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说课稿内容:生物的特征班级:09生物教育学号:2009061040姓名:张仙 说课稿“生物的特征”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下午好!我来自09级生物专科班的张仙,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中的内容。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一、   说教材教材简析本章是学生刚踏入初中的校门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所以本节课是否能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视和兴趣,让学生从此对生物这门课产生兴趣非常重要。初中生物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七年级开设,首先要使刚接触该学科的孩子对生物学感兴趣,就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注意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而美丽的世界又是由无数的生物组成,固然要让孩子们先认识生物,因而本书将“认识生命”作为第一单元来讲,把“生命的世界”作为第一章,把“形形色色的生物”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看到了生物的美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认识了生物以及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基本上还保留着小学生的特征:活泼好动、好发言、好奇性强、善于表现自我但自控能力差。他们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这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观察、讨论都能普遍的掌握。 因此本课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说出这节课的结论。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知道生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1、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重点和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分析教学内容,特制定如下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1、对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1)向日葵面向太阳生长,(2)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3)蜂蝶采蜜, (4)蛙的发育过程,(5)刚孵化的小鸡(6)不同颜色的菊花(7)人在体育比赛后大量出汗,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说教学法教学的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以往是以知识为主,将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从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运用知识为生产服务。而今却是将生活带到知识中来,也就是让学生从生活的现象中去学习、去归纳、去总结新的知识。以往的讲授式教学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非常的被动,形成了跟着老师走,不加思考、机械的死记硬背,也形成了一种灌输式教学。新课改以后,老师就是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需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就是老师跟着学生走,将其引入正轨。因此,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讨论式及问答式的归纳总结法为主,老师在充分准备图片和各种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1、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观察图片、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以自己为例,通过体验活动来掌握生物的特征。三、说教学过程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本教学过程安排如下: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出生物的概念,然后通过观察生物的图片归纳总结出生物的特征。(一)情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授课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的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一上课,就展示多媒体画面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海底世界的生物、草原上的马儿、漂亮的花,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待同学说出他们看到的东西之后,接着要他们将其分为两类,同学们固然会讲石头和水分为一类,我便追问为什么,从而引出生物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内容。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如何来区别它们呢?生物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要想认识生物,就必须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并增强其自信心。(二)分组讨论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四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式交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所关注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意见不一致时,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辩论。这时可以让各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说明生物的特征,以此来阐明他们的观点,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例如,讲到生物的应激性时,老师通过多种生物的现象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应激性,并给出应激性的概念,然后要同学们列举身边的生物的应激性现象。通过同样的方式列举出生物的其他现象,便一一的归纳出生物的另一些特征。在辩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对于上述参加辩论问题的学生,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因为激励性评价和面向全体学生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关于生物和生物的特征,这一内容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总结出生物的特征,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这一内容。(四)知识拓展,升华与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各小组又开始讨论并踊跃发言,如生物还能运动,生物还有一定寿命,生物还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教师最后总结: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征,现在专家们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一致,所以没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长大以后能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再提问: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备生物的这些特征呢,请几个学生上前来表演人具备的特征。表演结束后,老师给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认图片中那些是生物,以检测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做到课堂清,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要同学们及时消化新知识。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目的从整体上来说是“导读”和“导写”。其形式无论怎样都要服从于教学目的,服务于教学目的。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系统板书形式,这样层次分明、简单、明了,可以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把书由厚读薄,由薄读厚,并且强化记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