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4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教学过程】知识点 平均速度的测量1.课前准备.停表、卷尺、小红旗.2.引入新课.找一些或者描述一些跑步及裁判计时时的照片.问:同学们,想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平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路程和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今天我们就用尺子和表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3.钟表.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甚至是10-6s或更小.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4.分组实验.(1)分组,每组至少6人.(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争抢.)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5.数据处理.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6.写出实验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跟进训练】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 A.5m/s B.10m/s C.15m/s D.20m/s 2.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 兔子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3.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D )A.3∶2 B.3∶1 C.3∶4 D.4∶3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C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8. 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4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6km/h=4.44m/s,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
4.25m/s.【课堂小结】常见的速度单位有米/秒(m/s)、千米/小时(km/h),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而且这两种单位的“进率”不同,因此在单位变换时,分别把分子和分母按各自“进率”倍数扩大或缩小,但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变换都是适用的.【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