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生物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同步练习)期中2卷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期中2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发现视野中出现重叠或边缘破损的细胞,不易观察,应采取的措施是(  )A.换其他目镜B.换其他物镜C.移动装片D.转动粗准焦螺旋【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使用显微镜的方法.【解答】解:A.换用其它目镜重新观察可使观察到的视野中有重叠细胞的倍数放大或缩小,不能解决重叠现象仍然不易观察,此方法不宜采取.不符合题意;B.换用其它物镜重新观察可使观察到的视野中有重叠细胞的倍数放大或缩小,不能解决重叠现象仍然不易观察,此方法不宜采取.不符合题意;C.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找到没有重叠的细胞进行观察效果就好了.符合题意;D.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寻找物象,但不能解决重叠的细胞,此方法也不宜采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制作人口腔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和熟练使用显微镜,是学考或中考的重要考点.属中档题,难度中等. 2.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答】解: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D. 【点评】关键点: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植物细胞分裂时,所发生的变化最重要、最明显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壁D.细胞质【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解答】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复制加倍,使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如图表示细胞的某两项生理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细胞体积增大的主要原因B.在过程①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会减少C.过程②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D.1、2、3都属于植物的组织【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1)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3)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4)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1属于神经组织,2是上皮组织,3是肌肉组织.【解答】解:A、过程①细胞数目最多,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而不是体积增大;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过程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不是减半过程;C、过程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D、1属于神经组织,2是上皮组织,3是肌肉组织都属于动物的组织.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特点. 5.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甘蔗茎内有一屡屡细丝,细丝属于(  )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输导组织【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答题.【解答】解:A、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茎内有一屡屡细丝,不是保护组织.A错误.B、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茎内有一屡屡细丝,不是营养组织.B错误.C、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在茎的形成层、芽的生长点一般是分生组织,茎内有一屡屡细丝,不是分生组织.C错误.D、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甘蔗茎秆里的一缕缕细丝主要是茎内的输导组织.D正确.故选:D【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以及功能,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一般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6.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草履虫进行运动的结构是(  )A.表膜B.纤毛C.收集管D.胞肛 【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草履虫的结构及生活,据此解答.【解答】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故选:B【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可结合草履虫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和掌握.7.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B.一片树叶就是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D.每个生态系统中都有分解者【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由图可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或禾谷类),消费者有昆虫、吃草籽鸟、食虫鸟、兔.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生产者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将生产者的一部分有机物和能量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和能量;如果没有生产者,就不能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A正确;B、一片叶属于生产者,不能表示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C正确;D、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得以循环;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8.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生态系统与我们人类关系及其密切,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蚯蚓等各种动物和人是消费者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伴随食物链流动【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解答】解:A、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A正确.B、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B正确;C、蚯蚓是分解者,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蚯蚓是分解者. 9.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 如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据此解答.【解答】解:在①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故选:D【点评】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观察的视野中即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压动盖玻片,气泡出现的变化是(  )A.会变形、会移动B.会变形、不移动C.不变形、不移动D.不变形、会移动【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显微镜中气泡的特点: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轻压可以变形移动.【解答】解:我们在制作玻片标本时,有时会留下气泡.只有了解气泡的特点,才能将细胞与气泡加以区分.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是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会移动;而植物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故选:A【点评】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气泡的特点.在制作玻片标本要防止产生气泡,目的是便于观察. 1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 (2017•泰安)如图表示来自同一人体的四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其含量最多的成分都是蛋白质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都能通过呼吸消耗有机物【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卵细胞DNA含量减半,错误;B、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错误;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错误;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是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并且消耗有机物,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2017•临沂)下面为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是指细胞分裂B.b是指细胞分化C.丁属于器官D.戊属于系统【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解:A、从甲到乙,细胞数目增多,所以a是指细胞分裂,A正确;B、b是指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B正确;C、丁是叶,属于营养器官,C正确;D、戊是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没有系统,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植物体结构层次和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 1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草履虫进行运动的结构是(  )A.表膜B.纤毛C.收集管D.胞肛【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草履虫的结构及生活,据此解答.【解答】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故选:B【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可结合草履虫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和掌握. 1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2017•海南)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电脑病毒C.鹅卵石D.珊瑚虫【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解答】解:A、B、C机器人、电脑病毒和鹅卵石均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5.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分析】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属于测量法;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属于实验法.故选:A.【点评】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16.