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23课三顾茅庐学习目标1.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2.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练畅达的语言。3.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4.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拜谒()纶巾()末胄()...愧赧()倾tuí()存xù().殆尽()疏lǎn()bǐ()贱.如雷guàn()耳顿开máo()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窗外日迟迟迟迟:..(2)未审得入览否审:.(3)不胜愧赧愧赧:..(4)屏人促席促:.(5)奸臣窃命窃命:..(6)而不知存恤存恤:..(7)总揽英雄总揽:..(8)惟将军图之图:.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4.文学常识填空。《三顾茅庐》选自,是,作者,名本,号,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二、阅读课文,回答问题5.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对联的下联。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下联:6.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7.刘备在拜见诸葛亮时已年过四十,而当时诸葛亮只有二十七岁,刘备称诸葛亮为“大贤”自称“谒见”并“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些描写,表明刘备什么样的心态?8.“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文中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9.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10.刘备第一次去拜见诸葛亮未见时,童子说诸葛亮“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归期亦不定”,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11.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策略?12.文中介绍诸葛亮的几位朋友,以及他的弟弟和岳父,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yèguānzhòunǎn颓恤dài懒鄙贯茅2.(1)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审:明白,知道。(3)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促:靠近。(5)窃命:篡夺国家权力。(6)存恤:爱惜,体恤。(7)总揽:广为延揽。(8)图:考虑。3.(1)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2)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4.《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湖海散人5.刘玄德三顾茅庐6.兴复汉室,建立功业。7.求贤若渴,对诸葛亮态度谦恭,非常有诚意。8.渲染天气的严寒,烘托出刘备求贤的决心大,心意诚。9.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10.(1)为两次未见孔明埋下伏笔。(2)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3)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11.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12.侧面烘托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在七擒、五次北伐等事件中,诸葛亮的坚毅与刚强形象也尽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