实验,产生好奇。议论:怎么会有气泡生成?要求学生思考:气泡是从哪个位置出来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领悟科学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7/7 [小结]对,气泡产生的地方,就是叶片气孔所在的位置。[探究]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给叶片涂上凡士林的塑料袋,有没有水珠形成?为什么学生思考、探讨,回答:因凡士林把气孔密封,使叶片有水也出不来,归纳出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发出来的。用实验,探究来降低本节课的难点[板书]一、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发出去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学生依据前面的探究实验,讨论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设问]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哪?[讲述]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其它器官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思考、讨论,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可通过有叶片和无叶片的对比实验进一步证实[设问]植物体是通过什么结构来调节气孔开闭的呢?[实验]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演示课前制作的气孔开闭模型,并谈一谈制作经验和想法。[多媒体展示]气孔的开闭动画[板书]二: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演示自制的气孔开闭模型,并谈制作经验和体会,其他同学补充。学生看完动画,进行归纳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培养主动探究能力,体验合作乐趣。化解难点利用现代化技术使抽象变具体,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7/7 [设问]从叶片气孔散失的水分,追根到底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那么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通过茎、到达叶片再从叶片气孔中散发出去的呢?引导同学回忆根吸水的过程,叶片的结构等知识[多媒体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动画。[板书]三: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导管(根、茎、叶中)→叶肉细胞→气孔→大气学生对水往高处流这个事例产生好奇,急于要知道这个答案。要求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水的流动路径。一个学生对着动画表述蒸腾作用的过程解答前面讲述的事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直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媒体展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中,大约需要200千克以上的水,这200千克水的用途如下: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克维持生理过程的水:250克蒸腾作用消耗的水:202106克生长期中总用水量:204228克[小结]由此可见,植物体吸入体内的水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左右的水却被蒸腾掉了。思考问题,分析资料,解读数据,表述观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数据更有说服力[设疑]根吸收进来的水分,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议论:蒸腾作用弊处太多了,造成缺水。由蒸腾作用的“弊端”引入下一个重点内容。[讲述]那么我们就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板书]四、蒸腾作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五个生活事例,探究其意义7/7 事例1: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总结]同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也能降低叶片的温度。[讲述]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学生讨论,叫二位同学回答学生推出蒸腾作用的第一点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起来更容易。由生活常识来分化课本抽象知识,降低难度。事例2:我们用塑料吸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事例3: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甚至百米高的树冠的呢?事例4: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多媒体展示无机盐随水分运输而运输的动画。[板书]2、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互相补充师生共同归纳出蒸腾作用意义的第二点由生活常识帮助理解抽象概念,使学生明白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这就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不往低处流而往高处流的原因。直观教学,即形象又生动事例5:红色根据地井冈山为什么是避暑的好地方?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板书]3、增加降雨量,调节气候学生讨论蒸腾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叫一、二位同学回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小结]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养花种草和植树造林。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学生讨论在什么季节植树效果好,植树造林的益处。培养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归纳]及时灌溉的意义及移栽幼苗的注意事项发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7/7 植物缺水要及时灌溉,移栽幼苗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后有时要去掉一些枝叶,并要设法遮荫[课堂辩论]把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反方,正方说蒸腾作用的利,反方说蒸腾作用的弊。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活跃。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的讨论中来,使他们加深理解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总结]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内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培养学生抓住每节课的重要内容。六、板书设计第二节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二、蒸腾作用的调节: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三、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导管(根、茎、叶中)→叶肉细胞→气孔→大气四、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2、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增加降雨量,调节气候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2、生物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对本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本节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若预习不到位,会给授课带来困难。3、这节课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这就会给老师的组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7/7 4、有些小组制作的气孔开闭模型无法演示,使得部分学生还不能理解其原理。有些内容因涉及到前面的知识点,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还不能及时迁移、联系、运用,课堂上还要加强已学过知识的复习巩固。7/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