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2017•遂宁)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专题】选择题【难度】中【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A、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等避免冻伤,是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 D、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生物间的关系是“捕食”,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7.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2017•遵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是因为(  )A.被生产者吸收了B.被消费者吃掉了C.被分解者分解了D.不确定【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其中营腐生的细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解答】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落红本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分解者把落花这种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了无机物,归还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分解者的作用,保障物质循环的畅通进行,值得注意. 18.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动物和植物统一的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动物和植物仅是生物圈的一部分,B错误;C、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家园,C正确;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19.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转化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是细胞的(  )A.分裂B.生长C.生殖D.分化【分析】细胞生长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使体积增大的过程.【解答】解:母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体积和与母细胞相同.因此,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较小;新产生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化成细胞内部自身的物质,使其体积不断增大;这种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使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所以细胞数目增多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细胞生长的概念.20.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紫薇又叫痒痒树,是因为只要抓树的一个部位,它全身就会颤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紫薇又叫痒痒树,是因为只要抓树的一个部位,它全身就会颤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的特征.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叫(  )A.抽样调查B.普遍调查C.典型调查D.个别访谈【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解答】解: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时样本的选取是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故选A.【点评】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2.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哪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诗中着重描写了自然界的温度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植物:从外界吸收  、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  制造自身所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  (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它们以  或别的  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  :绝大多数生物吸入  ,呼出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5)生物能  和  .6)生物都有遗传和  的特性.7)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专题】填空题【难度】难【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解答】解:(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答案为:(1)营养;水;光合作用;不能;植物;动物; (2)呼吸;氧气; 二氧化碳;(3)废物;(4)作出反应;(5)生长;繁殖;(6)变异;(7)病毒【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如图为南极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南极海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是  .2)此图中有  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海鸟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虽然南极区域内没有人们的耕种活动,科学家却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企鹅、海豹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杀虫剂DDT.这一实例说明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专题】识图作答题【难度】难【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1)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海藻→虾→蓝鲸、海藻→虾→海鸟、海藻→虾→墨鱼→海鸟、海藻→虾→墨鱼→企鹅、海藻→虾→海豹,所以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微细海藻→虾→墨鱼→海鸟(或微细海藻→虾→墨鱼→企鵝),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3)虽然南极区域内没有人们的耕种活动,科学家却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企鹅、海豹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杀虫剂DDT.这一实例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答案为:(1)阳光(2)5;微细海藻→虾→墨鱼→海鸟(或微细海藻→虾→墨鱼→企鵝);阳光(3)生物圈【点评】此题涉及知识面比较广,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动物分类的知识以及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知识,注意灵活运用. 25.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2)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  和  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象不够清晰,调节  使物象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  上.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面镜对着光源.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是  .【专题】识图作答题【难度】难【分析】本题是考察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解答】解:(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寻找物像时,先用8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然后用9细准焦螺旋使物像调清晰.(3)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因此对光时,应选用遮光器和反光镜来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象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5×目镜和1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50×;5×目镜和4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200×;15×目镜和1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150×;15×目镜和4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600×;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当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到视野中央.(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移动,污点可能在物镜上.(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7)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 故答案为(1)③①③(2)低倍(3)遮光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4)600;左下方(5)物镜(6)凹面镜(7)d【点评】对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可结合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26.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期中2卷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请认真看图并分析回答: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细胞  的过程,④表示的是细胞  的过程.2)对于人体来说,细胞形成组织后,组织进一步形成  、系统,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而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这一层次.【专题】识图作答题【难度】难【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4)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解答】解:(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ABCD.可见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④表示的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2)分析图中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即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后,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最后由系统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故答案为:(1)分裂;分化;(2)器官;系统.【点评】关键是知道细胞核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