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鲁迅风筝教案【教材分析】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2月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十二期,副题是《野草之九》。据网上资料(钱树理等考究)称,鲁迅是在与弟弟周作人因性格、志向不同而决裂后,内心感到烦恼、愤怒而又对弟弟舍不得情况下写下的。文章是通过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评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大凡鲁迅的作品都有他独特的、深刻的社会认识,文章中也常常表达着深层的思想含义与道理。《风筝》是学生升入中学第一次接触到的鲁迅的作品。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认识封建思想意识对这种天性的妨害和摧残。能够了解文中过渡段的特点及作用和首尾照应的写作特点及作用。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文章的难度,在课前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并结合鲁迅的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自然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整体把握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要做到“文火炖汤慢慢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深层含义、理解全文。【教学要求】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理解本文的主旨。二、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三、情感目标 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通读两遍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因此,可先让学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采用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研究具体问题的思路进行阅读。对少数需要联系特定写作背景来理解的疑难语句,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讲解。【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4至6人为一个小组,围坐(成半圆形,学生面向黑板)一起,便于课堂上的讨论、合作、交流和探究【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多媒体显示: 你放飞一个你, 我放飞一个我; 蓝天真小呀, 你看…… 我们快活的姓名, 正在悄悄靠近; 它们在说悄悄话呢! 不信? 你把耳朵贴在线上, 听听……
教师要求学生猜读诗题,学生明确:《放风筝》。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附头像)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及词义。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丫杈 可鄙 虐杀 笑柄 瑟缩 点缀 宽恕 苦心孤诣 嫌恶 什物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词语。 dàngyàng( ) qiáocuì( ) jīnghuáng( ) huǎngrándàwù( ) (3)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 ①表达愉快心情的: ②带“苦”字的成语: (4)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这四个词语造句(或写一段话)。尘封 肃杀 愤怒 傲然 3.学生带情感朗读课文。四、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读课文,就“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这两个问题小组内部交流。五、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对课文作圈点评注的学习方法,学生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圈点勾画。资料内容如下: 对课文作圈点勾画评注的学习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疏通性的圈点勾画,目标是读通课文;二是思考性的圈点评注,目的在于提出质疑,引发思索;三是评论性的圈点评注,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启思维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参照平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习。下面的符号系统是不少人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供参考。(多媒体显示) (1)划直线表示描写得精彩或论述得好; (2)划波浪线表示作者的观点、看法; (3)划双直线表示文章的要点或中心思想; (4)()打算摘录的内容; (5)··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6)?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 (7)??表示有疑惑需作认真思考之处; (8)×表示否定; (9)!!表示精辟、赞赏; (10)△△表示应注意的地方; (11)★★表示应熟记、背诵的地方; (12)[ ]表示要查考、注解的地方; (13)○○表示需疏通的生字和生词。 (教师说明用法)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临时设置一些符号。 2.指导学生对课文圈点勾画,把阅读中的感受、体会或疑问标记出来。 3.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汇集问题。教师将所有问题归类,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归类,或按局部到总体的方式归类,或按照问题所在的段落分组。 4.按照问题所在的段落分组,可把问题分为4组,1~2段的疑问为一组,3~4段的疑问为一组,5~8段的疑问为一组,9~12段的疑问为一组。 5.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研究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抽两组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六、研读课文 要求学生先速读课文,然后小组按组研讨问题。(多媒体显示各组思考题)第一组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第二组问题 1.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相关的句子有:(1)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2)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 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明确:描述略。 小兄弟喜欢风筝,“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伶俐,动手能力强。而“我”却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明确: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明确: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明确:“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明确: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2.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七、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在自由研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1.提问(多媒体显示):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八、写作训练 要求学生学习揣摩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在对比冲突中表现亲情(或友情)。依据提供的情景,选择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九、课堂小结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配以山东潍坊风筝节的相关画面)十、布置作业 1、(分发文字资料)阅读周粲《满天的风筝》(范文略),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阅读《金子做成的儿子》,完成文后题目。(范文、习题略)教学体会我教《风筝》 教学《风筝》之前,我接触过的鲁迅文章可以说是不少,从平时的阅读到课堂上给学生的教学,屈指而数为数不少于百遍,可真正要吃透鲁迅的文章并非易事。对鲁迅文章的教学亦是如此。