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B.SiC.AlD.Fe【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2.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这里的“钙、铁、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关于钠离子(Na+)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  )A.它们质子数相同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C.Na比Na+少一个电子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考点】离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来分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的质子和电子来分析它们的转化及是否为同种元素.【解答】解:A、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故A正确;B、因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正确;C、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Na+比Na少一个电子,故C错误;D、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转化及它们的性质的分析,学生应能从微粒的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明确最外层8电子是稳定结构来分析性质.4.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高钙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A.AB.BC.CD.D【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是因为CO2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均属于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今年1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考点】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从元素种类的造字上分析元素的种类;B.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真实质量上分析;CD.从原子中有关微粒的数量计算方法上分析微粒的数量【解答】解:A.镉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镉是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 B.原子的实际质量不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从题目看不能得出镉原子的实际质量,只能得出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故B的说法错误.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也应为48.故C的说法正确.D.在原子中,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而质子数又等于原子序数,因此镉原子的中子数为112﹣48=64.故D的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质量的有关知识和原子中微粒数量间的关系的知识,注意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数量关系.7.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COB.CC.CO2D.C60【考点】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介绍.【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和化学式表示物质和物质的组成,微观上还能表示物质的分子以及分子的构成,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故A错误;B、C表示碳元素,故B正确;C、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误;D、C60表示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的一个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的理解与掌握.8.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D.水银【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菁优【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等共价化合物、氢气等气体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解答】解: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A不正确;B、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故B不正确;C、氯化钠晶体由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构成;故C正确;D、水银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带正电的离子为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阴阳离子通过异性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离子化合物.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H﹣3个氢元素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考点】元素符号;离子.【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H表示3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B、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O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C、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故Na可表示一个钠原子,故选项正确;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原子的结构;离子.【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物质的构成及微粒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原子尽管很小,但还可以再分,氢原子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故A错;B、原子在变为离子时,变化的是核外电子,而质子数不变,故B错;C、离子得失电子后可以转变成原子,故C错;D、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如水由分子构成,铁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则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学生应正确理解微粒的微观性,并熟悉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1.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解答】解:A、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但我们看不到分子的运动,所以也说明了分子很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紫色石蕊试液烧杯中,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紫色石蕊试液烧杯中使溶液显酸性,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此实验不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课本上的重要实验,同学们要掌握课本实验的目的,操作,结论等,此题难度不大.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考点】元素;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3.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  )A.分子的体积增大B.分子间间隔增大C.分子的质量增大D.分子的个数增多【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时,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特征方面的知识.14.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优【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和原子均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不是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分子、原子均能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和原子均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与原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钠为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介绍.【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质子数;金属元素:带金字旁(除汞),则可知钠元素为金属元素;比较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正确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钠为“钅”,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C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所以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16.(12分)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①水、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中都含有的元素  ;②电解水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③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号是  .【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元素符号.【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中都含有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②电解水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其符号为:H、O;③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号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①O;②H、O;③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10分)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 离子,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  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  个电子.【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有关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变成阴离子,符号为:Cl﹣;属于非金属元素;(2)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大3,说明失去了三个电子形成的,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原子中共有13个电子,答案:(1)得,阴,非金属;(2)3,13.【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12分)有S2﹣和S两种粒子,回答:S2﹣中的“2”表示  ;S2﹣和S的质子数  (填相同或不同);已知S2﹣有16个质子,则其核外共有  个电子;如果硫单质中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硫分子,则该单质的化学式为  .(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考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S2﹣﹣ 中的“2”表示每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S2﹣﹣和S均属硫元素,所以质子数相同,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硫离子的电子数是16+2=18;设这种硫单质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是x,则32×x=128,因此x=4故答案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相同;18;S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三、实验题(共21分)19.(21分)某化学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HCl)能发生如下反应:NH3+HCl=NH4Cl.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已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慢.过一会先在  处(填“A”、“B”或“C”)产生大量白烟即生成氯化铵固体,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2)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有  .(3)该实验中的注射器也可改用胶头滴管直接滴加,相比较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难【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温度越高,微观粒子运动的越快;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解答】解:(1)因为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氨气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块,过一会先在A产生大量白烟即生成氯化铵固体,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故填:A. (2)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温度越高,微观粒子运动的越快,例如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故填: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3)相比较用注射器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整个过程中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污染环境.故填: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