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燃烧、自燃和爆炸的概念。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2.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演示实验]实验用品: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酒精(体积分数为70%)。实验步骤:用一块棉手帕(不要用合成纤维的),在盛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棉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观察现象。[设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回答]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追问]那么,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回答]因为手帕上沾有酒精,我们所看到的是酒精的燃烧。在整个燃烧的过程中,对于手帕来说,并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手帕并没有燃烧。[教师补充]非常好,酒精在燃烧时有一种生成物——水,水降低了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还是完好无损。新课讲解一、燃烧的条件[提问]什么是燃烧?[讲解]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讲解]燃烧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提问]以上条件是否需同时满足,还是只需部分满足。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演示实验]红磷和白磷燃烧的比较(可通过具体实验来完成观察)。实验完成以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而在薄铜片上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同样在薄铜片上,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学生观察]-3-
[思考回答](1)水中的白磷无法燃烧是因为缺少助燃物(氧气)。(2)薄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薄铜片上的红磷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同时满足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小结]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二、灭火的原理[提问]根据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我们应怎样灭火呢?[回答]灭火原理:(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说,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提问]万一发生火灾时,你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介绍]当你遭遇火灾时自救的办法。[展示]展示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过渡]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所以,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些图标,同学们讨论讨论,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投影][答案](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设问]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回答]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讲解]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过渡]所以,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设问]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场所应该加贴一些防火图标呢?[学生讨论][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针对燃烧的条件,学习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且注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板书设计-3-
课题1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1)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二、灭火的原理(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