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第五课《童趣》研读导学案课首要点设计人:龙亚萍审阅审核【教材简析】【导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能力目标:1、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理解和积累重点词语。2、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导学重点】体会文章中细致观察的作用及联想和想象的用法.【导学难点】理解文言词语,感悟“物外之趣”。【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用具】【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自主预习【自主积淀·初步感知】1.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掌握加点字藐()项为之强()鹤唳()怡()然凹凸()为壑()癞()虾蟆 土砾()庞()然童稚()(2)解释下列成语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风声鹤唳:【思维链接·目标定位】作者简介沈复(1763一?)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 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第一,增。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第三,留。“留”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第一,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信息,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第二,要勤查工具书。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为百问不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其中,《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第三,要多作练习。“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四,要善于积累资料。【合作研读·整体感悟】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 ① 能/张目对日 ②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③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⑤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⑥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关键品析·重点强化】1、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项( )为之强 ②作( )青云白鹤观( )③果( )如鹤唳云端 ④以丛草为( )林( ) ⑤为( )之怡然称快 ⑥兴( )正浓 ⑦方( )出神 ⑧驱( )别院2、疏通文意(根据例句,结合注释,在原文下面翻译,然后交流)【疑难诊治·突破难关】(1)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2)从课文看,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3)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归纳反思·留下精彩】1、抄写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课文及注释。2、背诵课文,要求进入课文情境,感受作者思想感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自主积淀·初步感知】1.检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默写成语(找学生到黑板上默写)。2.找两位同学背诵课文。3.注意文章停顿,齐读课文。【思维链接·目标定位】【关键品析·重点强化】
1、通读文章,并口头翻译3-4段。2、作者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记述自己的“童趣”?第一部分(1段):童趣第二部分(2-4段):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疑难诊治·突破难关】1、为什么说自己常有“物外之趣”?是怎样获得的?2、只是“明察”“细察”,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3、分别找三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4.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拓展延伸·刷新目标】1、解释下列加点词。A、故时有物外之趣()B、驱之别院()C、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D、又留蚊于素账中()E、以虫蚁为兽()F、徐喷以烟()G、蹲其身,使与台齐()H、神游其中,怡然自得()2、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归纳反思·留下精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