回忆起新的课程改革之前的语文教学,大凡是一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启发、激励学生学习的成分很少,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境地,使学生的学习丧失了活力。学起鲁迅的文章更是一头雾水,两眼模糊。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观念。鼓励教师的引导要得法,想方设法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去品位、去悟,引导学生去交流,使思想不断升华,最后使每一位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风筝》之时,我认真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坚持“一平二稳三加强”(“一平”即语文教学注重平时,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广泛而明确适度地阅读中外名著,并注重对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例如练字、普通话等等。“二稳”即稳住早自习与课堂。“三加强”即加强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口语交际。)的原则,使课堂教学轻松、活跃而有实效。下面就我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做好引导,激发兴趣是课堂取得成效的前提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大家熟知的道理。一节课的教学也决定于引导的巧妙与否和学习兴趣的浓淡,巧妙的引导会激起学生浓烈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浓烈了也就给课堂带来了成功。 教学《风筝》前,在备课的时候,我考虑到鲁迅文章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第一个意识就是如何导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为鲁迅的文章处于文言与白话文的过渡时期之中,同时文章中又寓于深沉的思想含义,一时让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有巧妙的引导,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轻车熟路走上阅读之路,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文章深奥,四面茫然,犹如“狗咬乌龟无处下牙”。为了调动学生,引发兴趣,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放风筝》课件,以学生易于把握的儿歌导入,使学生进入儿时游戏玩耍情境,感到亲切平近,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再以“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简短的话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开,带入另一个场景中去。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这样,下面的教学就顺利了,学生觉得风筝使自己喜欢的玩具,通过学习与风筝有关的文章,还可以了解到许多自己不曾有过的事情,那应该使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也就会主动地去读课文,研究其中是非曲折。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他们就会作为获取信息的宝贝来珍惜,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就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所以说做好引导,激发兴趣是课堂取得成效的前提。二、做好课外知识牵引,严抓基础知识是学生把握课文主旨的保证
《孟子·万章》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要读一个作家的诗文作品,不去了解这个作家可以深刻的去理解他的诗文吗?如果你能认真地去研究他的身世,你将发现他很多东西是值得你学习的,也将会成为你的高尚、和蔼、亲切的朋友。语文教学也一样,要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也要做好课外知识的牵引,让学生多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在《风筝》教学进行中,将学生引入正题的时候,我出示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并给学生讲述一些生平事迹,以及所写作品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了解鲁迅,待学习课文时不至于模棱两可,因文中所述事情而给阅读带来思维的短路,同时为下面的问题分组研讨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时语言文字的教学,如果语言文字都没有弄懂,连字音、字意都不清楚,就无法进行运用,更无从谈及理解名人作家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是十分重视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在《风筝》的教学中,对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有注音,有写字,有积累,还有运用。对字词的把握,一方面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是一举多得、一劳永逸的乐事。 所以说“做好课外知识牵引,严抓基础知识是学生把握课文主旨的保证”。三、做好学法的引导,加强学法辅导是阅读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的结果,我想是所有语文教师不想得到的结果。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是“教为了不教”,这就要求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使人生存,更要教给人生存的方法,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十分注意这一点,我几乎每一节课都会给学生传授语文学习,文章阅读的方法。《风筝》的教学也没有忽略。我在学生了解了作者,有了学习兴趣的时候,首先给学生进行学法知道,而不是急于让学生去读课文,因为学生读某一样东西有兴趣,想进一步去了解学习,当在了解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方法上的困难,而无法进行下去的话,那对他的打击会更大,而在学习进行之前就提示他要注意什么,就可以避免困难的出现,减少走弯路的几率。 在教学中我“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将学生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障碍先排除在发生之前,学生学起来就顺畅、如意,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涨,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大。并适当的出示些范例,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帮助作用。这样阅读效果也会明显增大。四、信任学生,合理评价,利于阅读思维的激发,能力的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是学生在自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不可以让人代替的,教师在教学中取到的作用是指导,是培养。 在《风筝》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分组,然后将问题的解决放在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在此,我首先是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去探究,鼓励他们自己找资料,自行分析、综合,将问题解决。对小组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适时点拨、肯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享受劳动成果被肯定的喜悦,从而加大学生的干劲。这样,学生在多次的肯定和鼓励下,就会自我内化所搜集到的信息,并发现其中的不足而自我改造,优化自己的阅读思维。长期如此,这种思维发放就会形成能力,影响学生的今后学习。五、读写结合,巩固知识,强化能力 有位高级教师讲过:“语文是一碗饭,阅读是咀嚼,写作是品尝。”我认为挺有道理的,阅读一篇好的文章,总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会让你潮思泉涌的,百感交集,感同身受,也会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产生各种联想和想象,将其记之于文,其实就是在品评社会,品读人生。所以在《风筝》教学进行到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写作训练,续着鲁迅的在冲突中表现亲情,让学生进行口头写作与书面训练的写作训练,另外出了两篇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对比阅读和加强阅读训练。旨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和强化阅读能力,发展思维。
以上是我在进行“一平二稳三加强”教学时的点滴经验,仅供参考,希望指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