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1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35,完成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物体发声时,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合作探究】演示一 触摸发声的物体请同学们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3)敲响音叉,然后把它贴近脸颊.1.你有什么感觉?答: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2.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演示二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1.观察到有什么现象?答:会看到水花飞溅.2.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答:因为音叉在振动.3.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还能听到声音吗?答:能听到声音.4.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演示三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不断地跳动,说明了什么?泡沫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答:说明了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在振动.演示四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在发声物体(鼓面)上撒一些纸屑,并用棒不停地敲击鼓面.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答:纸屑不断地上下跳动.2.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演示五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只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1.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能听到声音吗?答:刻度尺在振动,能听到声音.2.当刻度尺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答:当刻度尺停止振动时,不能听到声音.3.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音叉、尺子、扬声器、鼓面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答:实验的物体发声时现象无声时现象结论音叉振动不振动音叉振动时产生声音尺子振动不振动尺子的振动产生声音扬声器振动不振动纸盆的振动产生声音鼓面振动不振动鼓面的振动产生声音4.由以上实验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拓展延伸1.不同动物发声的方式有的动物依靠翅膀振动发声,有的动物依靠鸣膜发声.2.不同动物的发声部位麻雀发声的部位是声带;青蛙、蝉发声的部位是鼓膜;蜜蜂发声的部位是翅膀下的小黑点.【教师点拨】1.在归纳物体发声的规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发声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振动.2.某些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要帮助学生运用转换法设计实验观察到微小的振动.【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C )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C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知识点二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5-36,完成以下问题: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例如:用锤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合作探究】演示六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听到的电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答: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2.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到的电铃声音有什么变化?答: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3.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答: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4.由以上现象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演示七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如图所示,将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手机、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将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能否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答: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演示八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1.同学乙能够听到什么?答:能够听到同学甲写字的声音.2.由以上活动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固体可以传声.演示九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实验一: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
实验二:回忆生活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波的形成和传播,那么类似于水波,声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答:声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教师点拨】1.在进行真空电铃实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理解理想化推理实验方法的运用.2.声波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水波不仅可以较好的理解声波,同时还要让学生接受类比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熏陶.【跟进训练】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1次敲击声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课堂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3.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4.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