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15*金色的鱼钩授课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授课时间:2017年4月12日授课班级:夸竹小学五(1)班授课人:李宏新教学目的1.认识七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2.有感情的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质。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示人物内心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老班长怎样执行党交给的护送三位小战士出草地的任务,透过人物外表,体会内心,领悟老班长的品质。课文几处含义较深的句子是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准备 相关视频和课件教学时量1课时一、揭题,导入。观看红军过草地电影,你看到了什么?是的,在长征途中,我们红军历尽各种艰难险阻,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在过草地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题目是——板书:金色的鱼钩。二、自读文本,理清脉络根据“阅读提示”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自读自悟。1、解决生字词,将课文读通读顺。2、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把感受最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画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准备交流阅读感受。主要内容:1935年秋,老班长带三位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在断粮的情况下,他钓鱼熬汤给战士喝,自己吃草根,嚼鱼骨头,还不让“我”说出真情,最后牺牲在草地。我把老班长用过的鱼钩保存起来,准备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供子子孙孙瞻仰。 (主要内容的概括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事情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应该把几个阶段的内容概括进去。)一、抓中心句,释疑解难1.   默读课文并思考:过草地时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2.(出示课件)“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师:这句话是谁说的?代表他个人吗?生:这是指导员代表党组织向老班长交代任务时说的话?师:你怎么理解“上级、保姆、勤务员”的?生:上级就是领导,老红军是班长,其他三个病号是战士,老班长要领导这三个战士走出草地这能理解,可保姆一般指带孩子的阿姨,为什么称老班长为“保姆”?生:“保姆”指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可老班长是男同志呀?生:勤务员就是勤杂工,什么活都干,老班长怎样当勤务员的?师: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看他是怎样完成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生:(默读课文,略) 师:现在说说老班长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生:为了照顾好三个小同志,每到宿营地老班长就到处找野菜,挖草根,给伤员洗衣服,真像个勤杂工,什么活都干。生:老班长在水塘边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就灵机一动,用缝衣针做了个鱼钩,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千方百计给病号加强营养。生:老班长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对病号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生: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那极少的鱼汤维持着三个病号的生命,为了把他们带出草地,老班长自己忍饥挨饿,还不让别人知道。师:老班长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他没有吃鱼?生:因为老班长是共产党员,党员要吃苦在前,老班长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别人受委曲。师:课文中描写老班长的句子你读了后什么地方最受感动?生:老班长让病号吃鱼汤,自己却嚼着几根草根和鱼骨头,那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的情景催人泪下,好像我的喉管也被万根钢针扎着,心中痛苦万分。生:老班长临牺牲前怕浪费东西,拒绝吃鱼汤,他一心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师:想想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表现他怎样的品质? 生:老班长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像保姆照顾小孩一样照顾着三个年轻的病号,对革命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生:老班长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生:老班长用自己全部心血执行着党交给他护送伤员的任务,表现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师:课文中对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都有详细的描述,我们仿佛能看到、听到,透过这些描述,我们体会出他崇高的内心世界,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解疑释惑,发展思维1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师:现在想想初学课文时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经过学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在长征过草地途中,老班长用鱼钩钓鱼给病号吃,鱼钩记录着老红军战士的英雄业绩。生: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鱼钩却留下来,从“长满红锈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到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永放光芒。 生: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师:“我”为什么小心地把珍贵的鱼钩保存起来?生:“我”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生: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表现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陷入泥塘的老同志,耗尽最后心血的老班长,他们都是党培养的好战士,为了北上抗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无声无息地长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永远听党的话,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向着胜利,勇敢前进。”(齐唱队歌)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