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4.2水的组成1.电解水正极与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A.2∶1  B.1∶2  C.8∶1  D.1∶82.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3.小明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花融化成水  B.水蒸发成水蒸气C.水凝结成冰D.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5.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在常温下为液态C.水能分解放出氧气D.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6.如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B.这是一个分解反应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7.从微观上看,电解水时发生变化的是(  )A.水分子B.氢原子、氧原子C.氢元素、氧元素D.氢分子、氧分子能力提升NENGLITISHENG8.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如下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水结成“热冰”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9.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______,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10.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后观察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11.如下图所示,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管生成A气体,乙管生成B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A B(1)试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b。(2)B气体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B气体有什么性质?(3)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12.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测定两极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电解时间/min12345678阴极生成气体体积/mL816253444546474阳极生成气体体积/mL2471116212631请填写下列空白:(1)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阴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理论上应为__________。(2)电解开始阶段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3)自第________分钟起,每分钟内阴极与阳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理论比值。参考答案1.B 点拨:首先根据电极确定气体,然后再确定气体体积比。2.C 点拨:吸附、沉降、消毒都是水的净化方法,而水的电解使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与水的净化无关。3.B 点拨:在实验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4.D 点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5.D 点拨:鱼儿生存需要的是溶于水的氧气,水中的氧元素不能供给呼吸。6.C 点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7.A 点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没有再分,只是重新组合,B错;元素是宏观概念,而不是微观粒子,C错;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所以A正确。8.D 点拨:水结成“热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改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分子的大小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A、B、C均错,答案为D。9.氧气 1∶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点拨: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约为1∶2;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0.(1)①电极上出现气泡 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②液面上升 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或A、B管内气压增大,大于管外大气压,并分析讨论,合理即可),把水压入C管中,所以C管内液面上升(2)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或氢气和氧气不易溶于水) (3)带火星的木条点拨:此装置与教材中电解水的装置不同,但原理是相同的,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产生氢气和氧气,且氧气在接正极的管内,由于密度小且气体不溶于水,故两边管内气体上升,液面下降,中间C管内液面上升。11.(1)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2)现象为火柴燃烧得更旺;说明B具有助燃性。(3)可用排水法;利用了它们不易溶于水的性质。(4)分别为2∶1;2∶1。点拨:电解水实验中用的为直流电源,由图B知与b相连气体体积大,故应为: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4)问中无论何时刻,理论上甲、乙两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即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恒为2∶1。12.(1)氧气 氢气 1∶2(2)开始氧气比氢气溶解得多,收集到的氧气偏少(3)4点拨:本题是一个表格数据分析题,(1)小题与表格内的数据关系不大;(2)、(3)小题要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从表格数据来看,从开始到4分钟之内阳极产生的氧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原因是开始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得多;从第4分钟开始,水中溶解的气体都已达到饱和,两种气体都不再溶解,这时每分钟内阳极与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正好为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